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
(二)计划成本法的概念介绍 1
(三)原材料概念背景 1
(四)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关系 1
二、计划成本法下的原材料核算 2
(一)外购材料的核算 2
(二)自制材料和废物入库的核算 2
(三)发出材料的核算 3
(四)具体例题 4
三、计划成本法下存在的问题 5
(一)按暂估价入账的材料可能对成本差异的影响 5
(二)滥用“材料成本差异” 5
(三)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达标 5
四、改善公司材料核算水平的建议 6
(一)对于长期未收到发票的情况应该特别重视,.及时取得发票入账,减少对原材料的评估。 6
(二)加强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审计 6
(三)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 6
五、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7
一、引言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原材料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有利于企业管理材料,使会计工作简化了。计划成本法下的差异核算能使材料的核算变得很科学。计划成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划就可以满足材料的收发及核算的需求,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本文将通过与实际成本法对比,然后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分析,提出计划成本法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近一步加深对计划成本法的理解与掌控。运用举例论证,论述计划成本法下应注意的问题。
(二)计划成本法的概念介绍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原材料的收入、发出、结存都按照企业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模的大小、材料品种的多少、收发业务的多少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然后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调整差额。计划成本法的本质还是实际成本,只不过是将实际成本分为了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
(三)原材料概念背景
原材料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的实体需要加工的,让其形态或者性质改变的,或者有助于形成产品的材料但却不构成产品实体。如各种原料及其主要材料、外购的半成品、辅助类材料、包装材料(绳线、铁丝等)、修理用的备件以及燃料。
(四)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关系
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含义
指原材料的收入、发出及结余都按其实际成本计价,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企业原材料的核算方式。在这种核算方法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都是按实际发生的收入与支出的数量作为核算时的依据,市面价格和外部的经济环境,都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经济事务的账面价值。
指企业原材料的收入、发出、结存都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总分类账和明细账都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账户的设置
应设置“在途物资”和“原材料”账户。
“在途物资”账户核算的是企业购买的材料但尚在运输途中还没入库的材料。 “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已经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借方登记应经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代表发出数,其余额反映的是期末库存的材料。
应设置账户有“原材料”、“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反映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

 使用的范围
规模较小,材料品种较少,材料收发次数不多的企业
材料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二、计划成本法下的原材料核算
(一)外购材料的核算
1.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到达
在计划成本法下,从单位购入的原材料不论是否入库,都应先经过“材料采购”账户核算。借记“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同时结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节约)贷记“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2.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入库
按照发票账单上的货款以及相关的税费入账。借记“材料采购”“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材料入库后,借记“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节约)贷记“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3.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月末发票账单仍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那么应该按照计划成本的暂估价入账。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再到下月月初用红字冲回
(二)自制材料和废物入库的核算
1.自制材料入库的核算
若企业自制的材料入库,应借记“原材料”(计划成本)贷记“生产成本”(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超支在贷方)。
2.废料入库
企业废料入库时,生产中回收的下脚料用“生产成本”账户,低值易耗品报废收回的残料用“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账户,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收回的废料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借记“原材料”(计划成本)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等。
(三)发出材料的核算
1.账务处理
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记“原材料”。再求材料成本差异率,然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乘以材料成本差异率,算出各个车间部门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2.“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1)此账户是用于调整材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它是一个调整类账户。
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 贷方
购入材料的超支差异 购入材料的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超支 节约
(2)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相互关系
材料收入业务差异的账户对应。假设原材料入库的计划成本为200元,对收入业务进行调整,账簿中体现的就是“原材料”账户的借方为200元,实际成本为210元(超支)。“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账户借方调整增加10元,原材料的实际成本210元需要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同理,若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元,实际成本为195元,此时计划成本高于实际成本(节约),“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需调整减少5元,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95元需要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
材料发出业务的账户对应及差异调整。跟收入业务类似。假设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元,账簿上原材料的贷方已有200元,此时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1%,也就是说2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2元,实际成本为202元。此时“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账户的贷方要调整增加2元,两个账户共同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1元(200+2)元;如果发出的原材料为2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2%,即2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节约差异4元,其实际成本为196元,此时“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账户的贷方要调整减少4元 ,必须用红字反映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0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