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以8家上市银行为例
目 录
1 引言1
2 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现状1
2.1 盈利能力概述1
2.2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2
3 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8家上市银行为例4
3.1 资产规模4
3.2 资产质量6
3.3 盈利结构8
3.4 成本控制能力10
4 提高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12
4.1 推行政策支持,加强风险管理13
4.2 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服务水平13
4.3 控制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14
4.4 控制银行成本,提升运营效率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1 总资产表 18
附录2 不良贷款率表 19
附录3 非利息收入比表 20
附录4 成本收入比表 21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也逐步推进。通过30几年改革开放的努力,我国银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纵观银行业历史, 我国的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理念,专业技术以及组织机构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后,更是有许多业绩出色的银行陆续上市,这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也通过改善公司结构,学习世界前列的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己,大幅提升了盈利能力。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有很多大型银行都出现危机,但由于我国应对得当,银行业也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因此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的企业,其存在目的也是以盈利为主。因此,研究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中发现哪些因素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哪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高,会对银行以后的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有参考意义。把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上市的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后,盈利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银行综合实力也有很大的跃升。这样的改变使其更加具有代表性。通过研究影响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能为侧重盈利性的银行带来一点启发,对还未上市的银行也有一定的示范指导用。
2 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现状
2.1 盈利能力概述
盈利能力即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指企业资本或资金的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利数额的多少以及获利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有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 和资本收益率这六项。而商业银行由于经营对象是货币,因此在判断它的盈利能力时,所用到的指标与普通企业也有所不同。商业银行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因此,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原则中,占核心地位的是盈利性,这也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的首要要求。
盈利性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尽量缩减成本费用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流动性是指银行必须留有必要的资金用以应付客户提款的求。安全性是指银行要有管理并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银行盈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和发展速度。高的盈利水平同时意味着高的风险抵御能力,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越高,客户对其越有信心。银行盈利能力越高,银行的竞争力越强,投资者也越容易被吸引投资,银行也越容易拓展新的业务或市场份额。
2.2 影响因素
2.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目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层面。外部因素具体指市场竞争、宏观经济环境、经济政策或国家干预等。内部因素则是银行特征因素,如银行规模、盈利结构、银行效率、资产回报率等。
外部因素方面,Mendes(2003)研究了葡萄牙的银行业,他认为市场竞争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雷威尔把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等变量作为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研究,他认为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也受到宏观调控变量的重要影响。Panayiotis P. Athanasoglo选取了希腊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其盈利能力受到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银行管理方式的影响。比如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变动会对银行业的表现产生显著影响。Gavila等(2009)研究了我国1997—2004年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他们发现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要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因此他们认为政府对银行业的干预也能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
内部因素方面,Maudos J (1998) 运用随机前沿成本法测度的效率值分析了西班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他认为效率是决定银行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力量是影响利润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关于银行资本规模方面,比较早的研究是Berger(1995)对80年代美国银行资本与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银行资本与银行收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anayiotis等(2006)选取欧洲东南部国家的信贷类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的资本规模与银行的盈利性呈显著 的正相关,运营成本、信贷风险等与银行盈利性呈显著的负相关。Saira Javaid(2011)采用集中普通最小平方法(POLS)对2004 - 2008年期间巴基斯坦十大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内部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资产在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导致更高的利润。同时较高的贷款虽然能对盈利能力作出贡献,但他们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股票和存款对盈利能力却有显著的影响。
2.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银行自身的特征因素,通过细化财务指标来深入研究财务指标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只有少量的研究涉及到宏观环境就银行盈利能力产生的影响。郭文伟、陈研玲为研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商业银行资本规模、存贷比率的关系,选取了从1997年至2009年13年总计十一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最终运用实证分 析得出结论:贷款占总资产的比率、银行资本规模与银行盈利能力呈正相关。赵瑞和杨有振(2009)通过建立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融资结构、债券结构与银行盈利能力的模型,实证分析资本结构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较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盈利能力越高。
还有很多研究是围绕杜邦分析法或因子分析法来分析银行盈利能力的。翟迪佳(2010)选择对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较大的10个指标,对银行的资本结构因子、风险承受能力因子和宏观经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从而评价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梁娟和孔刘柳(2012)运用杜邦分析法细化了财务指标,然后分别探讨这些分解过的指标。孔令坤(2012)也运用杜邦模型分解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这些研究表明,我国国有控股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强,这也是银行盈利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金晓影和刘宏(2009)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几年来的盈利能力,结果表明银行的规模大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比较复杂,根据不同种类的银行以及银行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规模的扩张可能产生正向的或负向的影响
