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济情况不断得以好转。其中,有一些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可谓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然而,从利润分配角度来看,存在较大的争议。以某些国有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看,不难发现仍然存在明显的利润偏低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量的利润仍然存在于企业内部,这不只是会使国有资本增长受到制约,同时也出现了行业之间的收入有太大的差距,以及企业高管薪水太高问题,还有就是企业存在投资不当问题,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都是极其不利的。所以,采取怎么样的思路,来达到对利润的合理分配,以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保证社会的公平,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与所有国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作为切入点,通过以宏观层面为切入点,对企业的利润分配和企业所上交利润的再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当前,这一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所以,解决上述问题,不只可以使我国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减少行业间的差距,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对国有企业的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目 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国有企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1国有企业的定义 3
2.2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发展历程 3
2.3 国有企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4
2.3.1 国有企业是国有资本政策性经营的载体 4
2.3.2 国有企业收益是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4
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3.1 案例分析——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6
3.1.1 国家电网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利润数据 6
3.1.2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形成原因 6
3.1.3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6
3.2 当前存在的利润分配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国有企业收益是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4
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3.1 案例分析——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6
3.1.1 国家电网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利润数据 6
3.1.2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形成原因 6
3.1.3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6
3.2 当前存在的利润分配问题 7
3.2.1 国有资本投资与回报比例失衡 7
3.2.2?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不透明 7
3.2.3国有企业所上交利润的再分配不合理 7
3.2.4 国企高管年薪过高且行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8
4 解决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调整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 9
4.2 建立限制行业工资制度 9
4.3 加大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监管力度 10
4.3.1 加大对国企高管贪污腐败的惩罚力度 10
4.3.2 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的监管作用 10
4.3.3 推行国有企业账本公开制度 10
4.4 严阻国有企业在利润分红时的寻租行为 10
4.5 利润分配要起到激励作用 11
4.6 深化中央企业改革 11
4.7 调整国有企业上缴利税的再分配政策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国有企业对于促进我国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相关人员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我国有较多的国企。所以,如何把利润分配公平,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不只牵涉到企业是否可以发展壮大,同时还关系到所有的员工是否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总起来看,本文的研究目的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对当前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政策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2、提出国企利润分配发展的若干建议。
1.1.2 研究的意义
就我国财政收入再分配问题的目前情况看来,国有企业上交利润所占比例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不符合的。它在为福利等方面做出贡献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使把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更好地利用起来,到底是为国民谋求更大的福利,以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还是把扩大单纯的扩大规模,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根本目的。本文从国家和社会利益角度出发,从宏观层面上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企业所上交利润的再分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存在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格鲁斯曼(1983)等人在其发表的著作《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研究》中指出,由于国有企业是一类特有的投资主体,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契约关系,所以就有可能产生“敲竹杠”问题。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设计出最佳的产权结构,以应对上面问题的发生,对国有企业利润在各主要成员之间的配置,是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的焦点问题。斯科特(1987)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宏观角度考察国有企业利润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配状况;二是参照其中某些计量标准,如基尼系数等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公平程度进行衡量,三是对利润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研究。米勒等(2001)认为,企业的利润主要是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一就是资产盈利能力,其二就是投资决策,而利润到底怎样在股利和留存利润中进行划分,才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1]。伊斯特布鲁克则指出管理者能够掌控的现金流量越少,就很难实现利润的分配。朗和利兹伯格(1989)则指出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长对于未实施过度投资行为的企业大于实施了过度投资行为的企业[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如何分配利润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中的焦点问题。南京工业大学的郑长军教授(2005)明确指出国有企业需要对内部工资分配情况进行改革,他同时还指出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特点是低收入与高福利共存的发展模式。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大类:货币工资收入、实物收入和福利性收入。职工收入中的福利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方式,掩盖了职工的实际收入,使职工收入变得不透明。从某种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减少了国有企业的利润,以及无法把工资分配对于生产的促进作用体现出来。杨春平(2006)以国有资本的收缴和预算支配等为切入点,就国有资本收益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汪平(2008)则是以现代财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资本成本估算的利润分红制度。金喜(2011)则指出国民收入分配要尽可能地向个人倾斜,国有可支配收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职工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分配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个人分配,这样很容易引发消费早熟问题,并最终对国民经济持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国有企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1国有企业的定义 3
