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平朔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附件)

摘 要煤炭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占据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煤炭企业为下游行业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的快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长期以来,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但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企业由于供销失衡、生产成本过高等渐渐面临企业重大危机,这就要求企业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同时,加强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也更加重视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本文通过对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这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找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2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2.1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目标 4
2.2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及主要内容 5
3中煤平朔财务管理模式与现状分析
3.1中煤平朔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现状 6
3.2 中煤平朔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6
3.3现行财务管理模式对中煤平朔的影响 7
4加强中煤平朔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识,更新落后的财务理念 9
4.2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9
4.3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 9
4.4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9
4.5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度,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0
结 论 12
参 考 文 献 13
致 谢 1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煤炭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煤炭行业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财务管理的弊端日益凸显,已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短板。
我国2015年有关煤炭工业的协会公布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 论 12
参 考 文 献 13
致 谢 1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煤炭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煤炭行业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财务管理的弊端日益凸显,已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短板。
我国2015年有关煤炭工业的协会公布了《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情况通报(2014年度报告)》:截至2014年,除了14年12月份,国内产煤352600万吨,跟前年比降低了2.1%;全年进口煤炭29100万吨,同比降低10.9%,净进口了28500万吨,同比降低10.7%;全年铁路运送了煤炭229000万吨, 同比降低1.3%。2014年,全国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了274000000万元,同比降低6.6%;企业利润110450万元,同比降低44.4%;亏损企业亏损额6830000万元,上涨了61.6%,企业亏损数量达到了70%以上[1]。多方面经济数据的下降,是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的直观表现。而煤炭企业2012年投入52850000万元,上涨了7%。2013年投入52620000万元,同比降低0.4%,2014年直至9月固定投入39510000万元,下降7%。总体来说,自2000年以来煤炭固定资产投资200000000万元,全国总的产量550000万吨,其中正常生产有374000万吨,新建设增44000万吨,新建已动工70000万吨,新建未开工20000万吨,计划矿井45000万吨,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前三个,总量达到了488000万吨,目前大陆包括进口煤在内的总的消费量约400000万吨左右,消耗过剩的88000万吨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2]。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高额资本投入后,新增产能持续释放,2015年煤炭行业面临挑战。伴随着煤炭行业的一路低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企业的财务管理一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和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和局面,当前低碳经济不断发展,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政府对于煤炭企业碳排放,降低污染以及节能降耗进行了刚性的约束,煤炭企业作为一个十分典型的高碳型经济组织,在当前这个多元化的能源格局逐渐形成,低碳经济得到了日益发展这一个时代背景下,完善和建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并且确保煤炭企业能够具有充分的能力去应对分险,那么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界也开始研究财务组织在治理层次设计方面的问题。郭复初教授指出:“要完成财务调控的一般任务,首先需要建立财务调控组织系统,从组织上给予调控有力的保证。财务调控组织是基于企业行政组织系统或财务组织系统建立的、保证财务调控得以正常进行的一种财务责任体系。为了保证财务调控的及时、准确、全面进行,财务调控组织体系必须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纵横交叉的网络调控组织[4]。”
以王斌为代表的不少人在企业集团的集权分权关系上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认为企业活动大体上由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两方面组成,企业组织设计和管理控制系统构建,必须考虑经营和财务这两种不同的控制系统及其特性;相应地,企业内部权力划分为经营权与财权两个层面。组织设计以经营系统为主要依据,而财务集权控制程度要远远高于经营上的集权程度。这是因为决定经营集权或分权的主要因素是分部间的业务关联度和总部的战略规划能力。事实上,市场的多变性和相对滞后的总部反应能力,从不同侧面证明总部并非全能,也无须全能,因此总部对下属分部的经营控制的分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财务控制系统由于自身固有控制风险高,建立控制体系所需的成本低,财务控制体系同时又具有整体性、可计量性、信息效率性的特点,促使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不得不考虑财务控制体系趋于相对集权[5]。
1.3.2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的组织设计理论大多围绕信息及比较成本展开。他们认为组织的功用在于通过管理结构来减少内部各部门间的矛盾与冲突,协调与控制成为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协调能力主要来自信息。因此,信息也就成为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6]。
Radner 认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结构设计主要以内部信息处理效率而定。企业内部信息成本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成本(包括生成与传递成本),以及由于信息不畅或拖延而带来的机会成本(如失去有利的市场机会)。为了减少因信息拖延而带来的机会成本,有必要将所有内部组织所需要的信息整合到一个或多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即进行信息的平行处理[7]。如果平行处理减少拖延的机会损失很大(大于信息处理成本),则组织宜采用相对集权的方式;反之,则宜采用相对分权的方式[8]。
Blau& Schoenheer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优先采用分权体制。Teece等人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条件下,分权式组织比集权式组织反而更具有效能[9]。
2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