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_以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服装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_以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200210134921]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了满足服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之间除了使用原有的现金交易外,赊销的销售方式渐渐风靡。因赊销而产生的应收账款能否按期收回,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现代企业实施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对服装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七匹狼公司为列,通过对其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强服装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促使整个服装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健康、良好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服装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3
1.3.3文献述评 3
2.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概述 4
2.1应收账款概念及特点 4
2.1.1应收账款概念、特点 4
2.2风险的定义、产生原因和类别 4
2.2.1风险和应收账款风险 5
2.2.2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5
2.2.3应收账款风险的类别 5
3.七匹狼应收账款管理实践分析 6
3.1服装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 6
3.2七匹狼应收账款管理状况分析 6
3.2.1七匹狼公司简介 7
3.2.2七匹狼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 8
3.2.3七匹狼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问题 9
4.加强服装企业应收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10
4.1健全服装企业的信用管理系统 10
4.1.1建立可行的信用管理目标 10
4.1.2建立信用管理部门 10
4.1.3建立决策审批机制 11
4.1.4建立应收账款风险的信用监督机制 11
4.1.5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 11
4.2制定并适时使用有效的销售政策 12
4.2.1采用灵活有效的销售政策 12
4.2.2适当的采用现金折扣政策 12
4.3服装企业健全收账政策 12
4.3.1实行全面监督 12
4.3.2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国的服装行业是一个传统产业,中国服装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完善,各个行业走向成熟甚至饱和。服装行业受到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及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将导致加工利润的微薄。如果想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只有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在经济危机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发展。
当下,各服装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都去抢占市场份额,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宏伟的战略目标。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客观要求服装企业大多使用信用销售的方式,除此之外,时尚性、季节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都是服装赊销的影响因素。近两年,服装产品库存也较往年有所增加,相应的也导致上游产业出现回款难的问题。大量在外的应收款没有及时收回变现,企业利润将只是账面价值而已。长时间未收回,一定会导致企业利润的缩水,只有当应收账款收回,企业利润才真正得已实现。应收账款作为风险长时间存在,它可能会蚕食企业的利润,使营运资金紧绌,导致企业危机。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而社会上拖欠应收账款的现象相当严重。所以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应收账款,降低企业风险是服装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状态下,除少数具有垄断优势或者其他难以模仿的优势服装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的“蓝海”之中,大多数服装企业,都在激烈竞争的“红海”中。选择信用的方式来抢夺客户,从而在服装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使得信用风险将逐渐加大,甚至已经成倍增加,造成资金单方面外流却无现金流入。客户占用企业资金,会对企业资本周转速度产生影响,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也减少企业利润的实现,甚至有的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将成为现实,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风险。
通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服装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降低公司赊销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的动态监测,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使资金得到良性循环。企业为能使总效用达到最大,往往希望风险和盈利总是能达到一个统一。服装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确定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加强企业管理,以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以下现实意义:一,及时获得资金周转,服装企业资金利用效果提高,发挥项目开发优势,争取有利时机。其次,优化信贷量,抢占市场,提高竞争力,实现盈利性增长。第三,减少坏账损失、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成本以及机会成本,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四,服装企业优化销售管理系统,带来了客户质量的改善。五,建立企业之间的互信,并帮助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经济学家早在19世纪中叶,看到商业信用对经济的重要性。从工业革命开始,政府和企业逐渐关注信用管理,认为应收账款管理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应收账款内控和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时首先提出“内部控制”概念的,是19世纪中期的一位美国人。针对这一概念,各国政府、企业纷纷加入研究行列。上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发生大规模的金融诈骗丑闻,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发布。
Way,Frank(1971)提出,通常强化应收款风险管理需由三个流程完成;首先是合理拟定信用政策。二是制定投资计划并及时更新应收款数据;最后向有关部门报告,以反映国外学者应收款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具体的成果。自那时以来,美国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研究,实施应收账款风险分析,阐述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管体系,起着调节功能,优化库存结构,积极及时清理逾期付款等等;Khaled Soufani(2002)通过重点研究分析应收账款业务的风险,应收账款融资,以及所有类型的企业定义,并对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3.2国内研究综述
和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中国学者对应收账款的相关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如今成果颇丰。上世纪80年代,国内才开始关注此类问题。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明确定义,是陈曦(1989)分析了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成因,并提出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建议和措施。2001年6月,财务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这部规章在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蒋兆才(2002)创造性地提出了应收账款风险的三种分析法,分别从平均收账期、账龄、付款模式入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经济的影响,介绍和总结了应收账款风险的危害,提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需应进一步加强;曾英杰、余科(2004)这两位学者,从介绍资产证券化开始,分析研究了SPV的法律性质,和它的组织形式,并详细阐述了在SPV构建上的体制性障碍,最后对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意见。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说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企业在中国迎来类似于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一个标准化的系统;孟宪英(2009) 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强调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
1.3.3文献述评  
关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西方起步的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国家相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信用控制体系也日趋完善。可以看出,西方主要国家的理论成果与现实需要紧密相连,反映了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而随着外部环境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学术界已逐渐转向对应收账款后期证券化的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