2.2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发展历程 3
2.3 国有企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4
2.3.1 国有企业是国有资本政策性经营的载体 4
2.3.2 国有企业收益是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4
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3.1 案例分析——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6
3.1.1 国家电网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利润数据 6
3.1.2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形成原因 6
3.1.3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6
3.2 当前存在的利润分配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国有企业收益是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4
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3.1 案例分析——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 6
3.1.1 国家电网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利润数据 6
3.1.2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形成原因 6
3.1.3 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利润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6
3.2 当前存在的利润分配问题 7
3.2.1 国有资本投资与回报比例失衡 7
3.2.2?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不透明 7
3.2.3国有企业所上交利润的再分配不合理 7
3.2.4 国企高管年薪过高且行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8
4 解决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调整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 9
4.2 建立限制行业工资制度 9
4.3 加大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监管力度 10
4.3.1 加大对国企高管贪污腐败的惩罚力度 10
4.3.2 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的监管作用 10
4.3.3 推行国有企业账本公开制度 10
4.4 严阻国有企业在利润分红时的寻租行为 10
4.5 利润分配要起到激励作用 11
4.6 深化中央企业改革 11
4.7 调整国有企业上缴利税的再分配政策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国有企业对于促进我国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相关人员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我国有较多的国企。所以,如何把利润分配公平,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这不只牵涉到企业是否可以发展壮大,同时还关系到所有的员工是否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总起来看,本文的研究目的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对当前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政策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2、提出国企利润分配发展的若干建议。
1.1.2 研究的意义
就我国财政收入再分配问题的目前情况看来,国有企业上交利润所占比例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不符合的。它在为福利等方面做出贡献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使把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更好地利用起来,到底是为国民谋求更大的福利,以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还是把扩大单纯的扩大规模,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根本目的。本文从国家和社会利益角度出发,从宏观层面上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企业所上交利润的再分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存在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格鲁斯曼(1983)等人在其发表的著作《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研究》中指出,由于国有企业是一类特有的投资主体,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契约关系,所以就有可能产生“敲竹杠”问题。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设计出最佳的产权结构,以应对上面问题的发生,对国有企业利润在各主要成员之间的配置,是国有企业利润分配中的焦点问题。斯科特(1987)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宏观角度考察国有企业利润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配状况;二是参照其中某些计量标准,如基尼系数等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公平程度进行衡量,三是对利润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研究。米勒等(2001)认为,企业的利润主要是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一就是资产盈利能力,其二就是投资决策,而利润到底怎样在股利和留存利润中进行划分,才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1]。伊斯特布鲁克则指出管理者能够掌控的现金流量越少,就很难实现利润的分配。朗和利兹伯格(1989)则指出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长对于未实施过度投资行为的企业大于实施了过度投资行为的企业[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如何分配利润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中的焦点问题。南京工业大学的郑长军教授(2005)明确指出国有企业需要对内部工资分配情况进行改革,他同时还指出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特点是低收入与高福利共存的发展模式。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大类:货币工资收入、实物收入和福利性收入。职工收入中的福利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方式,掩盖了职工的实际收入,使职工收入变得不透明。从某种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减少了国有企业的利润,以及无法把工资分配对于生产的促进作用体现出来。杨春平(2006)以国有资本的收缴和预算支配等为切入点,就国有资本收益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汪平(2008)则是以现代财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资本成本估算的利润分红制度。金喜(2011)则指出国民收入分配要尽可能地向个人倾斜,国有可支配收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职工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国民收入分配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个人分配,这样很容易引发消费早熟问题,并最终对国民经济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