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

消费信贷在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升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在银行管理、贷款手续、贷款决策模式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而且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信贷的发展,让以建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大量的资金、顾客流失,传统消费信贷受到冲击。通过对建行消费信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着银行自身管理不足使其潜在风险增加、贷款条件过于严格,手续繁琐、缺乏科学的贷款决策模式、传统消费观影响消费者对信贷产品的了解等问题,更受到新型消费信贷带来的冲击。对此建行应该采取打造方便快捷的网上银行软件、改变传统宣传方式,打消消费者的抵触心理、改变理念,构建信贷业务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规等措施,促进我国消费信贷更加健康的发展。关键词 消费信贷,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信贷业务
目 录
1 引言 1
2 消费信贷相关理论 1
2.1 消费信贷 1
2.2 消费信贷的种类 1
2.3 消费信贷的特征及风险 2
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3
3.1 建国后至80年代初贷款规模 3
3.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阶段 3
4 中国建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7
4.1 建设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 7
4.2 建设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9
5 新型消费信贷对建设传统信贷业务的影响及分析 11
5.1 新型消费信贷对建设传统信贷业务的影响 11
5.2 新型消费信贷对建行传统信贷业务影响分析 13
6 中国建设银行应对新型消费信贷策略 15
6.1 打造方便快捷的网上银行软件 15
6.2 改变传统宣传方式,打消消费者的抵触心理 15
6.3 改变理念,构建信贷业务发展战略 16
6.4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规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层次化。在此背景下,我国个人信贷业务的品种变得更加丰富,信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贷应运而生,作为新型消费信贷在顺应时代趋势的同时,让传统信贷业务的办理、使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给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消费信贷业务自开展以来,在促进我国消费、提升居民消费与生活品质、稳定宏观消费需求、拓展银行经营领域与金融创新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
分析我国消费信贷的现况,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在银行管理、贷款手续、贷款决策模式等方面存在着银行自身管理不足使其潜在风险增加、贷款条件过于严格,手续繁琐、缺乏科学的贷款决策模式、传统消费观影响消费者对信贷产品的了解等问题。以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行,下同)为例,探索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新型消费信贷对建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稳定金融发展、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消费信贷相关理论
2.1 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零售商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贷款,是消费者资金不足时,以贷款形式来购买消费品的一种特殊的销售方式[2]。网络信贷作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消费信贷,与传统的消费信贷的含义存在着一些区别。一般网络信贷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或各企业,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向消费者发放的用于购买以消费为目的的商品或劳务的短期贷款[3]。
与普通贷款相比,消费信贷的贷款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贷款用途为消费者用于购买消费品,贷款额度较小,除住房按揭贷款外贷款期限一般在2~5年。
2.2 消费信贷的种类
消费信贷可以按照贷款用途、还款方式、期限长短、供给方类型、担保方式这五类进行分类,详见表1。
表1 消费信贷的分类
划分标准
种类
按照贷款用途不同
住房消费信贷、个人助学信贷、汽车消费信贷、个人耐用消费品信贷、旅游消费信贷等
按照贷款还款方式不同
一次还清信贷、分期付款信贷
按照贷款期限长短
短期消费信贷、中期消费信贷和长期消费信贷
按照消费贷款的供给方类型不同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金融公司消费信贷、和大公司、商铺等机构的消费信贷
按照担保方式不同
质押贷款、抵押贷款、按揭贷款
资料来源:根据百度百科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在银行管理、贷款手续、贷款决策模式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因此种类还不是很多,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种类主要有:个人短期信用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个人住房贷款这几种[4]。虽然网络信贷为传统消费信贷拓宽的渠道,但种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由于种类不够全面,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2.3 消费信贷的特征及风险
消费信贷的的主要对象是个人消费者,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要特征有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结构体系日趋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较大、贫富差距大,各阶层差异较大这三个方面[5]。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信贷市场逐渐活跃起来,消费信贷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加,使我国消费信贷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机构体系日趋完善。虽然我国信贷消费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但是地区发展并不均衡。主要表现我国东部及中部等发达地区信贷消费发展较快,而西部、西南地区的发展则十分缓慢,导致信贷地域的分布不均衡。同时城乡差距也较大,农村地区发展落后。而且虽然广大人民对消费信贷的观念有所转变,但信贷者仍以中上收入阶层居多,普通老百姓信贷消费并不多,主要是贫富差距大,使得普通老百姓不敢轻易冒险[6~8]。
消费信贷风险是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主要是指在信贷业务中产生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损害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等特征[9]。我国的消费信贷风险主要特点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个人信贷抵押物变现难度大且费用高、相比较其他贷款业务风险较高三个方面。
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1999年正式开展信贷业务之前,也有过少数信贷产品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发展。对我国信贷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我国信贷产品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
3.1 建国后至80年代初贷款规模
建国初期至1984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面向于企业、政府机构,几乎不面向于个人。以我国1950年~1984年每隔10年的贷款数据进行分析,详见表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12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