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特征、目标及财务特征 1
2.1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和特征 1
2.2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特征 4
3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不同 6
3.1 组织的目标不同 6
3.2 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同 6
3.3 组织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不同 7
3.4 组织的权益不同 8
4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9
4.1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 9
4.2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 11
4.3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 12
5 解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5
5.1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治理的对策 15
5.2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治理的对策 17
结 论 19
20
21
10
15
10
11
13
14
1 引言
非营利组织,光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根本目的来处理问题或事件,而这些问题或事件都是受到个人或公众的高度重视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了很多方面,譬如说艺术、慈善、教育,再者还包括政治、宗教、学术,并涉及到了环境保护。这些组织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提升居民素质服务,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
利润不是非营利组织所要追求的,这是它不同于政府机构和营利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正因为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中,非营利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织在有些时候也被人们称为第三部门,并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商业界的私营部门(第二部门)一起,形成了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的三大力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现代社会功能的日益完善也促进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了使非营利组织适应当前的新国情、新形势,大力推进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问题这一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将被看作是我国目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来认真地对待。
由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资金不足、资产管理松散、收支管理不完善、预算编制不准确等问题,因此,非营利组织必须学会加强自身的管理,并采用合理合法的方法,由此来加强组织内部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控制,充分发扬组织精神,以此获得最大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组织健康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2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特征、目标及财务特征
2.1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和特征
2.1.1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
所有社会组织可以分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又可以分为营利组织(企业)和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实现公众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体现其自愿性和自主性。其净盈余的分配,包括给所有监督并经营该组织的人(例如组织成员、董事或是理事等人)的报酬,都受到限制。
前面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中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含义:组织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以及其志愿公益性。这便是对非营利组织来说非常重要的三大基本属性。
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大基本属性,人们就是用非营利组织这一最根本的属性将它们和企业这类营利组织区分开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各种各样的企业,不过这些企业都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市场上并不存在非营利性的企业。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别,它们的不同之处体现在:非营利组织是具有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其非营利性体现在:
第一,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将之与企业来比较的话,企业的宗旨纵然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变来变去最终还是会回到营利这一本质,所以企业的根本宗旨就是营利。而作为性质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它也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语句来表述它的宗旨,但是它的根本宗旨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换言之,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并不是建立在以获利为目的的宗旨之上的,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公共利益进行着它的公益事业。
第二,不能将净利润或者说是剩余收入进行分配。并不是说非营利组织完全不可以开展经营性业务,它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形式下开展经营性业务,那么在经营中获得的超过经营总成本的剩余收入该如何处置呢?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企业那就好办了,经营者只需要把这些剩余收入作为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们就好了,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却不可以这么做。不论是什么经营形式取得的经营收入都不能作为利润分配给各成员,只能将这些收入运用到组织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或者用于组织的自身发展。
第三,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无论何种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这是与组织的性质和服务宗旨密切相关的。企业的所有者掌握着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对其资产有着明确的产权界定。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是一定意义上的“公益或互益资产”,属于社会,因为严格来说,它并不属于组织所有,也不属于捐赠者所有。非营利组织它并不拥有组织资产的实际所有权,但在一定程度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它是作为资产的受托人来行使组织公益资产的所有权的。假使非营利组织被迫需要解散或破产,它们是绝对不能够像企业一样,将组织的剩余资产在成员们之间进行分配,而只能够将剩余的资产转交给政府或者其他非营利组织这类公共部门。
非政府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这一属性直接将这些组织与政府区别开来,是其根本属性。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都是区别于企业的社会公共部门,两者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在这一点上它们是共通的。不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又存在不同点。非营利组织并不听命于政府,它也不属于政府机构或其附属的部分,它是具有非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其非政府性体现在:
第一,它是独立、自主且高度自治的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不同,政府具有完整统一的国家政权,虽然政府的各个部门、各个机构和各级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这意味着它们并不能完全的独立自主,否则政府就难以行使其国家职能。作为相互独立的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不隶属于政府且不听命于政府,这些组织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各组织都具有自主判断、决策和行为的机制与能力。
第二,它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政府由于其作为国家政权的特殊性,它的基本组建原则和权力的行使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则不能够跟政府一样按照国家政权的形式来自上而下的构建,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们难以自上而下地行使权力,广大的公民是组织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它通过与公民广泛的网络联系和无比坚实的民众基础来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掀起一股强大的民众力量,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
第三,非营利组织为人们提供两大类的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与企业和政府提供私人物品及垄断性的公共物品不同,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的是具有竞争性质的公共物品,而这里所说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社会不特定多数成员所提供的“公益性公共物品”,社会大众是这些物品的最大受益者;另一类是为社会中某一部分特定成员所专门提供的“互益性公共物品”。“互益性公共物品”有时也被称为“准公共物品”。
综上,我们将兼具非营利性、非政府性以及志愿公益性这三大属性的社会组织称为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的莱斯特萨拉蒙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列举了非营利组织五个方面的属性,包括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性、志愿性和自治性。其实这五方面都能与上面的三大基本属性相对应起来。
1 引言 1
