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发展农村农业经济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金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普惠金融作为联合国提出的金融发展新方向,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与世界普惠金融的发展最显著的差距就在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研究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对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助推器。本文以苏北地区为例浅析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加快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本课题研究现状 2
2农村普惠金融概述 3
2.1普惠金融的内涵 3
2.2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机遇 3
2.3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意义 3
3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4
3.1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 4
3.2苏北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4
3.2.1以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为例 4
3.2.2以苏北地区盐城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为例 5
4苏北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
4.1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8
4.2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理念有待增强 8
4.3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9
4.4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9
5苏北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0
5.1加快建设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 10
5.1.1完善发展普惠金融基本制度 10
5.1.2规范各类普惠金融基本制度 10
5.1.3推动普惠金融立法工作与政策引领 10
5.2普及普惠金融理念, 惠及广大民众 11
5.2.1推动社会公众金融教育体系的建立 11
5.2.2继续开展“向农村发送金融知识”活动。 11
5.3实施农村普惠金融工程全覆盖,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11
5.3.1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1
5.3.2建立农村金融机构, 搭建信息流动平台 12
5.3.3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提高信贷投入可得性 12
5.4加强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12
5.4.1金融机构加大对产品的创新 12
5.4.2提升金融机构科技运用水平 13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结构性调整取得突出成绩,经济运行维持在合理区间,但是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均衡不充分之处。2019年是我国普惠金融的攻坚之年。依照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报告指出到2020年要创建普惠金融发展体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相适应。历经多年不断摸索,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问题和挑战仍旧不容忽视,这集中表现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上。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农村普惠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都较为薄弱,很多弱势群体诸如农民群众无法享受到足够的金融服务,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改善乡村融资环境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在系统掌握农村普惠金融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我国苏北地区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以淮安市和盐城市为例,以点带面,找出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踊跃思考并提出完善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对策。希望以此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
1.3本课题研究现状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较低,与世界普惠金融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上更是相差甚远。中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等。
关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学者冯薇认为,虽然近几年来江苏省有关部门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江苏省的金融服务网点增加了不少,金融服务工作得以持续性的提高,但在农村发展现状中,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 服务对象的局限性以及农村地区的较高不良贷款率还是存在问题。同时,金融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也约束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有关普惠金融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银行类金融机构种类单一,竞争力不足;普惠金融理念有待增强,民众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对于侵权等行为维权意识较弱。另一些学者认为在创新主体上普惠金融供给的产品不足,金融服务不够丰富;在技术创新上,互联网技术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实践过程中使用程度不够、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金融机构下乡的成本、农村信贷服务的不完善和信息服务平台的不健全都是存在问题。
关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金融学博士后顾雷认为:产业技术与金融服务加以融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普惠金融;要创新突破普惠金融的经营模式,在普惠金融手段上,科学技术亟待创新;在宣传普惠金融理念的方式上应加以创新、突出优势。学者刘美玲认为:在普惠金融产品、提供的金融服务、科技手段上作出创新;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学者周斌认为:要实施农村普惠金融工程全覆盖,普及金融服务机构;完善内控机制,提升金融贷款风险管理水平。另有学者补充了几点: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信息流通平台建设;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提高信贷投入可得性;提升金融机构科技运用水平;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普惠金融竞争力。
2农村普惠金融概述
2.1普惠金融的内涵
普惠金融, 普惠是普遍惠及的意思, 基于一种让社会各阶层都能平等享有一般金融权利的服务理念,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不再仅限于机构投资者运用而是让普通民众都能使用,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农村普惠金融是对普惠金融定义的缩小化, 即说明农村普惠金融的受众面更为强调农村人口群体。自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的新概念以来,20多个国家先后制定了发展普惠金融的相关战略规划,为世界各国发展普惠金融积累了一定经验。从各国发展现状来看,普惠金融逐渐成为一种从理论上被认可到被广泛实践的金融理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