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1229205515]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些由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事件也不断增多,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已成为当今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对操作风险领域的研究相对较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也不够系统全面,在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操作风险的管理需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认真对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如何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是商业银行目前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业提出了改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内研究综述 2
1.3.2国外研究综述 3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 4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管理概述 5
2.1操作风险的界定 5
2.1.1操作风险的定义 5
2.1.2操作风险的分类 5
2.2操作风险的特征 6
2.2.1内生性 6
2.2.2覆盖范围广 6
2.2.3.影响银行整体收益 6
2.2.4.呈“U状”型分布 6
2.3操作风险管理 7
2.3.1操作风险的内容管理 7
2.3.2操作风险的流程管理 7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9
3.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9
3.1.1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偏大 9
3.1.2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居多 9
3.1.3操作风险多发于经济发达地区 10
3.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3.2.1.理念建设与贯彻不完全 11
3.2.2管理架构不健全 11
3.2.3 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落后 12
4.外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及借鉴意义 13
4.1.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实践 13
4.1.1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13
4.1.2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14
4.2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实践 15
4.2.1渣打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15
4.2.2渣打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15
4.3借鉴意义 16
5.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17
5.1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 17
5.1.1风险思想文化 17
5.1.2风险制度文化 17
5.2构建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18
5.3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19
5.3.1完善流程制度保障 19
5.3.2完善风险预测预警机制 19
5.3.3顺畅内部协调 20
5.3.4完善内控机制 20
5.4加强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 20
结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操作风险起源较早,伴随着银行业的诞生而发展,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一种风险,在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但由于操作风险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银行业作为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银行运作的各个方面。商业银行各种产品的创新和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研究不够重视,导致了金融大案要案的频频发生,有些案件甚至使银行面临“倒闭”的威胁,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对于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改善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必然选择,如何有效避免操作风险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问题。
1.2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中不仅要经营货币,还要经营风险,负责对风险的预测和管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还未从思想上对操作风险形成足够的重视,对操作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不断加大。大部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事件的处理还停留在操作风险的表层,往往采取“扬汤止沸”式的态度,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容易导致风险的再次爆发。从目前发生的一些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来看,操作风险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给银行带来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操作风险管理控制难度较大,对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内研究综述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金融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风险的防范管理也具有较高的要求。操作风险与银行的经营、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在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操作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内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曲绍强、张启全[1]对操作风险的界定进行了梳理,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学者、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并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指出了各种观点在实际运用中的缺点和不足,认为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操作风险更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宋懿,赵琳[2]对我国现阶段的操作风险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风险治理举措过于表面,对深层制度因素的了解不够,从引起操作风险的根源角度出发,提出了操作风险治理的改进意见。
钱浩辉,徐学峰[3]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做了解析,揭示了目前国际银行业及各国监管当局面临的新课题。对操作风险认知、治理结构、制度缺陷,数据的缺失和银行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方面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阎庆民[4]在操作风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监管当局对操作风险的监管要求,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操作风险的现状特征,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模式,将国际先进的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为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
兰莉[5]通过对诸多类型操作风险和银监会对银行操作风险案例的通报情况研究,总结归纳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提出改进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内控部门的监督作用,避免操作风险的蔓延。对比分析了COSO对于内部控制要素的管理要求,揭示了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管控框架方面的不足和平衡制约机制的不完善。
1.3.2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国家对操作风险的研究较早,在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其他国家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Duncan Wilson[6]是最早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源的支持者之一,1995年12月他在Risk杂志中发表了“操作VaR”,成为最早提出操作风险模型的人,通过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操作损失事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操作损失分布,运用JP Morgan公司开发的VaR技术及损失分布法预测风险的资本要求,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些由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事件也不断增多,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已成为当今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对操作风险领域的研究相对较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也不够系统全面,在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操作风险的管理需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认真对待、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如何提高对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是商业银行目前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业提出了改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内研究综述 2
1.3.2国外研究综述 3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 4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管理概述 5
2.1操作风险的界定 5
2.1.1操作风险的定义 5
2.1.2操作风险的分类 5
2.2操作风险的特征 6
2.2.1内生性 6
2.2.2覆盖范围广 6
2.2.3.影响银行整体收益 6
2.2.4.呈“U状”型分布 6
2.3操作风险管理 7
2.3.1操作风险的内容管理 7
2.3.2操作风险的流程管理 7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9
3.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9
3.1.1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偏大 9
3.1.2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居多 9
3.1.3操作风险多发于经济发达地区 10
3.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3.2.1.理念建设与贯彻不完全 11
3.2.2管理架构不健全 11
3.2.3 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落后 12
4.外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及借鉴意义 13
4.1.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实践 13
4.1.1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13
4.1.2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14
4.2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实践 15
4.2.1渣打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15
4.2.2渣打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15
4.3借鉴意义 16
5.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17
5.1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 17
5.1.1风险思想文化 17
5.1.2风险制度文化 17
5.2构建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18
5.3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19
5.3.1完善流程制度保障 19
5.3.2完善风险预测预警机制 19
5.3.3顺畅内部协调 20
5.3.4完善内控机制 20
5.4加强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 20
结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操作风险起源较早,伴随着银行业的诞生而发展,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一种风险,在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但由于操作风险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银行业作为预测、承担和管理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银行运作的各个方面。商业银行各种产品的创新和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研究不够重视,导致了金融大案要案的频频发生,有些案件甚至使银行面临“倒闭”的威胁,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对于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改善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必然选择,如何有效避免操作风险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问题。
1.2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中不仅要经营货币,还要经营风险,负责对风险的预测和管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还未从思想上对操作风险形成足够的重视,对操作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不断加大。大部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事件的处理还停留在操作风险的表层,往往采取“扬汤止沸”式的态度,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容易导致风险的再次爆发。从目前发生的一些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来看,操作风险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给银行带来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操作风险管理控制难度较大,对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内研究综述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金融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风险的防范管理也具有较高的要求。操作风险与银行的经营、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在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操作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内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曲绍强、张启全[1]对操作风险的界定进行了梳理,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学者、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并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指出了各种观点在实际运用中的缺点和不足,认为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操作风险更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宋懿,赵琳[2]对我国现阶段的操作风险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风险治理举措过于表面,对深层制度因素的了解不够,从引起操作风险的根源角度出发,提出了操作风险治理的改进意见。
钱浩辉,徐学峰[3]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做了解析,揭示了目前国际银行业及各国监管当局面临的新课题。对操作风险认知、治理结构、制度缺陷,数据的缺失和银行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方面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阎庆民[4]在操作风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监管当局对操作风险的监管要求,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操作风险的现状特征,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模式,将国际先进的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为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
兰莉[5]通过对诸多类型操作风险和银监会对银行操作风险案例的通报情况研究,总结归纳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提出改进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内控部门的监督作用,避免操作风险的蔓延。对比分析了COSO对于内部控制要素的管理要求,揭示了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管控框架方面的不足和平衡制约机制的不完善。
1.3.2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国家对操作风险的研究较早,在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其他国家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Duncan Wilson[6]是最早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源的支持者之一,1995年12月他在Risk杂志中发表了“操作VaR”,成为最早提出操作风险模型的人,通过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操作损失事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操作损失分布,运用JP Morgan公司开发的VaR技术及损失分布法预测风险的资本要求,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