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消耗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附件)

摘 要摘 要资源消耗会计法是一种新型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它具有总结、动态这两个特性,以资源为核心进行成本核算,通过资源消耗关系释放成本价值,采取固定方法分配资源。资源消耗会计法运用合理的方式对折旧进行相关处理,而且能够实现成本的合理变动,准确、全面地向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关资源消耗的实际数据。资源消耗会计给企业经营决策者带来了一种针对成本控制的创新方法及思路,它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环境变化的情况时,做出动态的反应并加以适应和调整,便于企业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重大。关键词资源;成本管理;应用;成本会计
目 录
0 引言 1
1 资源消耗会计的起源 1
1.1 作业成本法及其弊端 1
1.2 弹性边际成本法及其弊端 2
1.3 资源消耗会计的产生 2
2 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概述 2
2.1 资源消耗会计的基本概念 3
2.2 资源消耗会计的原理 4
2.3 资源消耗会计的特点 4
3 资源消耗会计的应用体系 6
3.1 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流程 6
3.2 资源消耗会计的应用条件 7
3.3 实施资源消耗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8
3.4 实施资源消耗会计应用的可行性 10
4 资源消耗会计应用的思考及前景展望 12
4.1 资源消耗会计的优点 12
4.2 资源消耗会计仍存在的不足 13
4.3 资源消耗会计应用的意义 13
4.4 资源消耗会计应用的前景展望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资源消耗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
0 引言
二十一世纪初,资源消耗会计法(简称RCA)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会计方法被美国的学者推上历史的舞台,它将美国的作业成本法与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反映会计实务需求及体现会计理论发展新趋势这两个方面均做出了贡献[1]。资源消耗会计法是目前为止,全球会计领域内较先进的会计成本方法,向经营决策者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撑。资源消耗会计的研究工作需要财务人员以资源消耗会计现有研究成果为依据,概括并整合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虽然资源消耗会计拥有稳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其在实际运用中,因为诸多因素的阻碍,存在着发展缓慢的问题,需要结合相关实际情况来弥补这一缺陷。
1 资源消耗会计的起源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科技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冲击给企业经营环境带来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技术性因素(如信息技术、品牌技术标准)的影响、日新月异的企业经营环境迫使经营决策者开始探寻一种能够及时且准确反映这些变化的成本管理系统。
1.1 作业成本法及其弊端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经营决策者不再满足于目前所采用的以作业成本法为代表的管理会计方法。实际上,作业成本法的过时,不仅仅是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导致的,许多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也加快了它的过时,这使得许多已经尝试过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最终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以近几年的实践情况为依据,作业成本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包括:(1)传统的作业成本法对业绩的考评是在作业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无法依据未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必须在事后才能评价,这是典型的反馈机制特征,不能将其作为干预作业进行的激励手段,在前馈性方面有所欠缺。(2)传统的作业成本法要求过去的作业只能以过去的操作情况为依据,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划分,在全面考虑未来作业情况方面具有较大难度,在前馈性方面有所欠缺,当面临新的状况时,除了对作业进行被动调整,别无他选。(3)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复杂繁琐,给运用者造成理解障碍,同时操作方面缺乏简洁方便的优势,企业在实施时存在诸多阻碍,并且用企业收益来承担开发和维持作业成本系统的成本无疑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4)作业成本法经常会加剧资源与作业之间的关系复杂程度,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将资源独立分离出去,忽视了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企业在正确对待闲置生产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障碍。(5)作业成本法通常从作业、产品、资源这三个角度进行产品的分配工作,由于作业所产生的各种资源消耗在计量单位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成本归集的结果往往仅能反映出所消耗资源的实际价值,而无法实现对企业所消耗资源数量的反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1.2 弹性边际成本法及其弊端
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英文简称GPK)是由两个不同的成本核算系统组合而
成的,第一个核算系统是实际成本核算系统,它主要针对的是外部的需求;另一个核算系统则是成本核算系统,它主要针对的是内部成本控制需求。弹性边际成本法结合了德国成本管理系统和作业成本法两者的优点,它进一步改善了作业成本法,使其有了新的突破。但是其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需要改善,包括:工作程序繁琐复杂;无法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及时且精准的反馈等。
1.3 资源消耗会计的产生
企业的管理需求加速了新一代成本管理方法——资源消耗会计法的产生。资源消耗会计法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把作业成本法和弹性边际成本法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以资源为主演落脚点,站在资源及资源消耗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在资源消耗会计法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战略控制下不断发展,弥补了传统中的不足[2]。2000年后,资源消耗会计法在美国,流行一种管理成本法,即资源消耗会计法,通过改变,成本管理的战略性系统得到加强,作业法下使内部得到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概述
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依据是数量,同时严格按照每一资源单位对工作进行评价,
它的侧重点是成本性质的分析,并且通过强化剩余、闲置生产能力的管理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2.1 资源消耗会计的基本概念
资源消耗会计主要由资源、计量结构、成本性质这三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
2.1.1 资源
RCA的依据是因果关系,其成本的归属建立在资源是核心的基础之上,从资源的角度着手进行成本分配。它与作业成本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作业成本法所解决的通常是如何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相关问题,而RCA往往是被用于解决与资源消耗相关的问题,它结合了作业成本法及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二者的优点,由于其实现了价值在两个部门之间的转移而被称为“资源消耗会计”。根据RCA的理念,资源是通过向本身之外的其他资源提供相关效用而具有存在性的。RCA的相关原理要求成本的分配工作必须在资源与作业之间进行,这样才能使RCA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使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