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问题与对策【字数:11469】

摘 要自引入综合预算管理理论以来,它在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了效率、市场适应性、主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的重视。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竞争力,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是综合全面的,企业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从预算目标的确定,财务预算管理的程序方法,预算管理的控制体系、组织体系的完善管理,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考核与奖惩等等方面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及建议,为企业提供一些运用预算管理的切实帮助,使全面的预算管理能够发挥作用。
目 录
第一章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前言 1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
第三章 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
3.1预算编制的依据是基于没有事实支持的假设和猜想 3
3.2全面预算的实施缺乏完整,有效的组织体系 3
3.3预算管理执行与监测不到位,预算指标无效 4
3.4缺少预算管理的分析与调整 5
3.5效绩评价机制不健全 5
第四章 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7
4.1加强全面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 7
4.2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8
4.3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与监控 9
4.4及时进行预算分析并做出相应调整 10
4.5重视效绩评价机制 11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前言
任何公司都希望做得好并且变得更大,因此许多公司已经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以增强自身的实力。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制定全面的预算计划,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来阐明公司的业务目标。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综合预算可以有效监制某些风险并提前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也能对公司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最后,企业内部的各单位、部门的管理水平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一般的预算管理主要指财务预算,预算的数据资料一般都来自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一般都从财务报表中获取信息,这类数据缺乏综合性和适应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管理部门都必须充分参与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为了确保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协同企业的所有部门,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出发,制定详细而周全的预算计划,对公司的各种投资,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详细细致的安排。且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都需以此为依据。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性,全面预算要求企业管理者需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控制、考核措施和规则条约,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的切实执行。对于业务运营而言,综合预算的价值在于通过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公司战略的执行提出目标和方向,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控制企业活动上,不偏离目标,同时,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量化依据。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科学合理,全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在企业实际实施过程中,要将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全面预算目的相互结合,以此来搭建出有效的组织体系,为完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经营,资本以及财务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它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并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内部管理的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6]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总体预测。是一种管理的工具也是一套有体系的管理方法,通过人、材、物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帮企业完成预期的经营目标,同时控制实施的进度和相应的绩效管理,成本的支出来预测出需要的资金和所得利润,这个过程涉及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及主要人员。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从财务工作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了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帮助企业更好的控制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还能让管理者通过市场的发展趋势来及时调整短期的规划和长期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章 中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在我国已经逐步成熟,并已在多个企业中得到应用。但是,中国企业还是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误解,对综合预算管理的实行和预算功能缺乏了解。未能完成实施预算管理的基本准备工作,导致预算目标的选择不正确,得出不符合公司实际的预算目标。全面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来自内部,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导致预算监测不严格,专业性和控制不足,整体预算管理的组织系统不完整,工作人员评估和激励措施也不足。这将使整体预算管理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无法实现长期发展,因此中国企业整体预算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一些地方还有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空间。具体如下:
3.1预算编制的依据是基于没有事实支持的假设和猜想
预算基础工作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管理能效角度出发,以企业资源为基础制定出财务数据预算、企业活动准则等必不可少的各项基础工作数据。主要包括原始记录,计划价格,配额工作,计量工作,标准化工作,信息工作,以及企业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员工培训等,这些数据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基本部分,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是在各种业务活动的目标上实施和完成的。来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如果企业无法准确确定这些基本数据和信息,则需要确定企业内外的各类配额指标、价格数据和信息。或者不能保证这些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制定预算目标的基本信息也是不准确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计量、结算和核算。在缺乏必要的计量工具、结算工具和会计方法的情况下,预算执行过程难以有效实施;在预算分析、评价、奖惩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反馈数据和信息传递。如果企业信息失真,反馈无效,则对预算目标结果的分析是不准确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5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