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营运的影响(附件)
摘 要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税改范围,既适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惯例。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行业,实行“营改增”势在必行。建筑行业"营改增"改革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减税规模和力度大,实际减税规模远远大于理论测算,能够有效整合居民和企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释放社会企业的活为,加快建筑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本文以陕西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特点,阐述了建筑业改征增值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陕西宏基源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变动、会计核算、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建筑企业应对改革影响的对策建议,以使建筑企业能根据自身情况加强管理,尽快适应改征增值税后带来的影响,既有助于企业完善自身发展机制,促进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 录
1绪论
1. 1选题目的及意义 1
1. 1. 1选题目的 1
1. 1. 2选题意义 1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 3研究方法 3
2 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营改增”实施概况 4
2.2“营改增”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机遇 4
2.2.1直观的降低税负压力 4
2.2.2减轻财务工作负担 4
2.2.3有效规避重复征税、不能抵扣等老毛病 5
2.3“营改增”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挑战 5
2.3.1“营改增”使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管理难度加大 5
2.3.2“营改增”后企业的人工费用不在抵扣范围 6
2.3.3企业无法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未能减少税收负担 6
3 “营改增”对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的影响分析
3.1企业概况 7
3.2“营改增”对宏基源公司的影响 7
3.2.1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7
3.2.3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8
3.2.4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9
4宏基源公司“营改增”后的对策建议
4.1积极做好“营改增”的贯彻落实工作 11
4.1.1管理层对“营改增”要高度重视 11
4.1.2加强员工“营改增”知识的培训 11
4.2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11
4.3规范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 12
4.3.1加强供应商管理 12
4.3.2 规范合同管理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选题目的
由于我国现在正在处于改革阶段—“营改增”的大变革之中,而“营改增”的目的即为优化企业的经济体制,降低企业重复纳税,发挥增值税化解税收征管矛盾。基于目前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税收范围,是顺应我国国情也是顺应国际发展的大改革。建筑行业“营改增”改革是面向整个建筑行业的一次大变革。其涉及面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减税规模和力度之大,且实际减税规模远远大于理论测算,并能够有效整合居民和企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释放建筑企业的活力,加快建筑行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企业勇于挑战,抢占机遇,未雨绸缪,攻克难关,化解风险,以实现“营改增”平稳过渡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1.2选题意义
从理论上讲,“营改增”可避免建筑企业重复纳税,减轻建筑企业税负,本文将建筑业“营改增”前后税负的变化进行对比,分别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可抵扣范围、增值税进项发票来源等方面进行税负变化原因的分析,致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营改增”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建筑业“营改增”的研究分析,提出可行性较高的应对对策及建议,为建筑企业的“营改增”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建筑企业“营改增”过渡时期,希望国家能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建筑企业在此次“营改增”改革的背景下,能够把握住“营改增”的机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充分准备,促使企业提升管理,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全面应对“营改增”,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M.到Bird & PierrePascal Gendron ( 2006)研究了增值税和生产力、股本的关系以及对正规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尽管增值税未必是适应经济环境的最佳税制,但扩大其范围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必要的。
G.C.Ruggeri & K. Bluck(2005)研究了销售税被服务税取代后的分配影响,他认为商品服务税在一般程度上要比销售税更具有累退性。
Clement Carbonnier ( 2008)研究了在征税范围扩大、税负水平下降的变化下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税收负担的分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增值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国的税收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施文泼,贾康(2010)提出,“营改增”后,现行的财政分配体制必须要重新构建,一方面可以通过稳健型调整,保持先前的分配格局设置,在“营改增”时再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从而构建以财产税为中心的地方税体系。另一方面是激进型改革,即在“营改增”的过程中把地税国税合并为一,将两套税收机构合并为一个内部运行协调的机制。
邢爱婷(2013)通过抽样调查企业样本得出,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近九成建筑企业税负增大,主要表现在:众多大型建筑企业设备更新速度缓慢,从而缺乏大型设备的税务抵扣,致使面临多重征税;非正规性发票的大量存在使得进项税额较少,因此对于劳务合同中的其他企业是否缴纳增值税就不能确定等几项突出问题。
于艳芹(2012)提出税务部门对建筑企业征收营业税而非增值税,营业税的征收以收入全额作为计税基础,不可避免会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同时,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大部分不能相互抵扣,导致税负偏高。就建筑企业而言,“营改增”是减少税收流失,公平税负,充分发挥增值税内在制约监控机制的需要,从而得出在我国建筑企业试行“营改增”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从以上文献分析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营改增的发展趋势、必要性进行了研究。针对建筑行业领域,主要从营改增对营改增的税务负担,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以及建筑业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对策进行研究。本文将详细具体地描述建筑业重要环节的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出将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管理措施及改革建议。
1.3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法:目前在建筑企业实习,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特点有所了解;并深入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与公司的财务人员及项目经理多次交流,积极探讨建筑业“营改增”的相关问题,以便对建筑业“营改增”的动向有多方位的了解。
