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状况 2
2.1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3
2.2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 4
2.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 5
3 不同类型银行对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5
3.1 大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6
3.2 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7
4 基于swot分析法的不同类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9
4.1 大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swot分析 6
4.2 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swot分析 7
4.3 swot分析结果的比较 7
4 基于swot分析法的不同类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9
4.1 大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swot分析 9
4.2 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swot分析 13
4.3 swot分析结果的比较 16
5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16
5.1 大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16
5.2 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17
5.3 不同规模银行合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18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22
表1 2
表2 3
图14
表3 7
图2 9
图311
表4 19
1 引言
201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政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出要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政策。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质押方式,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截止2013年年末,我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达到了4200万家,相较于2007年增长了一半,占全企业总数99%以上,贡献了58.5%的GDP,68.3%的外贸出口额,52.2%的税收和80%的就业岗位。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面良好,但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综合景气平均指数为81.81,连续两年呈现下降姿态。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有望在出口上温和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总体而言,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增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体制以及中小企业本身的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其发展。
银行的间接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而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仅有12%来自于银行贷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长期致力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凭借着“软信息”等优势,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大型国有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主体,近年来已经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依靠其规模优势和网点布局广的特点,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同样具有着独特的优势。
2 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状况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规定各行业划型标准如下表1:
表1 中小企业界定表
行业 员工数(人) 销售额(万元) 资产总额(万元) 备注
农林牧渔业 500-20000 中型企业同时满足两项指标下线,其余为小企业
工业 300-1000 2000-40000 4000-40000
建筑业 600-3000 6000-80000 5000-80000
批发业 20-200 5000-40000
零售业 50-300 500-20000
交通运输业 300-1000 3000-30000
邮政业 300-1000 2000-30000
住宿和餐饮业 100-300 2000-100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小企业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以及经营规模都比较小,它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市场竞争力不足,有以下几方面的典型特征。
(1)经营管理水平低且生产规模小。我国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家族式管理,管理者综合素质低。受家族式管理影响,企业的资金来源多是内源性融资,来自于家族内部的再投资,从而造成了资金短缺,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水平时,家族管理的体制还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人才的引进,最终导致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下降。
(2)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复杂。在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国情下,我国中小企业既有在机制上比较灵活的民营中小企业,也有分属于不同部门的国有中小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80%以上,而在产值方面,民营企业却普遍较低,国有中小企业以及集体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总产值76.7%,说明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造成了管理分散、职能重复,直接导致了民营企业在市场运营、产品研发等方面存在盲目性。
(3)行业分布广,但经营状况好的中小企业行业相对集中。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分布在以劳动密集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小企业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在第三产业中也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化工。轻工、纺织、医药、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借助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经营状况良好。但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带来的就业优势逐渐变为竞争劣势,中小企业亟待实现“二次创业”,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
由此可见,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亟需克服自身缺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2.1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增加,其对经济的贡献额与占用的金融资源不匹配。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对资金的需求也迅猛增长(如表2)。尽管单个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量小,但目前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这庞大的数量下推动下,中小企业将整体出现资金短缺现象。人民银行的贷款需求指数显示截至2013年末,大中小三类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分别是56.9%、67.1%和76.9%,相较于第三季度提高了0.5和0.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远远大于大型企业并有着继续上涨的趋势。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58.5%的GDP并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而其占有的资源相对大企业来说却很少。
表2 2010-2014年小企业贷款增长情况
年份 小企业贷款 余额 增速 全部贷款 余额 增速 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
(万亿) (%) (亿元) (%) (%)
2013 21.4 37.17 67.2 11.07 31.86
2012 15.6 44.44 60.5 8.92 25.7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