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附件)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也越来越多,对外贸易对于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陕西省是一个地处中国西北的内陆省份,经济发展的速度较慢、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故本文将陕西省对外贸易经济作为选题,积极思考探寻如何更好的促进陕西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激发陕西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市场经济效率,树立起属于陕西省的品牌形象,这对于切实推动陕西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 录
1 绪 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2 对外贸易相关理论基础
2.1比较优势理论 4
2.2产业内贸易理论 4
2.3竞争优势理论 5
3 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3.1陕西省对外贸易的规模 7
3.2陕西省对外贸易的方式 8
3.3陕西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 9
3.4陕西省对外贸易的地域结构 10
3.5陕西省对外贸易呈现的特征 10
4 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进出口规模较小,贸易结构不合理 12
4.2区域发展不平衡 12
4.3缺乏外贸人才和国际知名品牌 13
4.4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扶持力度较弱 13
5 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5.1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4
5.2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4
5.3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树立省际品牌 15
5.4调整政府政策向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5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 论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升级 14
5.2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4
5.3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树立省际品牌 15
5.4调整政府政策向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5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国家对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的对外贸易才开始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尤其是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巨大的突破,以2013年来讲,加工贸易飞速增长,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迅速扩张。实际利用外资额、入境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实际完成投资额均继续增长。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1月突破百亿美元,增速稳居第一。私营企业稳列第二,国有企业出口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主力企业进出口平均增速上升,全省对外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局部结构出现明显特征,整体运行压力与机遇并存,对外经济工作稳步发展。因此,本文对陕西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制约陕西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积极思考探索陕西对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希望为陕西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1.2 研究的意义
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增长,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这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省市,对外贸易对其的促进都比较大。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论文体系构成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内容做一个概括。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对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呈现的特征的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是从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主要包括:进出口规模较小,贸易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外贸人才和国际知名品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扶持力度较弱。
第五部分是提出陕西省如何发展对外贸易的思路。
第六部分为文章小结。
1.2.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首先提出课题、研究设计、根据课题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是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描述性研究法:将已有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定向地提出问题,描述现象,有利于普及工作,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看法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内研究现状
张娟、刘钻石(2011)基于20012008年的贸易数据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在不同贸易方式下获得的贸易利润水平不同,加工贸易获益水平低于一般贸易。
戴翔、张二震(2011)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的出口结构诚如统计数据表现出来的一样迅速高度化,中国叙述占领本应由发达国家”专业化“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但中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面对中国产品内分工贸易利得的数据我们必须谨慎,必须分清表面现象与实质内容。
岳洪竹、周烁(2010)认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这对我国就业、资源环境、产业调整和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都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对外贸依存度的合理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张汉东、汪金剑(2010)从浙江省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背景下,从产业视角提出了浙江省外贸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
1.3.2国外研究现状
Schott(2009)应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对比了中国与OECD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构成,发展中国与世界上最发的经济体出口结构相似度很高。但是这不一定就意味着中国在这些产品中具有类似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类似发达国家的贸易利益。
Rikke Ibsen(2010)认为贸易开放对大国和小国的就业影响不同,并从贸易小国的视角重点研究了进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其结论为,在短期内,小国进口贸易的扩大有利于增加国内劳动力需求,但长期而言,进出口贸易将对国内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不利与国内就业条件的改善[1]。
Mangelsdorf,PortugalPerez和Wilson (2012)进一步考察了食品标准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国家标准,特别是强制性的
1 绪 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2 对外贸易相关理论基础
2.1比较优势理论 4
2.2产业内贸易理论 4
2.3竞争优势理论 5
3 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3.1陕西省对外贸易的规模 7
3.2陕西省对外贸易的方式 8
3.3陕西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 9
3.4陕西省对外贸易的地域结构 10
3.5陕西省对外贸易呈现的特征 10
4 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进出口规模较小,贸易结构不合理 12
4.2区域发展不平衡 12
4.3缺乏外贸人才和国际知名品牌 13
4.4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扶持力度较弱 13
5 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5.1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4
5.2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4
5.3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树立省际品牌 15
5.4调整政府政策向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5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 论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升级 14
5.2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4
5.3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树立省际品牌 15
5.4调整政府政策向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5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国家对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的对外贸易才开始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尤其是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巨大的突破,以2013年来讲,加工贸易飞速增长,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迅速扩张。实际利用外资额、入境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实际完成投资额均继续增长。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1月突破百亿美元,增速稳居第一。私营企业稳列第二,国有企业出口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主力企业进出口平均增速上升,全省对外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局部结构出现明显特征,整体运行压力与机遇并存,对外经济工作稳步发展。因此,本文对陕西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制约陕西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积极思考探索陕西对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希望为陕西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1.2 研究的意义
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增长,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这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省市,对外贸易对其的促进都比较大。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论文体系构成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内容做一个概括。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对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呈现的特征的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是从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主要包括:进出口规模较小,贸易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外贸人才和国际知名品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扶持力度较弱。
第五部分是提出陕西省如何发展对外贸易的思路。
第六部分为文章小结。
1.2.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首先提出课题、研究设计、根据课题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是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描述性研究法:将已有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定向地提出问题,描述现象,有利于普及工作,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看法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内研究现状
张娟、刘钻石(2011)基于20012008年的贸易数据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在不同贸易方式下获得的贸易利润水平不同,加工贸易获益水平低于一般贸易。
戴翔、张二震(2011)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的出口结构诚如统计数据表现出来的一样迅速高度化,中国叙述占领本应由发达国家”专业化“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但中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面对中国产品内分工贸易利得的数据我们必须谨慎,必须分清表面现象与实质内容。
岳洪竹、周烁(2010)认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这对我国就业、资源环境、产业调整和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都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对外贸依存度的合理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张汉东、汪金剑(2010)从浙江省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背景下,从产业视角提出了浙江省外贸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
1.3.2国外研究现状
Schott(2009)应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对比了中国与OECD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构成,发展中国与世界上最发的经济体出口结构相似度很高。但是这不一定就意味着中国在这些产品中具有类似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也不一定能够获得类似发达国家的贸易利益。
Rikke Ibsen(2010)认为贸易开放对大国和小国的就业影响不同,并从贸易小国的视角重点研究了进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其结论为,在短期内,小国进口贸易的扩大有利于增加国内劳动力需求,但长期而言,进出口贸易将对国内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不利与国内就业条件的改善[1]。
Mangelsdorf,PortugalPerez和Wilson (2012)进一步考察了食品标准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国家标准,特别是强制性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