案例分析法: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与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相结合展开具体研究,分析了“营改增”对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丰富相关理论。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既有对“营改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建筑企业的影响的定性分析,又对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及相关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 录
1绪论
1. 1选题目的及意义 1
1. 1. 1选题目的 1
1. 1. 2选题意义 1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 3研究方法 3
2 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营改增”实施概况 4
2.2“营改增”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机遇 4
2.2.1直观的降低税负压力 4
2.2.2减轻财务工作负担 4
2.2.3有效规避重复征税、不能抵扣等老毛病 5
2.3“营改增”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挑战 5
2.3.1“营改增”使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管理难度加大 5
2.3.2“营改增”后企业的人工费用不在抵扣范围 6
2.3.3企业无法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未能减少税收负担 6
3 “营改增”对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的影响分析
3.1企业概况 7
3.2“营改增”对宏基源公司的影响 7
3.2.1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7
3.2.3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8
3.2.4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9
4宏基源公司“营改增”后的对策建议
4.1积极做好“营改增”的贯彻落实工作 11
4.1.1管理层对“营改增”要高度重视 11
4.1.2加强员工“营改增”知识的培训 11
4.2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11
4.3规范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 12
4.3.1加强供应商管理 12
4.3.2 规范合同管理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选题目的
由于我国现在正在处于改革阶段—“营改增”的大变革之中,而“营改增”的目的即为优化企业的经济体制,降低企业重复纳税,发挥增值税化解税收征管矛盾。基于目前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税收范围,是顺应我国国情也是顺应国际发展的大改革。建筑行业“营改增”改革是面向整个建筑行业的一次大变革。其涉及面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减税规模和力度之大,且实际减税规模远远大于理论测算,并能够有效整合居民和企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释放建筑企业的活力,加快建筑行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企业勇于挑战,抢占机遇,未雨绸缪,攻克难关,化解风险,以实现“营改增”平稳过渡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1.2选题意义
从理论上讲,“营改增”可避免建筑企业重复纳税,减轻建筑企业税负,本文将建筑业“营改增”前后税负的变化进行对比,分别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可抵扣范围、增值税进项发票来源等方面进行税负变化原因的分析,致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营改增”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建筑业“营改增”的研究分析,提出可行性较高的应对对策及建议,为建筑企业的“营改增”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建筑企业“营改增”过渡时期,希望国家能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建筑企业在此次“营改增”改革的背景下,能够把握住“营改增”的机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充分准备,促使企业提升管理,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全面应对“营改增”,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M.到Bird & PierrePascal Gendron ( 2006)研究了增值税和生产力、股本的关系以及对正规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尽管增值税未必是适应经济环境的最佳税制,但扩大其范围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必要的。
G.C.Ruggeri & K. Bluck(2005)研究了销售税被服务税取代后的分配影响,他认为商品服务税在一般程度上要比销售税更具有累退性。
Clement Carbonnier ( 2008)研究了在征税范围扩大、税负水平下降的变化下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税收负担的分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增值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国的税收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施文泼,贾康(2010)提出,“营改增”后,现行的财政分配体制必须要重新构建,一方面可以通过稳健型调整,保持先前的分配格局设置,在“营改增”时再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从而构建以财产税为中心的地方税体系。另一方面是激进型改革,即在“营改增”的过程中把地税国税合并为一,将两套税收机构合并为一个内部运行协调的机制。
邢爱婷(2013)通过抽样调查企业样本得出,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近九成建筑企业税负增大,主要表现在:众多大型建筑企业设备更新速度缓慢,从而缺乏大型设备的税务抵扣,致使面临多重征税;非正规性发票的大量存在使得进项税额较少,因此对于劳务合同中的其他企业是否缴纳增值税就不能确定等几项突出问题。
于艳芹(2012)提出税务部门对建筑企业征收营业税而非增值税,营业税的征收以收入全额作为计税基础,不可避免会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同时,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大部分不能相互抵扣,导致税负偏高。就建筑企业而言,“营改增”是减少税收流失,公平税负,充分发挥增值税内在制约监控机制的需要,从而得出在我国建筑企业试行“营改增”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从以上文献分析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营改增的发展趋势、必要性进行了研究。针对建筑行业领域,主要从营改增对营改增的税务负担,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以及建筑业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对策进行研究。本文将详细具体地描述建筑业重要环节的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出将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管理措施及改革建议。
1.3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法:目前在建筑企业实习,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特点有所了解;并深入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与公司的财务人员及项目经理多次交流,积极探讨建筑业“营改增”的相关问题,以便对建筑业“营改增”的动向有多方位的了解。
案例分析法: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与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相结合展开具体研究,分析了“营改增”对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丰富相关理论。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既有对“营改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建筑企业的影响的定性分析,又对宏基源建设有限公司及相关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