1 引言1
2 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现状1
2.1 盈利能力概述1
2.2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2
3 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8家上市银行为例4
3.1 资产规模4
3.2 资产质量6
3.3 盈利结构8
3.4 成本控制能力10
4 提高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12
4.1 推行政策支持,加强风险管理13
4.2 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服务水平13
4.3 控制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14
4.4 控制银行成本,提升运营效率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1 总资产表 18
附录2 不良贷款率表 19
附录3 非利息收入比表 20
附录4 成本收入比表 21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也逐步推进。通过30几年改革开放的努力,我国银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纵观银行业历史, 我国的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理念,专业技术以及组织机构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后,更是有许多业绩出色的银行陆续上市,这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也通过改善公司结构,学习世界前列的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己,大幅提升了盈利能力。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有很多大型银行都出现危机,但由于我国应对得当,银行业也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因此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的企业,其存在目的也是以盈利为主。因此,研究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中发现哪些因素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哪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高,会对银行以后的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有参考意义。把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上市的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后,盈利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银行综合实力也有很大的跃升。这样的改变使其更加具有代表性。通过研究影响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能为侧重盈利性的银行带来一点启发,对还未上市的银行也有一定的示范指导用。
2 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现状
2.1 盈利能力概述
盈利能力即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指企业资本或资金的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利数额的多少以及获利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有营业利润率
盈利性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尽量缩减成本费用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流动性是指银行必须留有必要的资金用以应付客户提款的求。安全性是指银行要有管理并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银行盈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和发展速度。高的盈利水平同时意味着高的风险抵御能力,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越高,客户对其越有信心。银行盈利能力越高,银行的竞争力越强,投资者也越容易被吸引投资,银行也越容易拓展新的业务或市场份额。
2.2 影响因素
2.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目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层面。外部因素具体指市场竞争、宏观经济环境、经济政策或国家干预等。内部因素则是银行特征因素,如银行规模、盈利结构、银行效率、资产回报率等。
外部因素方面,Mendes(2003)研究了葡萄牙的银行业,他认为市场竞争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雷威尔把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等变量作为宏观调控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研究,他认为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也受到宏观调控变量的重要影响。Panayiotis P. Athanasoglo选取了希腊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其盈利能力受到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银行管理方式的影响。比如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变动会对银行业的表现产生显著影响。Gavila等(2009)研究了我国1997—2004年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他们发现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要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因此他们认为政府对银行业的干预也能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
内部因素方面,Maudos J (1998) 运用随机前沿成本法测度的效率值分析了西班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他认为效率是决定银行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力量是影响利润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关于银行资本规模方面,比较早的研究是Berger(1995)对80年代美国银行资本与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银行资本与银行收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anayiotis等(2006)选取欧洲东南部国家的信贷类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的资本规模与银行的盈利性呈显著 的正相关,运营成本、信贷风险等与银行盈利性呈显著的负相关。Saira Javaid(2011)采用集中普通最小平方法(POLS)对2004 - 2008年期间巴基斯坦十大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内部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资产在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导致更高的利润。同时较高的贷款虽然能对盈利能力作出贡献,但他们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股票和存款对盈利能力却有显著的影响。
2.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银行自身的特征因素,通过细化财务指标来深入研究财务指标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只有少量的研究涉及到宏观环境就银行盈利能力产生的影响。郭文伟、陈研玲为研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商业银行资本规模、存贷比率的关系,选取了从1997年至2009年13年总计十一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最终运用实证分 析得出结论:贷款占总资产的比率、银行资本规模与银行盈利能力呈正相关。赵瑞和杨有振(2009)通过建立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融资结构、债券结构与银行盈利能力的模型,实证分析资本结构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较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盈利能力越高。
还有很多研究是围绕杜邦分析法或因子分析法来分析银行盈利能力的。翟迪佳(2010)选择对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较大的10个指标,对银行的资本结构因子、风险承受能力因子和宏观经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从而评价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梁娟和孔刘柳(2012)运用杜邦分析法细化了财务指标,然后分别探讨这些分解过的指标。孔令坤(2012)也运用杜邦模型分解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这些研究表明,我国国有控股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强,这也是银行盈利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金晓影和刘宏(2009)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几年来的盈利能力,结果表明银行的规模大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比较复杂,根据不同种类的银行以及银行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规模的扩张可能产生正向的或负向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