2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特征、目标及财务特征 1
2.1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和特征 1
2.2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特征 4
3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不同 6
3.1 组织的目标不同 6
3.2 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同 6
3.3 组织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不同 7
3.4 组织的权益不同 8
4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9
4.1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 9
4.2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 11
4.3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 12
5 解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5
5.1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治理的对策 15
5.2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治理的对策 17
结 论 19
20
21
10
15
10
11
13
14
1 引言
非营利组织,光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根本目的来处理问题或事件,而这些问题或事件都是受到个人或公众的高度重视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了很多方面,譬如说艺术、慈善、教育,再者还包括政治、宗教、学术,并涉及到了环境保护。这些组织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提升居民素质服务,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
利润不是非营利组织所要追求的,这是它不同于政府机构和营利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正因为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中,非营利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织在有些时候也被人们称为第三部门,并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商业界的私营部门(第二部门)一起,形成了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的三大力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现代社会功能的日益完善也促进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了使非营利组织适应当前的新国情、新形势,大力推进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问题这一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将被看作是我国目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来认真地对待。
由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资金不足、资产管理松散、收支管理不完善、预算编制不准确等问题,因此,非营利组织必须学会加强自身的管理,并采用合理合法的方法,由此来加强组织内部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控制,充分发扬组织精神,以此获得最大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组织健康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2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特征、目标及财务特征
2.1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和特征
2.1.1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
所有社会组织可以分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又可以分为营利组织(企业)和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实现公众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体现其自愿性和自主性。其净盈余的分配,包括给所有监督并经营该组织的人(例如组织成员、董事或是理事等人)的报酬,都受到限制。
前面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中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含义:组织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以及其志愿公益性。这便是对非营利组织来说非常重要的三大基本属性。
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大基本属性,人们就是用非营利组织这一最根本的属性将它们和企业这类营利组织区分开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各种各样的企业,不过这些企业都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市场上并不存在非营利性的企业。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别,它们的不同之处体现在:非营利组织是具有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其非营利性体现在:
第一,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将之与企业来比较的话,企业的宗旨纵然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变来变去最终还是会回到营利这一本质,所以企业的根本宗旨就是营利。而作为性质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它也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语句来表述它的宗旨,但是它的根本宗旨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换言之,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并不是建立在以获利为目的的宗旨之上的,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公共利益进行着它的公益事业。
第二,不能将净利润或者说是剩余收入进行分配。并不是说非营利组织完全不可以开展经营性业务,它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形式下开展经营性业务,那么在经营中获得的超过经营总成本的剩余收入该如何处置呢?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企业那就好办了,经营者只需要把这些剩余收入作为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们就好了,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却不可以这么做。不论是什么经营形式取得的经营收入都不能作为利润分配给各成员,只能将这些收入运用到组织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或者用于组织的自身发展。
第三,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无论何种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这是与组织的性质和服务宗旨密切相关的。企业的所有者掌握着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对其资产有着明确的产权界定。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是一定意义上的“公益或互益资产”,属于社会,因为严格来说,它并不属于组织所有,也不属于捐赠者所有。非营利组织它并不拥有组织资产的实际所有权,但在一定程度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它是作为资产的受托人来行使组织公益资产的所有权的。假使非营利组织被迫需要解散或破产,它们是绝对不能够像企业一样,将组织的剩余资产在成员们之间进行分配,而只能够将剩余的资产转交给政府或者其他非营利组织这类公共部门。
非政府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这一属性直接将这些组织与政府区别开来,是其根本属性。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都是区别于企业的社会公共部门,两者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在这一点上它们是共通的。不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又存在不同点。非营利组织并不听命于政府,它也不属于政府机构或其附属的部分,它是具有非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其非政府性体现在:
第一,它是独立、自主且高度自治的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不同,政府具有完整统一的国家政权,虽然政府的各个部门、各个机构和各级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这意味着它们并不能完全的独立自主,否则政府就难以行使其国家职能。作为相互独立的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不隶属于政府且不听命于政府,这些组织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各组织都具有自主判断、决策和行为的机制与能力。
第二,它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政府由于其作为国家政权的特殊性,它的基本组建原则和权力的行使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则不能够跟政府一样按照国家政权的形式来自上而下的构建,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们难以自上而下地行使权力,广大的公民是组织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它通过与公民广泛的网络联系和无比坚实的民众基础来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掀起一股强大的民众力量,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
第三,非营利组织为人们提供两大类的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与企业和政府提供私人物品及垄断性的公共物品不同,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的是具有竞争性质的公共物品,而这里所说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社会不特定多数成员所提供的“公益性公共物品”,社会大众是这些物品的最大受益者;另一类是为社会中某一部分特定成员所专门提供的“互益性公共物品”。“互益性公共物品”有时也被称为“准公共物品”。
综上,我们将兼具非营利性、非政府性以及志愿公益性这三大属性的社会组织称为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的莱斯特萨拉蒙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列举了非营利组织五个方面的属性,包括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性、志愿性和自治性。其实这五方面都能与上面的三大基本属性相对应起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