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新东方为例(附件)
摘 要短短的十几年,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充分肯定我国股票市场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仍应看到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十分年轻,与成熟市场相比,在立法、监管、规范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就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近年来,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经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如何改善提出来了自己的建议,以此对上市公司制定理性的股利政策有所帮助。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本文的研究方法 3
2 股利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1 剩余股利政策 4
2.2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4
2.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4
2.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5
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
3.1股利分配方式多样化,主要以派现为主 6
3.2上市公司不分配的现象带有普遍性 6
3.3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短期行为严重 7
4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对策
4.1充分考虑公司筹资能力,制定适度的股利分配政策 8
4.2完善公司法律法规建设,遏制不分配现象 8
4.3政府加强对公司股利政策的监管 8
5新东方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新东方股利分配的现状 9
5.2新东方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 9
5.2.1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9
5.2.2股利支付率低 10
5.2.3股利分配政策受大股东意愿支配,忽视中小股东利益 10
5.3完善新东方股利分配的对策 10
5.3.1 保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5新东方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新东方股利分配的现状 9
5.2新东方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 9
5.2.1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9
5.2.2股利支付率低 10
5.2.3股利分配政策受大股东意愿支配,忽视中小股东利益 10
5.3完善新东方股利分配的对策 10
5.3.1 保持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0
5.3.2 完善公司法律法规建设,遏制不分配现象 11
5.3.3 改革公司股东大会,引导中小股东行使权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股利分配政策关系到一个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性问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关企业将来的长期成长以及股东对投资能否有回报的要求,当然也关乎资金构造是否合理的问题[1]。优秀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能供给资金从而使企业的规模扩大,还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进而吸引潜在部分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最终实现公司价值也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利分派政策其分布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以设计和修正股利分配政策为吸引力,使股利分配政策的信息更加丰满,从而引起投资者的兴趣。因而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作为探究目标,可以从一般层面,也可以从特殊层面代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所谓股利分配是指上市公司将企业盈利在留存收益与股利支付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主要研究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股利分配政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价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领域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现象,如有些上市公司的备用分红,往往分配不到位,甚至不分配,再或者就是股利政策变化多端,缺少股市该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导致现金股利支付率偏低等。所以股利分配的规范与否不仅是上市公司的内部问题,也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3],加强股利政策的研究和股利分配的监管,对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的科学管理以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因此选择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进行研究,不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起到一定的规范意义,而且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运作也将带来积极的切实利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作为公司紧要财务政策之一的股利政策,自莫迪利亚尼和米勒于1958年创立有名的MM理论起,逐渐成了西方财务学家关注的焦点,成为西方财务学界的热门话题。并且从他们在60年代提出著名的“无关论”以来,分红问题就不停的成为财务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4]。五十多年来,即使西方财务学关于股利政策的各种研究从未停歇,并且也有了很多理论,但并未有统一的论断。纵观西方股利的研究以及发展历程,其总体上能够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之前,西方金融学家争论问题的焦点是股利政策能否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当时基本上分为了两个学派:股利相关论和股利无关论。70年代以后,西方财务学家大部分已认可股利相关论,从而开始研究股利为何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以及怎样去影响公司的价值[5]。
2010年,Jhon和Williams提出来将股利的发放、发行新股或回购股票、投资同时考虑在内的信号均衡模型,认为股利政策要考虑分配股利时所能获取的边际效益,当公司投资及股东个人的现金需求大于公司内部现金供给时,则发出股利发放较多的信号;如果资金需求小于供给,则发出股利发放较少的信号。
2010年,Bhattacharya借鉴Spence的信号模型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股利信号模型,认为在不完美的情况下,股利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是未来盈利的事前信号。
2012年,StephenA.Ross和Jeffrey.Jaffe等人出版了《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这本书,涵盖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问题,包括资产定价、投资决策、融资工具和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长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管理、收购兼并、国际理财和财务困境等,并且新增了股票和债券的内容。使得在公司财务管理学术领域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2014年,Brad Feld和Jason Mendelson发表了《风险投资交易》这本书,书中介绍了风险投资交易的整个过程,并围绕交易双方、交易动机和风险投资资金如何运作等内容展开。此外还涉及了一系列相关的内容,包括价值是如何评估确定的、风险投资人可能会面临哪些影响企业运营的外部效应等。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09年,王洪伟从股利分配决定权的配置人手,以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为中心,对不同类型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时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机制展开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股利分配中的利益冲突因而突出表现在控制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为此,公司法需要完善控制股东行使股利分配决定权时的信义义务与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
