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字数:12262】

摘 要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范围不断地扩大,国际信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地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人民币国际化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可以从中获得收益,还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提升我国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国外货币的研究。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主要概括了货币国际化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第三章是货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不同方面阐述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是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路径对人民币的启示,具体包括美元、欧元和日圆,借鉴它们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从中总结特点和规律,寻找出最适合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第五章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应对策略,实施各种策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最后总结和归纳全文得出结论,得出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3
2.1概念界定 3
2.2理论基础 3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
3.1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5
3.1.1“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5
3.1.2人民币加入SDR 5
3.1.3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5
3.2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 6
3.2.1宏观环境的影响 6
3.2.2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6
3.2.3金融市场尚不完善 6
3.2.4缺乏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 6
本章小结 6
第四章 主要货币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8
4.1美元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8
4.2欧元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9
4.3日圆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10
本章小结 11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12
5.1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完善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 12
5.3加快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13
5.4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 13
本章小结 1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4
6.1研究结论 14
6.2研究不足 14
6.3展望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欧美经济,使世界经济环境迅速恶化,中国与欧盟有庞大的交易往来,所以深受其害。这一结果使得中国经济学界不得不重新反思如何减少对美国经济的依赖。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的经济,大量的发行美元,使得美元贬值,这一行为极大地导致了大量持有美元的一些国家深受毒害。金融危机后,中国深刻地意识到美国利用其美元的主导地位将自身的危机转嫁,因此我国必须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目前,我国周边国家以及世界部分国家对于人民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币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第一,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因为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实力雄厚和国际信用较高,所以美元、日圆、欧元能够充当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就拥有对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使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生依赖,并且受到我国政策和经济的影响。这使得我国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具有一定权利的制定者,增加我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二,有利于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国际上,我国发行货币就相当于从别的国家无偿的征收铸币税。在信用货币流通制度下,货币的管理成本和发行成本较低,货币发行国可以获得相当于货币供应量的铸币税收益。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就意味着我国可以用很少的纸币发行成本来获得和使用国外的物品和资源,相当于获得了无息贷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筹集到额外的国际资金。第三,有利于缓解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压力,降低外汇储备规模。目前我国拥有大量数额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近年来,美国经济萎靡不振,08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美元不断贬值,使我国外汇储备缩水,财富大量流失。人民币国际化后,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可以实现替代,不仅可以降低国际储备数额,还可以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币而引起的财富流失。
1.2文献综述
刘一贺(2018)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和工具,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利用金融业、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运作,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既定目标。如果美元国际化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人民币国际化则必须是先筑渠后引水,最终实现水到渠成。人民币国际化只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推动型模式。
范小云,陈雷和王道平(2014)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储备货币构成中加入经济增长快的国家的主权信用货币,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有助于解决国际储备货币的供给难题,提高国际储备货币的支付能力,保持币值的稳定。
巴曙松(2003)认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动力是边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应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以区域化带动国际化,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
李炳念和朴基石(2013)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通过“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即建立与国际货币发行国之间的常态性货币互换机制,推进人民币海外做市商机制,发行人民币海外债券机制。寻求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路径。
史华雨(2016)所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指人民币在境外流通,外国居民将人民币作为支付、投资和价值储存工具。该进程由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是一个通过监管下的封闭金融体系推动境外积极使用人民币的过程。目前该进程主要通过五大步骤推进:发展人民币储蓄账户、使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使用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并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央行签订双边互换协议、人民币晋升储备货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