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以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为例(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的质量良莠不齐,其发展水平在整体上也处于非平衡状态,总体上仍处在初级阶段,专门研究内部审计质量问题的文章也较少。但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以及企业改革步伐的推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我国而言,想要促进内部审计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加强必不可少。伴随国企不断深化的改革,具有地方特色的国有企业,如:铜川矿业有限公司,要想在企业发展的大潮中屹立不倒,必须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本文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研讨,以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叙述了研究内部审计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以铜川矿业有限公司这一国有企业为模型,重点研究其近年来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达到由具体到抽象的本质性结论。目 录
1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1.1研究的目的1
1.1.2研究的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 国外研究现状1
1.2.2国内研究现状2
2 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1内部审计的定义5
2.2内部审计的职能5
2.3审计的特性5
2.3.1服务的内向性5
2.3.2相对独立性5
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7
3.2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7
3.2.1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7
3.2.2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8
3.2.3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8
3.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0
3.3.1优化内部审计环境10
3.3.2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人员保障机制.10
3.3.3完善质量控制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11
3.3.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机制11
4 案例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2.3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8
3.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0
3.3.1优化内部审计环境10
3.3.2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人员保障机制.10
3.3.3完善质量控制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11
3.3.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机制11
4 案例分析——铜川矿业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
4.1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13
4.2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3
4.3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14
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 谢18
1 绪 论
1.1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所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经营规范保证与服务咨询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公司增加价值并提高经营效率。国有企业是我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微观构成成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以国有企业为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面临更严格的“挑战”。因此,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科学全面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对于单位内部治理的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1.1.2研究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内部控制是具有代表性的、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已在很多企业中实施,其主要体现在在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着我国特色经济的多元推进和发展、各类规模企业的极速增加和相关产权关系的逐渐复杂,为了从企业内部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急需建立一套相关的机制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因而,从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动入手,要把革新国企相关管理体制机制视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真正意义上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同时,推动相应改革的同步实施,这是在特色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寻求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相关机制更好发展、完善的新思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内部审计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且健全。在发达国家,企业内部都设有审计人员的内部审计机构,且已初具规模,在独立性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管理水平、人员数量也有相应的提高。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赫曼森Hermanson 在2002年发表《内部审计日渐显耀的新姿态》一文指出,治理变革“改善了内部审计的形象,提升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1]。
美国学者托马斯等2007年提出了“四大基本主体”的观点。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治理结构中可靠的资源,从这里能够“透视整个公司”,是企业的“基本主体”之一[2]。
Lawrence B Sawyer 索耶在《内部审计》一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晚期和21世纪初的公司动荡揭示了对更积极和更深刻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组织中发生的大量的不正当行为被改进后的内部审计活动所揭露,而且,普遍认为一个强大的、独立的内部审计活动可能具有威慑作用,并且能够预防曾经席卷商业界的大量恶疾[3]。
1.2.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也良莠不齐,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专门研究内部审计质量问题的著作很少。对公司内部审计中管理审计的地位,宋常进行了研讨,并提出管理审计的客观性、实质性。
2011年,学者杨瑞平、吴秋生在《审计学》中提出观点“基于加强组织内部管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 [4]。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深刻影响着国民经济。本文以国企内部审计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国企相关案例,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赵保卿、毕新雨2012年在财经期刊发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博弈分析》一文中提出,引入博弈论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监督过程进行分析,探索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因素,在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利于强化内部审计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职能,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帮助上市公司在追求业绩的过程中规避有关风险,确保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5]。
2010年付文妹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财会通讯》中指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6]。
施菊英、储文胜、刘鹏涛、何海、王永勇、郑立群在2013年《基于控制论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架构》一文中指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决定着审计工作的兴衰成败和审计部门的生存与发展[7]。
郑敬枝2010年在《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一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下,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与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相比仍存在着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审计质量控制不力[8]。
秦荣生在2010年《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监督》一文中指出,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结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市场调研,对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的概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以及应用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9]。
常
1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1.1研究的目的1
1.1.2研究的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 国外研究现状1
1.2.2国内研究现状2
2 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1内部审计的定义5
2.2内部审计的职能5
2.3审计的特性5
2.3.1服务的内向性5
2.3.2相对独立性5
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7
3.2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7
3.2.1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7
3.2.2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8
3.2.3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8
3.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0
3.3.1优化内部审计环境10
3.3.2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人员保障机制.10
3.3.3完善质量控制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11
3.3.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机制11
4 案例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2.3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8
3.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0
3.3.1优化内部审计环境10
3.3.2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人员保障机制.10
3.3.3完善质量控制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11
3.3.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机制11
4 案例分析——铜川矿业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
4.1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13
4.2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3
4.3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14
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 谢18
1 绪 论
1.1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所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经营规范保证与服务咨询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公司增加价值并提高经营效率。国有企业是我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微观构成成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以国有企业为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面临更严格的“挑战”。因此,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科学全面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对于单位内部治理的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1.1.2研究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内部控制是具有代表性的、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已在很多企业中实施,其主要体现在在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着我国特色经济的多元推进和发展、各类规模企业的极速增加和相关产权关系的逐渐复杂,为了从企业内部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急需建立一套相关的机制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控制。因而,从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动入手,要把革新国企相关管理体制机制视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真正意义上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同时,推动相应改革的同步实施,这是在特色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寻求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相关机制更好发展、完善的新思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内部审计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且健全。在发达国家,企业内部都设有审计人员的内部审计机构,且已初具规模,在独立性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管理水平、人员数量也有相应的提高。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赫曼森Hermanson 在2002年发表《内部审计日渐显耀的新姿态》一文指出,治理变革“改善了内部审计的形象,提升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1]。
美国学者托马斯等2007年提出了“四大基本主体”的观点。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治理结构中可靠的资源,从这里能够“透视整个公司”,是企业的“基本主体”之一[2]。
Lawrence B Sawyer 索耶在《内部审计》一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晚期和21世纪初的公司动荡揭示了对更积极和更深刻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组织中发生的大量的不正当行为被改进后的内部审计活动所揭露,而且,普遍认为一个强大的、独立的内部审计活动可能具有威慑作用,并且能够预防曾经席卷商业界的大量恶疾[3]。
1.2.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也良莠不齐,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专门研究内部审计质量问题的著作很少。对公司内部审计中管理审计的地位,宋常进行了研讨,并提出管理审计的客观性、实质性。
2011年,学者杨瑞平、吴秋生在《审计学》中提出观点“基于加强组织内部管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 [4]。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深刻影响着国民经济。本文以国企内部审计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国企相关案例,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赵保卿、毕新雨2012年在财经期刊发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博弈分析》一文中提出,引入博弈论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监督过程进行分析,探索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因素,在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利于强化内部审计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职能,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帮助上市公司在追求业绩的过程中规避有关风险,确保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5]。
2010年付文妹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财会通讯》中指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6]。
施菊英、储文胜、刘鹏涛、何海、王永勇、郑立群在2013年《基于控制论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架构》一文中指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决定着审计工作的兴衰成败和审计部门的生存与发展[7]。
郑敬枝2010年在《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一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下,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与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相比仍存在着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审计质量控制不力[8]。
秦荣生在2010年《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监督》一文中指出,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结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市场调研,对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的概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以及应用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9]。
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