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目 录
1 引言1
2 利率市场化概述1
2.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1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
3 利率市场化进程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性1
3.1 银行理财业务有利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2
3.2 银行理财业务有利于社会融资结构的调整3
3.3 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关键动力3
3.4 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拓展和维护客户的重要手段3
4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4
4.1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4
4.2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理财业务面对的问题及分析5
4.2.1 利率市场化初期银行对理财业务的重视不组、起步较晚5
4.2.2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规模过小、品种少5
4.2.3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层次较低6
4.2.4 银行理财业务流程僵化,创新相对滞后6
4.2.5 国内银行服务体系存在缺陷6
5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的对策6
5.1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国外银行经验借鉴6
5.1.1 高度重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6
5.1.2 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6
5.1.3 充分发挥了理财顾问的作用7
5.2 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银行自己的理财业务7
5.2.1 坚持发展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应用7
5.2.2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交互式营销7
5.2.3 聚焦中小微企业市场,扩大互联网金融理财领域7
5.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摆正姿态,引导舆论8
5.2.5 严守风险和流动性底线8
5.3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理财产品本身的革新8
5.3.1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9
5.3.2 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化9
5.3.3 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策略差异化9
5.4 细分目标客户群体,加强对理财业务的重视度10
5.5 建立个人理财业务品牌,改善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小、品种少10
5.6 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银行理财业务流程11
5.7 提高产品的研发速度,加强银行理财产品创新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取得了较大突破,利率市场化更是得到了全面的实行,商业银行已经获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同时,随着我国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上升,居民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个人理财产品也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经营领域。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迫使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转型,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其中理财业务首当其冲。
2 利率市场化概述
2.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其中包括利率决定、利率结构、利率传导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1]。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其中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以及取消了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并且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1]。对于央行这个决定,无论是时机、时点,还是市场本身对此的反映都非同寻常。对于时机,市场一直在预期中国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快速、有序地推进,但也不会想到,会如此快的推出新政策。如果一项重大的金融制度改革的推出能够把对市场的影响和冲击降到最小程度,那么这项政策所推出的时机是较为合适的。对于时点,推出的时间是在星期五股市收市后,市场有两天的时间来理解、分析、解释该政策的基本意义,从而能够让市场更为理性的对待该项政策的影响,减小对市场的冲击。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对该项政策的推出会更为正面。
3 利率市场化进程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必要性
基于特定的金融环境和监管环境,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特殊性。一方面,银行创立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就是作为吸收储备的工具,突破利率管制,带动存款增长,以至于如今理财产品仍在银行关键时刻的考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银行还通过扩大理财产品发行的规模和提高收益率来吸引客户,以此争取存款;另一方面,我国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曾一度出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在信贷规模紧缩时期,商业银行借助信托平台实现对企业的变相贷款,即通过与信托公司的合作,盘活存量贷款或分流增量贷款,间接地使信贷规模得以扩大[2]。可见,国内理财产品更多地还是依附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探索阶段。
近期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贷款利率下限放宽。从短期看,由于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还较为有限,因而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和运作的影响很小。从长期看,未来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后,商业银行将自主确定存贷款利率,存款产品的种类也将更加丰富。尽管这将导致部分预期收益类产品退出市场,但诸多研究认为,发展银行理财业务对社会和商业银行而言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银行理财业务有利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截至2012年末,我国居民存款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占比达63.8%,较前几年下降约8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仍比较单一,存款仍占大约三分之二的份额,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财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居民对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与多元化配置的要求日益强烈,存款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占比逐渐降低,而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资理财的资产占比明显增加。
其中,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客户保证金等金融资产价值随2007-2008年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较大, 近几年比重趋于稳定, 保持在15%左右。而居民购买的理财产品和资金信托权益增长显著, 2010年末代客理财资金和资金信托计划权益达1.8万亿元, 已占居民金融资产的3.6%[3]。
当客户进行财富管理时,需要一个精通财务和家庭背景的专业人士为他们提供指引,这个重要的角色便是理财顾问。理财顾问根据每个客户的财务状况及风险偏好,综合考虑财务管理程序及个人财务策划实践标准操作流程,制定不同的收益目标和投资策略,并根据最新的市场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并将保证客户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客户听取专业建议,防止利益受到侵害。
5 赵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影响的实证研究.企业研究,2014(14):153-15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