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研究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研究[20191229205948]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个人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个人所得税也随之得到了广大社会群体的普遍关注。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呈上升趋势,占GDP的比重也比较稳定,成为了我国的第六大税种。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对国家税收和个人所得如此重要,征管成为实施个税的重要过程,所以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将要如何完善我国的征管体制也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在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征管模式不合理、税源流失严重、税收征收管理效率不高和公民纳税意识薄弱等。为了实现税收收入的全面征收,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实现社会的和谐公平,必须解决日趋严重的征管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借鉴外国先进的征管经验,通过选择合理的征管模式、对税源进行有效的监控、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和加强对税法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体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公平效率建议
目录
1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3.1 国内研究现状 2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3
2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理论概述 4
2.1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概述 4
2.2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5
2.3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6
2.4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意义 7
3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现状 9
3.1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可行之处 9
3.1.1 分类课征模式是现阶段最优选择 9
3.1.2 税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9
3.2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0
3.2.1 征管模式不合理 10
3.2.2 税源流失严重 12
3.2.3 税收征收管理效率不高 14
3.2.4 公民纳税意识薄弱 14
4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建议 15
4.1 选择合理的征管模式 15
4.2 对税源进行有效的监控 16
4.3 提高税收征收管理的效率 17
4.4 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17
4.5 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18
结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呈不断快速上升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均居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所以个人所得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呈稳定上升趋势。现在,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的第六大税种,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公平、稳定社会经济等功能方面,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不可替代的。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所得税法的出现,后来的30多年间我国陆续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6次改革,进行逐步的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对新一轮的财税体制做出了清晰的安排,明确了个人所得税必须确保税收公平[1]。不过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贫富差距也逐渐极端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和突出矛盾。个人所得税税收作为社会再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在促进公平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对最终实现税收公平和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正式的个人所得税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部税法是在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制度在改革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之后个人所得税法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改革,但改革后的作用和效果都不大。在2011年7月,国务院对个人所得税制度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修改后的个税法案就是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主要依据来源。
纳税人在依法缴纳个税的过程中,个人所得税有效的征收管理将对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公平、稳定国民经济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在个税的征管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像难于征收、难于管理、难于监查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必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且结合个税征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国个税的征收管理体制,营造一个健康的征管环境。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引入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种,相比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晚了一大截。由于为了适应当时的实际国情,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理论和征收必要性的研究。由于改革开放的成功实施,政府逐渐意识到个人所得税的必要性,也加深了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80年代末提出了对社会高收入人群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助于社会分配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90年代,通过税制改革建立了分类个人所得税制,也就是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实行的过程中,分类税制逐渐暴露出许多缺点。为此,学者们在税制模式、征收管理等一些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在个人所得税制模式方面,建议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在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方面,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并结合了国外的先进税制,主张通过互联网掌握纳税人的所有财产信息,从根源上减少税源的流失。个税改革已经不应该再停留在增加免税额等表面上的措施了,而应该在税制模式上提出实质性的改革,实施综合税制模式才是重中之重。在征管方面,提出以家庭单位为课税对象[1],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进入21世纪,有些学者任务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固然重要,但是要一步到位实行综合所得税制的目的难以实现。相比于急于改革税制模式,过渡时期的局部调整和完善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1.3.2 国外研究现状
个人所得税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悠久。在18世纪90年代,英国和法国持续交战期间,英方国库空虚,为了增加税收收入而开征了个人所得税这个全新的税种。个税在战争期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缓解了在战争中政府筹集资金困难的局面。随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英国,使得国家财政收入更加稳定。到目前为止,全球总共有接近一百五十个国家开征了个人所得税,个税已经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的主要税种,个人所得税的理论研究渐趋完善,理论框架也趋近完备。西方学者对个税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侧重于公平与效率这两项重要内容。最初,西方学者以征收的效率为中心,研究出了利润、工资和地租这三个税率体系[1],这三个税系为现代的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对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研究对象更侧重于公平方面。但是对个税的研究范围比较狭窄,只注重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没有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又重新回到对个税效率的研究方向。
国外先进的个税理论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改良,与本国国情已经完美和融合在一起了,个税制度也趋近完美。因此,在我国改革的道路上少不了要结合西方学者先进的个税理论,取其精华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我国在个税改革的道路上,应该以公平和效率为核心,增宽免税额,降低个税的税率,逐步转变为综合所得税制。国外学者的这些观点也对我国个税的征管体制改革与完善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我国个税征管模式的改革有着旧颜换新颜的意义。
1.4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税收公平理论,找出个人所得税在征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中提出有效的对策。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论文所要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功能、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征收管理过程中的理论作用。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征收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阐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方面的现状,较为全面地提出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弊端,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对策和建议。针对本文第三章中指出的问题,结合第二章的理论,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体系改进措施及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