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金融与会计专业名称财务管理(附件)
摘 要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蒸蒸日上,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随时随地搜索着需要的信息,由于这种新兴的电子商务商业运营模式,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高效,成本低等巨大优势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显然,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观念。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最敏感的人群,更是与网络购物接触紧密,但网络的不安全性也会导致大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大学生网购的健康购物特此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抽查,并做出相关明确的图表分析现阶段大学生网购的原因,偏好及网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保护措施和可行性意见,既有利于大学生健康购物,也有利于网络购物可持续发展。
目 录
1 绪论 7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7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7
1.2.1 国外研究现状 7
1.2.2 国内研究现状 8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8
2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进行网上消费的问卷调查 10
2.1问卷调查内容 10
2.1.1问卷调查的目的 10
2.1.2问卷调查的对象 10
2.1.3问卷调查的现状 10
2.1.4问卷调查的发放及回收 10
2.2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网上消费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0
2.2.1 大学生网购原因 10
2.2.2大学生网购产品类型分析 12
2.2. 3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分析 12
2.2. 4大学生网购经历分析 13
2.2. 5大学生对网购商品的满意程度 14
2.3 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大学生问卷调查的过程总结 14
2.4 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5
3 就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得出的风险分析 16
3.1 价格风险 16
3.2 时间风险 16
3.3 交付风险 16
3.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产品质量风险 16
3.5 服务风险 17
3.6 付款风险 17
3.7 信息风险 17
3.8 与商品运输公司方面的纠纷 17
4 针对大学生网上购物风险提出的应对措施 18
4.1 选择正规的网上商店 18
4.2 不要回复任何经过设计的紧急邮件 18
4.3 选择安全的付款方式 18
4.4 保留交易凭证 18
4.5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8
5 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站风险的职责 20
5.1 以诚信化解网上购物的风险 20
5.1.1 建立商家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 20
5.1.2 严格准入机制 20
5.1.3 培养商家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 20
5.2 以安全的网络化解网上购物的风险 20
5.2.1 安全需求分析 20
5.2.2 安全风险管理 21
5.2.3 制定安全策略 21
5.2.4 定期安全审核 21
5.3 以健全的法律化解网上购物的风险 21
5.3.1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1
5.3.2 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 21
结论 22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目的
众所周知,我国各行各业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在21世纪里,新兴的电子商务已发展成当前最主要的网络商业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应运,使大学生成为了网络购物的主体,而由于这种网络购物成本低,且又不限制地域性,全天24小时开放,更大程度上方便顾客,网络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购物便利,而使得大学生对网络购物有着共同的认可性。本文主要站在大学生的消费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网购特点及当前制约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因素,他们选择的网络购物方式和对商品质量及服务态度的看法,如何看待网商的法制建设,怎样提高交易安全信誉度,怎样提高消费者保护意识,对此展开问卷调查及讨论,给出建议和对策。
1.1.2 研究意义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网上购物作为新的购物渠道和媒介,快速增长的网购不断扩大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断打破旧式的购物习惯和方式。互联网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使得电脑在大学生宿舍已经相当普遍,大学生作为网络最敏感的人群,又凭借着互联网无地域限制无时间管制的优势,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得到了保障。但在同时,网络虚假信息的渗入,黑客剽窃个人信息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得消费者不同方面受到网络的伤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大学生网络购物风险作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制约因素及要改善的地方,结合讨论提出可行性意见,进行政府相关部门的加强管理。一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Cao(2009)就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研究和做出结构模型指出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和补充,而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效应。并在(2012)年成功调查出多名互联网使用者数据,特加以这种购物的混合效应。
Parker(2013)就研究城市零售空间得发展,以芝加哥为例,研究表示出Ebay
对商品价值的循环利用做出了贡献。对现代商品市场也有着一定的打击,但是这种零售市场的出现,不仅提升商品的利用价值,也体现了良好的传统美德。
Swami Nathan(2012)从网站技术角度,结合消费者特征对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证明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取消订单的便捷性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
Bellman(2013)就网上购物种类丰富对消费者进行研究指出:生活中实体店购物不便,且商品信息残缺不全,而网上购物恰能补充这种不足,是促进网上购物的关键。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汪明峰(2013)就以地理位置和文化程度的不同指出:越是靠近城市边缘网上购物消费越频繁,越是文化程度高,接触的网络购物就越多。并做出样本得出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消费者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程度是限制网上购物频率的主要因素。
