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支持研究

常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支持研究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1209193020]
摘 要
本文从国家层面、江苏省、常熟市三个层面分析常熟战略新兴产业财税支持现状。从财税支持来看,常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自国家层面的财政补贴比例很低。而苏州和常熟市政府以财政支持作为主要手段,补贴力度远超国家和江苏省财政支持力度,但在企业之间分布较不均衡。税收支持政策基本上是执行国家和江苏省的优惠政策。
为推动常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组织领导、规划实施、政策引导方面加强政府宏观引导。要建立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文章最后提出政府要加强协调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强化服务来引导和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现状对策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涵义及特征 2
1.2.1涵义 2
1.2.2特征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1国外研究现状 3
1.3.2国内研究现状 4
1.3.3述评 4
2相关理论 6
2.1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支持理论 6
2.1.1外部性理论 6
2.1.2市场失灵理论 6
2.1.3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6
2.2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支持方式 7
2.2.1税收优惠 7
2.2.2财政补助 8
3常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9
3.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状况 9
3.2战略性新兴产业分行业状况 9
4常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支持现状 11
4.1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 11
4.1.1国家层面的财政补助政策 11
4.1.2国家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12
4.2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 12
4.2.1省层面的财政补助政策 12
4.2.2省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13
4.3苏州、常熟两级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 14
4.3.1苏州和常熟财政补助政策 14
4.3.2苏州和常熟税收优惠政策 14
4.4案例分析:中利科技财税支持现状 15
4.4.1中利科技简介 15
4.4.2中利科技财政补助 15
4.4.3中利科技税收优惠现状 17
4.4.4启示与问题 17
5推动常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8
5.1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18
5.1.1加强组织领导 18
5.1.2抓好规划实施 18
5.1.3强化政策引导 18
5.2健全和强化要素支撑 18
5.2.1健全和强化技术储备 18
5.2.2健全和强化人才储备 19
5.2.3健全和强化项目储备 19
5.3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19
5.3.1实施激励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19
5.3.2建立健全股权投融资体系 20
5.3.3完善战略性产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20
5.4营造和优化发展环境 20
5.4.1加强协调服务 20
5.4.2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纵观世界经济历史的发展进程,政府推动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而言,在它们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时候,都是首要的选择。由政府发挥推动作用对我们国家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因为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政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的引导显然是一个不能缺少的工具。要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就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给与需求优化入手,而且首要任务是要选择合适的财税工具,还要能使新兴产业成功的运用这些财税政策。对于我国财政税收作用有关产业的调节中,调节其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收益和风险是尤为重要的。目前,对于节能环保类产品、新一代生物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将对其进行重点的发展。我国的财税政策对于高附加值、高风险、且又发展较好的产业,还会给予较大的优惠。然而,由于目前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的规定较为零散,缺乏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因此,限制了财政政策的充分发挥。
常熟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是为了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有效的成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出台了《常熟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常熟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设立引导基金,第一阶段引导资金投资人民币3亿元。市财政拨款、市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是首批基金的所有来源。但在财税政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财税政策体系不健全,金融投资的方法还需要创新;由于政府的资金分配太“散”、“碎”而影响了其使用的效果;政府政策实施的综合效能不是很好,从而使得各项财税政策之间,以及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消费政策之间缺乏有效地协调配合。因此,如何根据常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选择和出台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则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和现实的课题。
本篇论文借鉴了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并以理论实践为出发点,既深入了解常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后,还研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财税政策支持,并提出有关的对策建议。站在“十二五”的更高平台上,探索研究常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有利于常熟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更有利于常熟市场经济的发展。
1.2涵义及特征
1.2.1涵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新词”和“热词”,含义非常丰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最早的论述来自我国中央领导的讲话和政府文件。早在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就科技工作召开的三次座谈会中提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要运用战略的思维,要重点发展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随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指导文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多次被阐述,并且一次比一次明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1.2.2特征
(一)战略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迈克尔·波特曾提出论断:“新兴产业是由于技术的创新或相对成本关系的变化,或是有新的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而重新形成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其他的产业,其发展也包含了经济范式重大改变,发展原因大多是由于技术的革新,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和我国改革措施的变化,突出反映了战略性的特征。中国学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有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对国家的经济的命脉与产业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广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不确定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典型特征,存在着技术,市场和战略发展三方面的很大的不确定性。
①技术的不确定性。科学技术的革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采用的是属于当前国际上科技发展前沿的技术,说明这项技术可能还在被研究发展,是尚未完全成熟或未完全取得市场应用的,而且重大技术创新在研发能否成功、研发成功的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②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首先会表现在,某种新技术被研发出来后,往往由于没有准确定位其市场或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然后由于市场的不匹配,从而导致其产品滞销进而带来高风险。其二,新技术产品被研发出来后首要问题是激发潜在用户,让这些潜在用户最终成为使用者或客户。然而很多产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才能被用户广泛使用。第三,先进的技术也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一种新的技术,不但需要其技术拥有先进性,还会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以及市场特征规模、企业的市场规划等的影响。
③战略的不确定性。由于是新兴产业,没有有章可循的战略发展模式,对于商业上的竞争对手、市场、客户等都缺乏相应了解,所以多数企业早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还不够成熟,通常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
(三)外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会产生有害或有益影响的经济活动。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旦某项技术发明出来并投入生产,它会很快被广泛的分享给其他人,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正外部性导致技术的开发者不能完全取得这项创新的收益,从而会使得技术创新机构或人员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继续此项科研活动。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的实践领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欧盟、美、日等国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都有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和支持。其中,美国政府提出在今后的10年以内将投入千亿美元,重点用于发展宽带网络、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并把研发的投入提高到国内生产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把新能源环保产业作为政策重点,仅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上就投入14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欧盟着眼于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至全球领先水平。为了使绿色技术保持世界领先的水平,决定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发展“绿色经济”。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围绕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制订了长期的战略方针,计划到2020年创造100万亿日元左右的新市场。韩国政府将低碳与绿色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推动新兴产业的一体化发展,计划对26商业项目进行投资,总投资1550亿韩元,以支持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另外,国外发达国家还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较为成功的有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 美 国) 、政府推动模式 ( 英国) 国 立大学模式 政府推动模式 、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日本) 、Fraunhofer 联合体模式 ( 德国) 。
1.3.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国内的研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把握 ( 江世银,2006;赵玉林,2008;李江和金生,2008;华文,2010 ) ② 对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经验的学习。( 万刚,2010;姜峰,2011) 万钢提出了要加快重大项目的实施、为重点项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大力推广产品的自主创新技术 、努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对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建议要加大落实力度。③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 张晔,2009;朱玮玮,2010;王海霞,2010;张雄,2010;袁天昂,2011) ,袁天昂提出了要完善资本市场 、使商业银行适度介入 、扩大私募股权基金 、共同基金 、风险投资 、产业投资基金和金融控股公司等战略措施,指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
1.3.3述评
目前,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大多都选择了节能、绿色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健康、信息技术战略等产业作为优先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中国的划分范围大致相同;发达国家纷纷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学习借鉴了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因地制宜的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发达国家一般通过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专业性的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据我国国情,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首先,为了能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有效缓解环境的制约,要重视环境保护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二要努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使用;三要侧重于医疗水平的发展,保障人民的就医和健康;四要努力发展生物技术,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五是重点研发新材料新能源,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2相关理论
2.1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支持理论
2.1.1外部性理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