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迪信通商贸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内部控制是为检测上市公司在管理上是否合规的重要标志,也是智力公司的重要手段。要想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内心,内部控制就好比一个人的内心,当它足够强大时才能够防御失败的入侵,同样,企业也一样,拥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就能够抵御商朝的来袭。本文通过对北京迪信通商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公司内控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并争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目 录
1绪 论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国外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2
1.2.2国内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 2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3
1.4.1研究方法 3
1.4.2 研究思路 3
2 理论基础 4
2.1内部控制理论 4
2.1.1内部控制概念 4
2.1.2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4
2.2.4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 4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6
3.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3.1.1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6
3.1.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3.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4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8
4.1公司概况及其现状? 8
4.1.1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概况 8
4.1.2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8
4.2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9
4.2.1内部控制运用环境不完善 9
4.2.2往来对账制度未能很好实施 10
4.2.3投资业务监控系统不完善 10
4.2.4追责机制缺失 10
4.3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10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改进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10
4.3.2加强往来款项管理 10
4.3.3完善投资业务的监控 11
4.3.4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 论
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环境、市场机制都逐渐复杂,企业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的需求日益剧增。在政府监督及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为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保障企业有效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了各企业管理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执行力差,审核、监督部门如同虚设,使企业内部管理呈现整体下滑趋势。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即安然事件之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施乐、黎明股份、银广夏等大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丑闻, 进一步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如同虚设。近些年上市公司造假案花样百出,啤酒花董事长神秘失踪,伊利股份高管被拘,天丰节能提供虚假财务信息,ST 猴王不正当关联方交易,东方电子的虚假财务报告、武汉精伦电子高层被捕等一系列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让人记忆犹新,广大中小股东叫苦连天,上市公司成为了“圈钱”、“骗钱”的代言人,股市沦为了赌场,证监会受到指责,审计事务所被指责为“帮凶”。而这些经营失败、财务信息失真的源头则是内控控制的欠缺,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完善,这样才能使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才能防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失真。
1.1.2研究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4点:
(1)公司财务就是一个公司的命脉,很多公司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整,没有科学合理的配备财务人员,在经济业务中,授权批准、业务经办、合同签订、印章的使用、财务的保管都存在失控的现象,由此会让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受到阻碍。健全的企业内控制度是可以相处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我们可以把销售、生产、财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内控管理体系,从而发挥内部监控的作用,让企业利益最大化。
(2)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使财务报表、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为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及时实施财务监督机制,严格审核账务,层层把关,有效的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抵制挪用公款的现象。
1.2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于1949年通过美国会计师协会做出的首次定义,在历经67年的岁月里,它共经历了3个阶段,从第1阶段到第2阶段相距40年,而从第2阶段到3阶段时却仅仅花费了五年的光阴。如今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逐渐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步伐。80世界中期COSO报告问世,它指出内部控制应该由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环境控制、风险评估、监督五个部分构成,内部控制的实质则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合法性[1]。
1.2.2国内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我国首部《内部控制指引》由2006年发布,2008年由保检会、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它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上市公司必须在财务年终报告中对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披露。2010年4月又颁布了《企业内部审计指引》、《企业内部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2]。
1.3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1)引言,本章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做了简要的说明。
(2)“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本章首要简述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的基本定义及财务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
(3)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争对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目 录
1绪 论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国外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2
1.2.2国内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 2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3
1.4.1研究方法 3
1.4.2 研究思路 3
2 理论基础 4
2.1内部控制理论 4
2.1.1内部控制概念 4
2.1.2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4
2.2.4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 4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6
3.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3.1.1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6
3.1.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3.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4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8
4.1公司概况及其现状? 8
4.1.1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概况 8
4.1.2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8
4.2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9
4.2.1内部控制运用环境不完善 9
4.2.2往来对账制度未能很好实施 10
4.2.3投资业务监控系统不完善 10
4.2.4追责机制缺失 10
4.3北京迪信通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10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改进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10
4.3.2加强往来款项管理 10
4.3.3完善投资业务的监控 11
4.3.4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 论
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环境、市场机制都逐渐复杂,企业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的需求日益剧增。在政府监督及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为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保障企业有效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了各企业管理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执行力差,审核、监督部门如同虚设,使企业内部管理呈现整体下滑趋势。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即安然事件之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施乐、黎明股份、银广夏等大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丑闻, 进一步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如同虚设。近些年上市公司造假案花样百出,啤酒花董事长神秘失踪,伊利股份高管被拘,天丰节能提供虚假财务信息,ST 猴王不正当关联方交易,东方电子的虚假财务报告、武汉精伦电子高层被捕等一系列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让人记忆犹新,广大中小股东叫苦连天,上市公司成为了“圈钱”、“骗钱”的代言人,股市沦为了赌场,证监会受到指责,审计事务所被指责为“帮凶”。而这些经营失败、财务信息失真的源头则是内控控制的欠缺,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完善,这样才能使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才能防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失真。
1.1.2研究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4点:
(1)公司财务就是一个公司的命脉,很多公司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整,没有科学合理的配备财务人员,在经济业务中,授权批准、业务经办、合同签订、印章的使用、财务的保管都存在失控的现象,由此会让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受到阻碍。健全的企业内控制度是可以相处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我们可以把销售、生产、财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内控管理体系,从而发挥内部监控的作用,让企业利益最大化。
(2)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使财务报表、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为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及时实施财务监督机制,严格审核账务,层层把关,有效的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抵制挪用公款的现象。
1.2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于1949年通过美国会计师协会做出的首次定义,在历经67年的岁月里,它共经历了3个阶段,从第1阶段到第2阶段相距40年,而从第2阶段到3阶段时却仅仅花费了五年的光阴。如今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逐渐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步伐。80世界中期COSO报告问世,它指出内部控制应该由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环境控制、风险评估、监督五个部分构成,内部控制的实质则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合法性[1]。
1.2.2国内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我国首部《内部控制指引》由2006年发布,2008年由保检会、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它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上市公司必须在财务年终报告中对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披露。2010年4月又颁布了《企业内部审计指引》、《企业内部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2]。
1.3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1)引言,本章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做了简要的说明。
(2)“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本章首要简述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的基本定义及财务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
(3)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争对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