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在国有企业大力改革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以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为例,深刻揭示了其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现代化的金融融资模式纳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进一步阐述现代化的金融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创新路径,为解决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及融资现状 1
2.1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简介 1
2.2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融资历程 1
2.3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融资结构 1
3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
3.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 1
3.2 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 1
3.3 政府出台政策缺乏系统性落地难 1
3.4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环境 1
4 解决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融资困境的建议 1
4.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效率 1
4.2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1
4.3强化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加快政策落地 1
4.4 健全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公平市场公平竞争 1
5 结论 1
参考文献 1
致 谢 1
图表目录
图2.1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组织结构 4
图2.2 弘耀升财务公司的内外部融资体系 9
图2.3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组织结构融资结构及规模(万元) 10
表2.1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SWOT战略组合分析 6
表2.2 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资金来源 7
表2.3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7
表2.4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增资后的股权结构 8
表2.5 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融资来源结构 10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结合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有关民营企业发展及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文件,以及对现有专著、文献、研究报告的研读,本文确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目标。首先,厘清新时代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其次,以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为例,探究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融资难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颁布和落实情况,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国情境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以往研究较少关注转型经济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研究,本文以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单案例研究法详细分析弘耀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最终提炼出一套普适的融资策略,进一步完善了融资理论。在实践方面,将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和现代化的金融提结合,有助于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和模式,为其他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题可能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其融资策略可供其他企业学习参考。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在国有企业大力改革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以弘耀升商贸有限公司为例,深刻揭示了其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现代化的金融融资模式纳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进一步阐述现代化的金融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创新路径,为我国解决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本文拟选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展开研究。首先,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进展,总结中小企业融资驱动因素、融资模式、融资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代化金融融资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为本研究的进行打好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将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模式与现代化的金融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不同融资模式的优劣,深入比较分析不同融资模式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小微企业的不同融资模式,提炼现代化金融在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化金融模式的发展、借款人特征及交易行为、贷款人行为及风险和监管四个方面。现代化金融模式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P2P网络借贷和众筹的概念,并进一步挖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行性(Guo等,2015)。从借款人角度出发,借款人的信息质量越高,经济实力越强,贷款用途越清晰,借款成功的可能性越大(Davidoff,2017)。从贷款人角度出发,投资人存在“羊群行为效应”,投资者参与率对后续投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规律(Cerutti,2018)。现代化金融模式的风险及监管方面研究表明,现代化金融模式参与者之间存在的“匿名性”导致信息不对称性加剧,可构建激励体系来缓解此类问题,此外,网络平台应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Feng等,2017)。
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风险评估、国家相关政策及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三个方面。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前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的指标不仅包含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变现能力)还包括非财务指标(企业特征、企业家人格化特征)(朱宗元等,2018)。于海珊等(2016)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验证了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融资具有“累积效应”,税收优惠在投融资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群中无效,甚至是负效应。赵子铱(2018)利用熵值法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综合测度指标,研究发现中国中小企业受到明显的融资约束,而互联网金融能有效缓解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P2P网贷借贷、众筹、供应链金融、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民间征信系统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工具为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提供了技术和保障(林辉等,2016)。此外,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能加速银行之间的竞争,而银行业竞争也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张金清等,2018)。高凡雅等(2018)发现中小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更有利于融资,减小融资压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49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