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探讨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1
2.1 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理解1
2.2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简述3
2.3 国内风险管理理论简述5
3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探究 6
3.1 中小企业特征6
3.2 中小企业主要风险表现形式7
4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风险管理分析 8
4.1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背景及风险管理现状8
4.2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的意义9
4.3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 10
5 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与展望11
5.1 提高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11
5.2 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展望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改革开放之后,企业的风险管理理论才渐渐进入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潜在风险。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表明企业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任何一家企业都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同时,企业作为一个由物力、人力、财力及技术组成的系统也呈现出动态性。无论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竞争的加剧还是其内部的动态演变都可能使企业遭受损失。当然,企业时时刻刻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就是利用风险、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1]。因此,企业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家和理论界的关注。而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流动性最大、破产率最高企业群体,在这个不确定是独一确定要素的经济环境中,通过风险管理提高对外部情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转变的反应能力无疑是其取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来源。因此,风险管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环节。但是,由于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研究起步相对晚,当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也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不科学等的缺陷。本文从中小企业的特征出发,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以此为基础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解决风险管理施行中的重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议。
2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1 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理解
2.1.1 对风险的理解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将随时面临风险, 如果风险的处理不当, 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风险”三种观点,一是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二是指本身造成事故的不良后果;三是指事故发生的条件。这三种说法表明了风险发生是可能的,风险产生后会造成不利的结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水平都与其发生的条件相干。风险可能会带来损失,所以现有的风险对人类的活动是一个约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不考虑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受到沉重打击。
风险的定义,从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威雷特博士强调“风险与保险经济学”:“风险是客观反映的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奈特在《风险、不确定和利润》一文中指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威廉和汉斯在《风险管理和保险》一文中认为:风险是任何一个相同程度的客观条件,是主观认识的不确定性。日本学者武井勋在其专著《风险理论》中指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时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综上所述,本文将风险界定为在特定环境下客观存在的损失的不确定性[2]。
2.1.2 对风险管理的理解
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ttee,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于1992年9月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补充)。2004年9月CO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COSO报告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政策制订并贯穿于企业当中,旨在判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以内,并为主体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障。
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包括:(1)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基调,为主体内的人员怎么认识和对待风险设定了基础。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理念和道德价值。(2)目标设定,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判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保证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设定恰当的目标,并与其风险容量契合。(3)事件的识别,必须确定课题实现的内部和外部的问题目标,识别风险和机会。(4)通过考虑风险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决定如何管理为基础。(5)风险应对,管理当局应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以控制在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6)控制活动,制订和执行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确保风险应对得以有效施行。(7)信息和通信,以确保员工履行职责,机会识别的相关信息,获取和沟通。(8)监测,监测和控制企业风险管理,必要时加以修正。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风险进行处理,以可确定的管理成本替代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并以最小经济代价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当中,通过识别、评估各种可能造成潜在影响的风险事项,并施行风险管理计划,将风险成本最小化的管理过程[3]。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理解。其一,主要的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这个单位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组,也可以是一个公司,或者甚至是一个跨国集团;其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键在于风险处理手段;其三,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安全,并确保经济单位的业务活动持续稳定发展。
由此看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风险管理效率,企业报告的可靠和相关的政策法规将是非常有用的,对于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
2.2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简述
风险管理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便有风险管理思想存在了。早期风险管理理论有:马柯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Downside--Risk方法与哈洛资产配置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权定价理论。但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战争期间,德军首次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失败,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功能扩展。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由此出现。但在这段时间,风险管理的内容及范围很窄。
4.3.4 构建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目标与措施
公司应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具体实施中,可以引进激励机制、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自身价值。确立以财务指标为核心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方法与推进实施,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科学考评体系,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手段,例如对员工或部门进行表扬,给予现金嘉奖或让员工享受额外的假期,对表现欠缺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指导等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全体战略以至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力资源支撑的企业战略往往以失败而告终[16][17][18]。
