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在现代企业运营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内部管理的一个分支,颇有成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实现合理的配置、评估以及控制企业的财务或非财务资源,每个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共同完成生产经营活动,最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随着时代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必不可少,构建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让预算管理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方面,进而实现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本文以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预算管理有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该公司目前的发展现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此为依据来完善沙钢集团的预算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公司以后更好的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 沙钢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 2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2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2
2.3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设置和流程 4
2.4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6
3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7
3.1 公司基本概况 7
3.2 公司组织结构 8
3.3 公司预算管理体系 8
3.4 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践 9
4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
4.1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 13
4.2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13
4.3 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不恰当 13
4.4 全面预算缺乏调整机制 14
4.5 缺乏完整的预算监控体系 14
4.6 缺乏系统完整的预算考评体系 14
5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的改进对策 15
5.1 完善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全面预算 15
5.2 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15
5.3 改善预算管理编制方法 17
5.4 完善企业预算管理调整机制 17
5.5 强化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算管理控制和考评环节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在国外普及度极高,几乎全部的大中型集团都运用了该工具辅助公司实现控制和管理,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企业提升运行效率、加强风险管控、优化资源配置。企业的发展和全面预算管理相辅相成,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该管理工具也会更加健全,随着其运用范围的扩大,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实现的必要工具。
现如今,国内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全面预算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该管理工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国资委在2011年就企业管理问题颁发了重要文件,其中指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自此以后,全面预算管理被国内的中大型企业集团重视并运用到公司的内部控制之中。在国内经济转型和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现今社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企业若想在这种大环境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但是因为市场变化莫测,企业享有的资源有限,无论是哪个层面,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而预算管理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够将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并且使各个部门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高效管理,经营效率大大提升,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工具的不二之选。
然而,就企业的发展现况而言,企业集团尽管使用了全面预算管理工具,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并不能发挥该管理工具的全部作用,主要是由于企业仅仅将该工具作为财务资源分配的工具,实质上还是财务预算,换汤不换药,并没有真正地将管理普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非但不能提升经营效益,反而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而本文的研究,就是针对国内企业的运用现状,分析如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该工具的效果能够发挥到极致。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虽早已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但因为其规模的扩大,预算管理也应该得到更新,二者发展速度的不匹配成为制约该集团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博得一席之地。
2 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企业想要使经营目标达成和战略规划实现,可以利用一定的预算方法对计划中的筹资、投资及经营活动实行科学的描述、测算、预计和规划,同时将预算设作参考标准,对结果与实施过程实行奖惩和考评、报告、分析、核算、调整、控制、计量等,这些全部管理活动即为全面预算管理[1]。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多功能工具,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责任和经营思路,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分支。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2.2.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共同构成了全面预算管理[2]。
业务预算指的预算期内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以及从事经营活动产生的费用有关的预算,涵盖了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生产成本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采购预算、生产预算、销售预算等等。
财务预算指的是计划期能够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的预算,涵盖了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现金预算表[1]。
资本预算反映了预算期内企业投资相关的预算,包括一次性专门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详细可分为项目筹资预算、债券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等。资本性支出预算是展示的是企业长期投资计划、预计费用等的预算,是针对企业长期投资发展活动而进行编制的预算,预算期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一次性专门预算反映的是资金投放和筹资的预算,与企业长期经营活动无关,其中包含借款计划、发放股票红利等。
2.2.2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
在预算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多种预算的编制方法相继产生,由于不同的项目产生的费用和收入存在差别,因此编制预算时应该注重方法的选择[3]。
(1)传统预算编制法
传统预算编制法主要包括固定预算、定期预算和增(减)量预算相结合的编制方法。静态预算法是固定预算法的另一种说法,顾名思义,该预算编制的基准是固定业务量(销量、产量)的水平,以此为前提,对其他指标的编制方法予以确定[4]。定期预算,是根据一个固定不变的会计核算期间来进行预算编制。增(减)量预算法也称为调整预算法,其目的在于对预算期内影响业务水平的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根据基期水平,对与其有关的项目作出调整,并对预算进行编制[4]。由于传统预算方法的操作简单性使得其更易于受预算编制人员青睐,我国企业较多运用此种编制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9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