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现状和策略研究(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以“进农家院、品农家菜、饮农家茶、采农家果”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迅速兴起。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咸阳市乡村旅游具有增长速度快、市场发育面广、可培育性高的特点,但整体来说,乡村旅游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持久的市场吸引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有限。本文以北槐村餐饮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旅游学、餐饮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借助文献检索、实地访谈等途径,分析了该村旅游餐饮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北槐村旅游餐饮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促进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目 录
1绪论
1.1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 3
2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北槐村农家乐发展历史 4
2.2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的SWOT分析 5
2.2.1优势分析 5
2.2.2劣势分析 5
2.2.3机遇分析 6
2.2.4威胁分析 6
2.3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状况分析 6
2.3.1调查基本情况 6
2.3.2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现状 7
2.4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成效 9
3 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经营管理落后 11
3.2服务质量不高 11
3.3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11
3.4基础设施落后 12
4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的提升策略
4.1强化经营管理 13
4.2提高人员素质 13
4.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 3 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经营管理落后 11
3.2服务质量不高 11
3.3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11
3.4基础设施落后 12
4北槐村农家乐餐饮业的提升策略
4.1强化经营管理 13
4.2提高人员素质 13
4.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3
4.4完善基础设施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附录 19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目的
通过对北槐村农家乐经济的调查,试图在资源分析、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总结北槐村农家乐的市场特征,以及阻碍该村农家乐餐饮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而了解农家乐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构建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模式,用于指导其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待对该村旅游实践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1.1.2研究意义
农家乐旅游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农家乐产生之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从事第一产业以外的时间,主要靠外出打工或乡镇企业务工。当农家乐旅游出现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从事于农家乐的服务行业,这样就解决了以前背井离乡打工空间上的矛盾。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也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使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就使传统的农业增添了附加值,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收入,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对缓解农村贫困,缓和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格局,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其它行业的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国外研究现状
Alter在相关论文中研究了山村地区的旅游开发,强调了其对山村居民的重要性。这种劳作在最不利的土地上的村民依靠单一的农业只能得到非常低的回报。因此,乡村旅游被考虑作为增加村民额外收入、改善生活和为年青人提供额外的工作机会、减少其集体外迁的解决办法。西班牙学者 RosaMary Yagu¨e Perales (2002)对西班牙 Valenc ia 区域的著名乡村景点进行了研究[1],运用经验研究方法对传统和现代乡村旅游进行了比较,进而指出了旅游行业中一个新的被称之为当代乡村旅游者的特征。ChoongHwan Park (2008)等对西班牙东南地区的乡村旅游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进行市场选择的观点[2]。Martin Oppermann(1996)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乡村旅游经营户及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者特征对乡村旅游的影响。Roberta MacDonald 和 LeeJoniffe(2003)对加拿大东部地区以法国人和阿卡迪亚人为主要居民的一个岛屿进行了研究,指出乡村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充分考虑文化和社区合作关系两个因素的作用,并给出了含有四个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开展比较成功的多是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之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了提倡和发展。在欧美等国家,乡村旅游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1.2.2国内研究现状
初期对农家乐的定义: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甄先尧首创性地提出了“农家美、农家乐”理念,“农舍乡情纯,家家客盈门,美酒新温处,乐醉一江春” [3]。并为“农家乐”概念定义:“在农村、在农家庭院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主人实惠,客人开心”这种以休闲为主的快乐经济现象就叫做农家乐。提出农家乐的经济优势:田喜洲(2010)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农家乐进行了定义[4],对农业旅游和农家乐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农家乐经济优势是:交通优势、环境优势、价格优势以及特色优势,并针对农家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区别其异同:胡卫华、王庆(2009)从农家乐的起源与发展入手[5],分析了其与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家庭旅馆之间的异同,农家乐对当地的利益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未来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农家乐存在问题:刘刚、孙建(2007)认为农家乐目前虽然很红火,但在其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规模太小、千篇一律、质量差、档次太低等问题[6]。提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增强品牌保护意识,拓展参与性旅游项目,开发农耕文化、历史怀旧、心理调节等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农家乐的发展原因:赵成文(2007)指出农家乐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需求欲望(有闲、渴望回归自然)和需求能力(有钱)拉动的必然结果[7]。
农家乐旅游是由中国农民创造的,也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形式,它反映了中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以后对农业和农村旅游的一种新认识新观点,从而加快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后随着社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