1 引言 1
2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1
2.1 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理解1
2.2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简述3
2.3 国内风险管理理论简述5
3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探究 6
3.1 中小企业特征6
3.2 中小企业主要风险表现形式7
4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风险管理分析 8
4.1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背景及风险管理现状8
4.2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的意义9
4.3 丹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 10
5 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与展望11
5.1 提高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11
5.2 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展望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改革开放之后,企业的风险管理理论才渐渐进入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潜在风险。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表明企业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任何一家企业都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同时,企业作为一个由物力、人力、财力及技术组成的系统也呈现出动态性。无论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竞争的加剧还是其内部的动态演变都可能使企业遭受损失。当然,企业时时刻刻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就是利用风险、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1]。因此,企业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家和理论界的关注。而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流动性最大、破产率最高企业群体,在这个不确定是独一确定要素的经济环境中,通过风险管理提高对外部情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转变的反应能力无疑是其取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来源。因此,风险管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环节。但是,由于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研究起步相对晚,当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也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不科学等的缺陷。本文从中小企业的特征出发,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以此为基础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解决风险管理施行中的重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议。
2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1 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理解
2.1.1 对风险的理解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将随时面临风险, 如果风险的处理不当, 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风险”三种观点,一是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二是指本身造成事故的不良后果;三是指事故发生的条件。这三种说法表明了风险发生是可能的,风险产生后会造成不利的结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水平都与其发生的条件相干。风险可能会带来损失,所以现有的风险对人类的活动是一个约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不考虑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受到沉重打击。
风险的定义,从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威雷特博士强调“风险与保险经济学”:“风险是客观反映的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奈特在《风险、不确定和利润》一文中指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威廉和汉斯在《风险管理和保险》一文中认为:风险是任何一个相同程度的客观条件,是主观认识的不确定性。日本学者武井勋在其专著《风险理论》中指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时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综上所述,本文将风险界定为在特定环境下客观存在的损失的不确定性[2]。
2.1.2 对风险管理的理解
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ttee,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于1992年9月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补充)。2004年9月CO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COSO报告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政策制订并贯穿于企业当中,旨在判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以内,并为主体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障。
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包括:(1)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基调,为主体内的人员怎么认识和对待风险设定了基础。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理念和道德价值。(2)目标设定,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判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保证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设定恰当的目标,并与其风险容量契合。(3)事件的识别,必须确定课题实现的内部和外部的问题目标,识别风险和机会。(4)通过考虑风险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决定如何管理为基础。(5)风险应对,管理当局应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以控制在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6)控制活动,制订和执行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确保风险应对得以有效施行。(7)信息和通信,以确保员工履行职责,机会识别的相关信息,获取和沟通。(8)监测,监测和控制企业风险管理,必要时加以修正。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风险进行处理,以可确定的管理成本替代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并以最小经济代价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当中,通过识别、评估各种可能造成潜在影响的风险事项,并施行风险管理计划,将风险成本最小化的管理过程[3]。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理解。其一,主要的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这个单位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组,也可以是一个公司,或者甚至是一个跨国集团;其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键在于风险处理手段;其三,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安全,并确保经济单位的业务活动持续稳定发展。
由此看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风险管理效率,企业报告的可靠和相关的政策法规将是非常有用的,对于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
2.2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简述
风险管理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便有风险管理思想存在了。早期风险管理理论有:马柯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Downside--Risk方法与哈洛资产配置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权定价理论。但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战争期间,德军首次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失败,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功能扩展。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由此出现。但在这段时间,风险管理的内容及范围很窄。
4.3.4 构建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目标与措施
公司应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具体实施中,可以引进激励机制、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自身价值。确立以财务指标为核心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方法与推进实施,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科学考评体系,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手段,例如对员工或部门进行表扬,给予现金嘉奖或让员工享受额外的假期,对表现欠缺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指导等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全体战略以至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力资源支撑的企业战略往往以失败而告终[16][17][1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