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应对措施专业(附件)【字数:23376】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企业生产运营全部过程中,内部控制贯穿始终。之所以要健全内部控制,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内部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保障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效落实。本文旨在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相关问题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其本身固有的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方法和判定流程,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状况进行了简要概述,结合了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站在监督者的角度和国家法规制定者的立场,进一步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有效识别和整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完善规范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做出相关的投资决策,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促进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应对措施
目录
0引言 1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内涵 1
1.1内部控制的理解 1
1.1.1内部控制的含义 1
1.1.2内部控制的类型 2
1.1.3内部控制的固有缺陷 2
1.2内部控制缺陷的理解 3
1.2.1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3
1.2.2内部控制缺陷的类型 3
1.2.3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4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现状 6
2.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总体情况 6
2.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表现 6
2.2.1内部环境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8
2.2.2风险评估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9
2.2.3控制活动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10
2.2.4信息和沟通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11
2.2.5内部监督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12
2.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不足 12
2.3.1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12
2.3.2规避风险的意识不足 13
2.3.3对内部控制设计方面的缺陷未能进行合理评价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2.3.4对企业内部的违法违规活动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13
2.3.5对内部控制缺陷缺少统一的认定标准 14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案例分析 14
3.1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背景介绍 14
3.2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15
3.2.1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控体系构架的简介 15
3.2.2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17
3.3北大荒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情况 19
3.3.1问题一:违规拆借巨额资金 19
3.3.2问题二:违规为子公司担保 21
3.3.3问题三:信息披露违规 22
4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成因分析 22
4.1内部环境方面 22
4.1.1公司组织架构不健全 23
4.1.2岗位职权不明晰、职责履行不到位 23
4.2风险评估方面 24
4.2.1对子公司的资金运营缺乏管控 24
4.2.2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24
4.3控制活动方面 24
4.3.1财务控制的缺失 24
4.3.2预算控制不到位 25
4.3.3授权审批控制的缺失 25
4.4信息与沟通方面 25
4.4.1未及时披露外部重大信息 25
4.4.2内部信息传递通道阻塞 26
4.5内部监督层面 26
5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建议 26
5.1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27
5.1.1完善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 27
5.1.2完善决策机制 27
5.1.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27
5.2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28
5.2.1提高风险识别意识 28
5.2.2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28
5.3完善资产管理内控设计 29
5.3.1进行财产保护控制 29
5.3.2加强预算控制 30
5.4及时准确进行信息披露与沟通 30
5.4.1加强内外部沟通 30
5.4.2及时准确披露情况 31
结论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应对措施
0引言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违规事件频频发生,从多年前的中航油事件所反映出的“管理层凌驾问题”,到绿大地因为无视法律法规发生的欺诈行为,再到不久前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案,都与公司的内控建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内控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给予纠正,应当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工作重点。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内涵
1.1内部控制的理解
1.1.1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的定义是这样的: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确保其财产安全与完整,会计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方针政策的顺畅执行,经营活动的高效性而在企业内采取的自行调控、制约、计划、评价的种种方法与措施的总称。有效建设内部控制,包括这五个要素:(1)内部环境。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石,一般包括结构的治理、机构的设置和权责的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文化。(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鉴别、全面分析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确定与风险相应对的策略。(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参照风险评估结果,采用对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于可承受范围之内。(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准时、精确收集、传递与内控有关的讯息,使得信息在企业内外部间有效沟通。(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监督并检查内部控制的确立与实施情况,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发现内控缺陷,并尽快加以改正。虽然内部控制的定义从各个角度和涉及的方面来看各不相同,但其采取和实施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企业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整合。
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1972 年,美国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颁布《审计准则公告》,此公告参照《证券交易法》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对内控提出了这样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地效率、高效地获取并利用周边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各种约束和调节的组织、规划、程序和办法。
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在1994年进行了增补,即COSO的现行的内部控制的框架。在该框架中,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出于为实现运营的效益和效率以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目的,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提供的合理的保证及实施的程序[1]。”
目录
0引言 1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内涵 1
1.1内部控制的理解 1
1.1.1内部控制的含义 1
1.1.2内部控制的类型 2
1.1.3内部控制的固有缺陷 2
1.2内部控制缺陷的理解 3
1.2.1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3
1.2.2内部控制缺陷的类型 3
1.2.3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4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现状 6
2.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总体情况 6
2.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表现 6
2.2.1内部环境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8
2.2.2风险评估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9
2.2.3控制活动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10
2.2.4信息和沟通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11
2.2.5内部监督因素在内部控制缺陷中的披露情况 12
2.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不足 12
2.3.1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12
2.3.2规避风险的意识不足 13
2.3.3对内部控制设计方面的缺陷未能进行合理评价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2.3.4对企业内部的违法违规活动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13
2.3.5对内部控制缺陷缺少统一的认定标准 14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案例分析 14
3.1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背景介绍 14
3.2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15
3.2.1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控体系构架的简介 15
3.2.2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17
3.3北大荒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情况 19
3.3.1问题一:违规拆借巨额资金 19
3.3.2问题二:违规为子公司担保 21
3.3.3问题三:信息披露违规 22
4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成因分析 22
4.1内部环境方面 22
4.1.1公司组织架构不健全 23
4.1.2岗位职权不明晰、职责履行不到位 23
4.2风险评估方面 24
4.2.1对子公司的资金运营缺乏管控 24
4.2.2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24
4.3控制活动方面 24
4.3.1财务控制的缺失 24
4.3.2预算控制不到位 25
4.3.3授权审批控制的缺失 25
4.4信息与沟通方面 25
4.4.1未及时披露外部重大信息 25
4.4.2内部信息传递通道阻塞 26
4.5内部监督层面 26
5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建议 26
5.1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27
5.1.1完善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 27
5.1.2完善决策机制 27
5.1.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27
5.2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28
5.2.1提高风险识别意识 28
5.2.2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28
5.3完善资产管理内控设计 29
5.3.1进行财产保护控制 29
5.3.2加强预算控制 30
5.4及时准确进行信息披露与沟通 30
5.4.1加强内外部沟通 30
5.4.2及时准确披露情况 31
结论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应对措施
0引言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违规事件频频发生,从多年前的中航油事件所反映出的“管理层凌驾问题”,到绿大地因为无视法律法规发生的欺诈行为,再到不久前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案,都与公司的内控建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内控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给予纠正,应当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工作重点。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内涵
1.1内部控制的理解
1.1.1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的定义是这样的: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确保其财产安全与完整,会计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方针政策的顺畅执行,经营活动的高效性而在企业内采取的自行调控、制约、计划、评价的种种方法与措施的总称。有效建设内部控制,包括这五个要素:(1)内部环境。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石,一般包括结构的治理、机构的设置和权责的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文化。(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鉴别、全面分析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确定与风险相应对的策略。(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参照风险评估结果,采用对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于可承受范围之内。(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准时、精确收集、传递与内控有关的讯息,使得信息在企业内外部间有效沟通。(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监督并检查内部控制的确立与实施情况,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发现内控缺陷,并尽快加以改正。虽然内部控制的定义从各个角度和涉及的方面来看各不相同,但其采取和实施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企业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整合。
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1972 年,美国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颁布《审计准则公告》,此公告参照《证券交易法》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对内控提出了这样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地效率、高效地获取并利用周边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各种约束和调节的组织、规划、程序和办法。
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在1994年进行了增补,即COSO的现行的内部控制的框架。在该框架中,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出于为实现运营的效益和效率以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目的,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提供的合理的保证及实施的程序[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