席广亮(2014)以南京为例,分析南京市区居民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发现南京内外城,郊区等不同居民网络消费结构呈现差异性特征。
路紫(2013)以商业区位分布为特征,探讨电子商业分布的周边环境在一定的地理区位所带来的不同商机。
黄璐,黄劲(2012)就消费者购物价格因素与网购风险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得出结论,购物商品越低,消费者感知的购物风险就越低,反之越高。
目 录
1 绪论 7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7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7
1.2.1 国外研究现状 7
1.2.2 国内研究现状 8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8
2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进行网上消费的问卷调查 10
2.1问卷调查内容 10
2.1.1问卷调查的目的 10
2.1.2问卷调查的对象 10
2.1.3问卷调查的现状 10
2.1.4问卷调查的发放及回收 10
2.2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网上消费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0
2.2.1 大学生网购原因 10
2.2.2大学生网购产品类型分析 12
2.2. 3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分析 12
2.2. 4大学生网购经历分析 13
2.2. 5大学生对网购商品的满意程度 14
2.3 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大学生问卷调查的过程总结 14
2.4 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5
3 就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得出的风险分析 16
3.1 价格风险 16
3.2 时间风险 16
3.3 交付风险 16
3.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产品质量风险 16
3.5 服务风险 17
3.6 付款风险 17
3.7 信息风险 17
3.8 与商品运输公司方面的纠纷 17
4 针对大学生网上购物风险提出的应对措施 18
4.1 选择正规的网上商店 18
4.2 不要回复任何经过设计的紧急邮件 18
4.3 选择安全的付款方式 18
4.4 保留交易凭证 18
4.5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8
5 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站风险的职责 20
5.1 以诚信化解网上购物的风险 20
5.1.1 建立商家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 20
5.1.2 严格准入机制 20
5.1.3 培养商家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 20
5.2 以安全的网络化解网上购物的风险 20
5.2.1 安全需求分析 20
5.2.2 安全风险管理 21
5.2.3 制定安全策略 21
5.2.4 定期安全审核 21
5.3 以健全的法律化解网上购物的风险 21
5.3.1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1
5.3.2 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 21
结论 22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目的
众所周知,我国各行各业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在21世纪里,新兴的电子商务已发展成当前最主要的网络商业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应运,使大学生成为了网络购物的主体,而由于这种网络购物成本低,且又不限制地域性,全天24小时开放,更大程度上方便顾客,网络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购物便利,而使得大学生对网络购物有着共同的认可性。本文主要站在大学生的消费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网购特点及当前制约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因素,他们选择的网络购物方式和对商品质量及服务态度的看法,如何看待网商的法制建设,怎样提高交易安全信誉度,怎样提高消费者保护意识,对此展开问卷调查及讨论,给出建议和对策。
1.1.2 研究意义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网上购物作为新的购物渠道和媒介,快速增长的网购不断扩大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断打破旧式的购物习惯和方式。互联网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使得电脑在大学生宿舍已经相当普遍,大学生作为网络最敏感的人群,又凭借着互联网无地域限制无时间管制的优势,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得到了保障。但在同时,网络虚假信息的渗入,黑客剽窃个人信息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得消费者不同方面受到网络的伤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大学生网络购物风险作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制约因素及要改善的地方,结合讨论提出可行性意见,进行政府相关部门的加强管理。一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Cao(2009)就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研究和做出结构模型指出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和补充,而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效应。并在(2012)年成功调查出多名互联网使用者数据,特加以这种购物的混合效应。
Parker(2013)就研究城市零售空间得发展,以芝加哥为例,研究表示出Ebay
对商品价值的循环利用做出了贡献。对现代商品市场也有着一定的打击,但是这种零售市场的出现,不仅提升商品的利用价值,也体现了良好的传统美德。
Swami Nathan(2012)从网站技术角度,结合消费者特征对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证明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取消订单的便捷性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原因。
Bellman(2013)就网上购物种类丰富对消费者进行研究指出:生活中实体店购物不便,且商品信息残缺不全,而网上购物恰能补充这种不足,是促进网上购物的关键。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汪明峰(2013)就以地理位置和文化程度的不同指出:越是靠近城市边缘网上购物消费越频繁,越是文化程度高,接触的网络购物就越多。并做出样本得出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消费者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程度是限制网上购物频率的主要因素。
席广亮(2014)以南京为例,分析南京市区居民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发现南京内外城,郊区等不同居民网络消费结构呈现差异性特征。
路紫(2013)以商业区位分布为特征,探讨电子商业分布的周边环境在一定的地理区位所带来的不同商机。
黄璐,黄劲(2012)就消费者购物价格因素与网购风险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得出结论,购物商品越低,消费者感知的购物风险就越低,反之越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