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小企业盈余管理对策研究以府谷县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在同一时间,由于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投资者和经营者开始高度重视盈余管理。所以,盈余管理也就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了现有的中小企业中。然而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的落后和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盈余管理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无遗。因此有关盈余管理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通过对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阐述、探究盈余管理,其中包括:盈余管理的理论概述,盈余管理的特征,盈余管理出现的原因,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和盈余管理问题的防范措施和治理对策。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2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概述
2.1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特征 3
2.1.1 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 3
2.1.2 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本身 3
2.2 盈余管理的利弊 3
2.2.1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3
2.2.2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 4
3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现状 6
3.2中小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6
3.2.1企业制度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6
3.2.2政府及公司管理层对公司财务信息监督不到位 6
3.2.3公司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善 6
4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4.1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8
4.2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8
4.2.1 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缺陷性 8
4.2.2 公司会计制度尚不完善 9
4.2.3 公司会计信息获取存在局限性 9
4.3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的防治措施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4.1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8
4.2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8
4.2.1 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缺陷性 8
4.2.2 公司会计制度尚不完善 9
4.2.3 公司会计信息获取存在局限性 9
4.3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的防治措施 9
4.3.1 明确委托代理关系 9
4.3.2 完善公司会计制度 9
4.3.3保证会计信息获取的真实性 10
5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借鉴意义
5.1 建立健全契约制度,明确相关责任 11
5.2 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监控和外部监督力度 11
5.2.1 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监控 11
5.2.2 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外部监督力度 12
5.3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以及改进公司业绩体系 12
5.4 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的市场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缓慢,核心竞争力较弱,存活的时间较短,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自身和学术领域不断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积极探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
1.1.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正面临一个残酷的现状,就是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下,信贷资金急剧减少。因此,盈余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盈利、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积极影响。当然,企业盈余管理也有其局限性。在利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盈余管理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现如今,在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对盈余管理主要有“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种,但对盈余管理的描述没有具体的定义。
“收益观”认为,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会计的确认、会计的计量等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数据”。
“信息观”则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因素的复杂化,会计方法得到的“真实收益”的可信程度太低。
然而,世界著名会计学家斯考特(美国)认为,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当中,盈余管理通过对会计法规和政策的选择来实现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斯考特所说的是狭义的盈余管理,狭义的盈余管理是通过对利润的调节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是非常典型的“收益观”。而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则认为,盈余管理的高层在对外的财务报告中舞弊来谋取私利[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的学术界普遍认为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会计利润实施调整来达到企业或者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李明辉则认为管理层通过一些个人的判断和想法来调整财务报表的制作,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含义、特征、出现的原因、使用过程中的利弊、对企业的作用、防范措施、中小企业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建立完善的会计体系、改善公司的内部结构等方面来阐述本文观点,最后为结论并总结整篇文章。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在写作论证的过程中,以实践为理论依据的基础,把实践和有关理论结合分析府谷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具体研究中采用了各种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采用大量的文献资源,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对盈余管理和盈余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整理和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
其次,本文还运用了比较分析法,针对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要合理利用盈余管理,从而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本人还采用案例研究法,证明对策在实践中的运用。
2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概述
2.1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特征
上世纪80年代是盈余管理开始形成的阶段,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的创造性演变来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或个人在遵从会计有关法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企业外部财务报告后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2]。
2.1.1 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
企业的领导层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加工权利和披露权利,可以对企业已有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变更会计的估计,可以对各项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控制。虽然公司的各级领导人对盈余管理的目的不一样,但他们对公司非常重要,他们掌握着公司的命脉,控制着会计方法的应用和选择,会计估计的变动和公司各项交易的时间、地点。会计人员只是充当着配角参与着企业的运营管理。因此,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的各级领导层应负一定的责任。
2.1.2 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本身
盈余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私人利益,而企业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减少税负、粉饰业绩、取得贷款、获得担保等[3]。此外,通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2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概述
2.1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特征 3
2.1.1 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 3
2.1.2 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本身 3
2.2 盈余管理的利弊 3
2.2.1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3
2.2.2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 4
3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现状 6
3.2中小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6
3.2.1企业制度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6
3.2.2政府及公司管理层对公司财务信息监督不到位 6
3.2.3公司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善 6
4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4.1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8
4.2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8
4.2.1 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缺陷性 8
4.2.2 公司会计制度尚不完善 9
4.2.3 公司会计信息获取存在局限性 9
4.3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的防治措施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4.1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8
4.2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8
4.2.1 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缺陷性 8
4.2.2 公司会计制度尚不完善 9
4.2.3 公司会计信息获取存在局限性 9
4.3 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的防治措施 9
4.3.1 明确委托代理关系 9
4.3.2 完善公司会计制度 9
4.3.3保证会计信息获取的真实性 10
5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盈余管理借鉴意义
5.1 建立健全契约制度,明确相关责任 11
5.2 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监控和外部监督力度 11
5.2.1 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监控 11
5.2.2 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外部监督力度 12
5.3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以及改进公司业绩体系 12
5.4 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的市场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缓慢,核心竞争力较弱,存活的时间较短,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自身和学术领域不断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积极探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
1.1.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正面临一个残酷的现状,就是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下,信贷资金急剧减少。因此,盈余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盈利、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积极影响。当然,企业盈余管理也有其局限性。在利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盈余管理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现如今,在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对盈余管理主要有“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种,但对盈余管理的描述没有具体的定义。
“收益观”认为,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会计的确认、会计的计量等得到企业的“真实收益数据”。
“信息观”则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因素的复杂化,会计方法得到的“真实收益”的可信程度太低。
然而,世界著名会计学家斯考特(美国)认为,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当中,盈余管理通过对会计法规和政策的选择来实现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斯考特所说的是狭义的盈余管理,狭义的盈余管理是通过对利润的调节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是非常典型的“收益观”。而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则认为,盈余管理的高层在对外的财务报告中舞弊来谋取私利[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的学术界普遍认为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会计利润实施调整来达到企业或者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李明辉则认为管理层通过一些个人的判断和想法来调整财务报表的制作,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含义、特征、出现的原因、使用过程中的利弊、对企业的作用、防范措施、中小企业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建立完善的会计体系、改善公司的内部结构等方面来阐述本文观点,最后为结论并总结整篇文章。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在写作论证的过程中,以实践为理论依据的基础,把实践和有关理论结合分析府谷金万通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具体研究中采用了各种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采用大量的文献资源,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对盈余管理和盈余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整理和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
其次,本文还运用了比较分析法,针对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要合理利用盈余管理,从而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本人还采用案例研究法,证明对策在实践中的运用。
2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概述
2.1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特征
上世纪80年代是盈余管理开始形成的阶段,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的创造性演变来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或个人在遵从会计有关法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企业外部财务报告后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2]。
2.1.1 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
企业的领导层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加工权利和披露权利,可以对企业已有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变更会计的估计,可以对各项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控制。虽然公司的各级领导人对盈余管理的目的不一样,但他们对公司非常重要,他们掌握着公司的命脉,控制着会计方法的应用和选择,会计估计的变动和公司各项交易的时间、地点。会计人员只是充当着配角参与着企业的运营管理。因此,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的各级领导层应负一定的责任。
2.1.2 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本身
盈余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私人利益,而企业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减少税负、粉饰业绩、取得贷款、获得担保等[3]。此外,通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