2010年,李春玲立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从终极控制人角度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本文的研究方法 3
2 股利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1 剩余股利政策 4
2.2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4
2.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4
2.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5
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
3.1股利分配方式多样化,主要以派现为主 6
3.2上市公司不分配的现象带有普遍性 6
3.3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短期行为严重 7
4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对策
4.1充分考虑公司筹资能力,制定适度的股利分配政策 8
4.2完善公司法律法规建设,遏制不分配现象 8
4.3政府加强对公司股利政策的监管 8
5新东方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新东方股利分配的现状 9
5.2新东方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 9
5.2.1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9
5.2.2股利支付率低 10
5.2.3股利分配政策受大股东意愿支配,忽视中小股东利益 10
5.3完善新东方股利分配的对策 10
5.3.1 保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5新东方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新东方股利分配的现状 9
5.2新东方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 9
5.2.1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9
5.2.2股利支付率低 10
5.2.3股利分配政策受大股东意愿支配,忽视中小股东利益 10
5.3完善新东方股利分配的对策 10
5.3.1 保持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0
5.3.2 完善公司法律法规建设,遏制不分配现象 11
5.3.3 改革公司股东大会,引导中小股东行使权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股利分配政策关系到一个上市公司对盈利进行分配或留存用于再投资的决策性问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关企业将来的长期成长以及股东对投资能否有回报的要求,当然也关乎资金构造是否合理的问题[1]。优秀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能供给资金从而使企业的规模扩大,还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进而吸引潜在部分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最终实现公司价值也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利分派政策其分布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以设计和修正股利分配政策为吸引力,使股利分配政策的信息更加丰满,从而引起投资者的兴趣。因而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作为探究目标,可以从一般层面,也可以从特殊层面代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1.2 研究意义
所谓股利分配是指上市公司将企业盈利在留存收益与股利支付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主要研究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股利分配政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与股东利益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价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领域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现象,如有些上市公司的备用分红,往往分配不到位,甚至不分配,再或者就是股利政策变化多端,缺少股市该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导致现金股利支付率偏低等。所以股利分配的规范与否不仅是上市公司的内部问题,也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3],加强股利政策的研究和股利分配的监管,对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的科学管理以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因此选择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进行研究,不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起到一定的规范意义,而且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运作也将带来积极的切实利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作为公司紧要财务政策之一的股利政策,自莫迪利亚尼和米勒于1958年创立有名的MM理论起,逐渐成了西方财务学家关注的焦点,成为西方财务学界的热门话题。并且从他们在60年代提出著名的“无关论”以来,分红问题就不停的成为财务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4]。五十多年来,即使西方财务学关于股利政策的各种研究从未停歇,并且也有了很多理论,但并未有统一的论断。纵观西方股利的研究以及发展历程,其总体上能够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之前,西方金融学家争论问题的焦点是股利政策能否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当时基本上分为了两个学派:股利相关论和股利无关论。70年代以后,西方财务学家大部分已认可股利相关论,从而开始研究股利为何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以及怎样去影响公司的价值[5]。
2010年,Jhon和Williams提出来将股利的发放、发行新股或回购股票、投资同时考虑在内的信号均衡模型,认为股利政策要考虑分配股利时所能获取的边际效益,当公司投资及股东个人的现金需求大于公司内部现金供给时,则发出股利发放较多的信号;如果资金需求小于供给,则发出股利发放较少的信号。
2010年,Bhattacharya借鉴Spence的信号模型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股利信号模型,认为在不完美的情况下,股利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是未来盈利的事前信号。
2012年,StephenA.Ross和Jeffrey.Jaffe等人出版了《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这本书,涵盖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问题,包括资产定价、投资决策、融资工具和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长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管理、收购兼并、国际理财和财务困境等,并且新增了股票和债券的内容。使得在公司财务管理学术领域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2014年,Brad Feld和Jason Mendelson发表了《风险投资交易》这本书,书中介绍了风险投资交易的整个过程,并围绕交易双方、交易动机和风险投资资金如何运作等内容展开。此外还涉及了一系列相关的内容,包括价值是如何评估确定的、风险投资人可能会面临哪些影响企业运营的外部效应等。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09年,王洪伟从股利分配决定权的配置人手,以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为中心,对不同类型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时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机制展开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股利分配中的利益冲突因而突出表现在控制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为此,公司法需要完善控制股东行使股利分配决定权时的信义义务与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
2010年,李春玲立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从终极控制人角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