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的研究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的研究[20191229205436]
摘要
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子银行的重要作用渐渐浮出水面,同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的发展的时候,各种隐藏着的风险也就出现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冲击,要研究应该要制定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是制定湿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目标的影响;影子银行是不是会推动经济的进步一发展等问题随之引申出来,所以,本文认为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有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尤为重要,可以研究它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影子银行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为基础,与国外的影子银行状况进行对比来研究我国影子的现状及问题,最终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的利弊与解决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字影子银行现状策略
目 录
1.绪 论 1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 国外研究现状 3
2.影子银行的内涵 3
2.1影子银行概述 4
2.2影子银行的特点 5
2.2.1影子银行的特点 5
2.2.2 我国影子银行的特征 5
3.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6
3.1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6
3.3.1中国影子银行的构成 6
3.3.2我国影子银行现状 7
3.3.3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原因 7
3.2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8
3.3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9
3.4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10
3.4.1 银行借贷渠道 10
3.4.2 资产负债表渠道 11
3.5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1
4.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原因 12
5解决对策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绪 论
1.1 研究目的
目前,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影子银行是有两大点主要内容组成的:首先是理财产品,近年来销售的如火如荼的创新层出不穷的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非常符合现在经济状况,迎合了很多理财爱好人士的口味,因此非常受欢迎。因为影子银行没有具体的概念,概念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口径,所以暂时没有进行权威的统计。过去几年中,在经济缺乏的经济不景气的前提下,影子银行从占信贷总量的10%迅速增加到20%,这很能表明它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它从一个微不足道的信贷替代品紧身与经济主题的主要动力之中。影子银行的出现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方面有着不小的帮助,可以弥补金融机构在某些方面的漏洞。然而,影子银行不免会有些不可忽视的不足之处。本问从“影子银行”的概念出发,依据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影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措施。
1.2 研究意义
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子银行的重要作用渐渐浮出水面,同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证券化热潮,次贷危机中抵押贷款及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证券化后通过二级市场卖给债券投资者,随之壮大了影子银行业务。我国影子银行和美国的定义也有有相似的方面,但在发展方面来说,推动其迅速发展的头等重要的原因并非是证券化,我国影子银行有着自己的特质。我国影子银行是建立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委托,信托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及民间借贷等都是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最近这几年一直受到关注的是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温州民间借贷一度十分活跃。通货膨胀的情况变得日益严重,主要是因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货币政策就变的过度宽松。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数据显示,为抑制通货膨胀,我国自2010年初以来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2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向外发放的贷款越来越少,很多中小企业不能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从而转向影子银行进行借贷。不包括温州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负担加重,许多国企利用自身有利的条件以低利率的前提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然后再以高利率转带给中小企业,虽然这种风险是比较高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币紧缩性政策的实施,但是还是很多企业在实践。
影子银行的发展肯定存在着风险性,而且影子银行还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和冲击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要适度紧缩或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是否会对我国的经济有好处;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还能否起有一定的作用等许多问题就提出来了,所以,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会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有利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影子银行很多国家都是没有深入了解的,大多都是出于起步阶段,而我国对它的研究才是刚刚开始而已,李波,伍戈(2011)在《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对货币政策的挑战》[15]中,在信用的角度来对影子银行的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进行分析,也同样介绍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的过程,将 “私人创造的货币”比喻成证券化产品影响货币的流动性。不仅使流动性受到了影响,而且在按照流动性划分货币层次的同时央行也因此受到波及,本文认为这种私人创造的货币被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徐洪才(2012)《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与展望》中通过对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提出对2012年货币政策的分析和展望,其中有提到影子银行贷款规模,利率分析“双轨制”现象,民间借贷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差距规模迅速扩张,越拉越大。由于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从而降低了银行的信贷资金,中小企业难以甚至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不得不向高利率的民间贷款机构进行资金借贷,由于中小企业的利润差加大,利率分歧,从而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基准利率政策的实施,会有一个恶性循环的出现。陈剑,张晓龙(2012)在《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中通过短期的制约SVAR模型,分别以CPI环比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衡量变量,月度GDP的增长率为经济增长的衡量变量,月度M1增长率为货币发行量的测量工具,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总规模的环比增长率为影子银行的衡量数据,研究了影子银行规模对于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及货币发行流通的相互影响。在以上的结论中,提及影子银行将会增加我国货币供给量,但对通货膨胀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接下去的文章中会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进行研究与分析。
1.3.2国外研究现状
剑桥大学教授Geoffrey?Ingham在《货币的未来》此书中站在整个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角度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到讨论货币问题中,货币理论的新世纪得以丰富。影子银行体系这个概念同时还被提出,他指的影子银行体系是从事外汇交易的地下组织,此内涵与当前的概念有所不同。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Paul?McCulley在2007年8月的美联储年度讨论会上将影子银行界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随后,影子银行体系就用来专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和信用衍生品。VV?Acharya?&?P?Schnabl(2008)揭示了影子银行创造信用衍生品的过程,以及如何在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将银行风险转移或隐藏。Paul?Krugman(2008)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影子银行体系是以复杂的金融设计和安排、规避传统的金融监管、发展更多的商业银行业务为依赖。因为不受管制,他们拓展业务领域的速度更快,比普通银行更容易,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群众从影子银行体系中将资金转向政府债券,影子银行的流动性急剧减缓。Tom?Burns(2009)在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指出,影子银行体系已然已成为了金融风暴的新来源。Tobias?Adrian?&?Hyun?Song?Shin(2009)认为影子银行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金融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高杠杆化和期限错配使得金融体系骤然变得非常脆弱,金融体系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将对资产证券化与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严格的监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