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理论的审计失败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附件)
摘 要我国近年来审计失败新闻频现报端,监会等有关部门参考国际通行财会审计准则出台了一系列审计法律法规,并不断查漏补缺,却仍未能阻止审计失败案的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视与思考。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相关审计理论的阐释,通过对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对此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系统化研究分析,最终找出了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从公司治理、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师和行业监管三个不同视角提出了加大独立董事对公司财务舞弊的责任、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加强对低价竞争行为的检查和整合监管资源并加强监管力度等共六条建议。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将审计失败的风险加以控制,发生的现象得以减少。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
(二)研究的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2.国内研究现状 2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二、理论基础 4
(一)审计失败的含义 4
(二)何为系统理论 4
三、现国内审计失败现状 6
(一)上市公司连续审计失败现象严重 6
(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频繁发生审计失败案例 6
四、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8
(一)九好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8
(二)事件的发展 8
1.九好集团虚增服务费收入的基本情况 10
2.九好集团虚增贸易收入的基本情况 11
(三)审计失败的成因 11
1.内部原因 11
2.外部原因 11
(四)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11
五、结论、建议及未来展望 14
(一)结论 14
(二)建议 14
1.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防范审计失败 14
2.从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师角度防范审计失败 15
3.从行业监管角度防范审计失败 15
(三)未来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将不容小觑。然而有的公司为了让自己的公司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不惜通过账务造假的方式来实现目标。这样一来,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进行审计工作时,便需要付出更大分精力,承担更大的风险,以防止审计失败的情况出现。即使如此,近几年被证监会调查并涉嫌违规信息披露的企业仍层出不穷,审计失败的案例也从未彻底断绝。越来越多的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使得大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及注册会计师本人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其中究竟有何原因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希望本篇论文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二)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合分析出审计失败的原因,形成系统化结构,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实践意义:在环境背景不好的经济市场状况下,审计审核将会面临失败,本文将会对怎样面对失败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与针对性建议,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达到提高审计过关率的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独立性以及审计质量的角度
L De Angelo曾经在自己研究的审计市场上就证明了有关的问题,在他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提到有关于审计质量与审计独立性的重点问题。根据分析,对于独立的人物专业能力是胜利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这种能力的培养与独立审计人物多年在工作上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审计技术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总而言之,如果在会计报表上的内容出现错误与欺诈的情况发生之后,审计人物应仍然以正确的方式将其报告揭露出来[1]。
Er Jackson曾经从审计师的视角分析得出,认为造成审计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审计师对顾客所处行业的情况是不够了解,同时也有顾客对自己的经营活动程度了解远远不够。
(2)行业自律、法律环境的角度
Panka Saksena发现,这与外界环境公司的管理层制造的舞弊行为有着直接联系。当公司处于不友善和动荡的外部环境的时候,这将会造成公司要面对濒临破产或经营业绩较差的状况,这样就极易出现舞弊行为,导致审计失败的现象。
Anne B.and Sridhar S.提出如果在事务所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对额外的第二个客户降低审计质量的可能性措施,增加相对于一个客户在条件下审计失败的可能性,这样服务多个客户可能会对审计师的声誉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对一些制度的调整下,也会引发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2.国内研究现状
(1)独立性以及审计质量的角度
候海燕(2001)认为审计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审计人物在审计过程中,对于在处理相对简单的问题上容易出现粗心犯错的现象,除此之外,审计人物的舞弊行为与审计意识不够强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陈晓阳(2005)认为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人物执业的行为不符合行业规范也是导致审计失败发生的直接原因,这些不规范的执行行为体现这三个方面上审计人员舞弊、审计人员的执行能力不足和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与职业道德。
李若山在2005年对2004年还没有颁布的COSO报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深刻分析了传统审计方法失败与公司的创新之间的关联程度,他分析后认为由于行业中存在很强的生存压力,利用事务所审计方法或程序的创新来伪装会计舞弊行为,从而最后导致审计失败的情况发生[3]。
(2)行业自律、法律环境的角度
彭毅林(2005)认为如今公司经营的规模越做越大,公司的经营活动一天比一天越来越复杂,出现舞弊行为与欺诈等不正当手段越来越变得多样化,公司发生的重大会计舞弊事件存在着舞弊人员的集体性、舞弊范围的越来越大、舞弊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舞弊造成的损失严重性等等共性特点,从而对审计这一行业人员的技术要求是越来越高,审计存在的风险也是在不断的提高[4]。
高明华和袁清波(2005)就认为监管过度和监管不力是间接引发审计失败的两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相关审计理论的阐释,通过对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对次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系统化研究分析,得出审计失败的原因和预防战略。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文献、鉴别文献、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科学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搜集对案例的研究形成对会计师事务所具体审计风险的研究。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
(二)研究的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2.国内研究现状 2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二、理论基础 4
(一)审计失败的含义 4
(二)何为系统理论 4
三、现国内审计失败现状 6
(一)上市公司连续审计失败现象严重 6
(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频繁发生审计失败案例 6
四、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8
(一)九好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8
(二)事件的发展 8
1.九好集团虚增服务费收入的基本情况 10
2.九好集团虚增贸易收入的基本情况 11
(三)审计失败的成因 11
1.内部原因 11
2.外部原因 11
(四)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11
五、结论、建议及未来展望 14
(一)结论 14
(二)建议 14
1.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防范审计失败 14
2.从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师角度防范审计失败 15
3.从行业监管角度防范审计失败 15
(三)未来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将不容小觑。然而有的公司为了让自己的公司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不惜通过账务造假的方式来实现目标。这样一来,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进行审计工作时,便需要付出更大分精力,承担更大的风险,以防止审计失败的情况出现。即使如此,近几年被证监会调查并涉嫌违规信息披露的企业仍层出不穷,审计失败的案例也从未彻底断绝。越来越多的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使得大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及注册会计师本人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其中究竟有何原因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希望本篇论文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二)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合分析出审计失败的原因,形成系统化结构,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实践意义:在环境背景不好的经济市场状况下,审计审核将会面临失败,本文将会对怎样面对失败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与针对性建议,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达到提高审计过关率的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独立性以及审计质量的角度
L De Angelo曾经在自己研究的审计市场上就证明了有关的问题,在他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提到有关于审计质量与审计独立性的重点问题。根据分析,对于独立的人物专业能力是胜利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这种能力的培养与独立审计人物多年在工作上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审计技术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总而言之,如果在会计报表上的内容出现错误与欺诈的情况发生之后,审计人物应仍然以正确的方式将其报告揭露出来[1]。
Er Jackson曾经从审计师的视角分析得出,认为造成审计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审计师对顾客所处行业的情况是不够了解,同时也有顾客对自己的经营活动程度了解远远不够。
(2)行业自律、法律环境的角度
Panka Saksena发现,这与外界环境公司的管理层制造的舞弊行为有着直接联系。当公司处于不友善和动荡的外部环境的时候,这将会造成公司要面对濒临破产或经营业绩较差的状况,这样就极易出现舞弊行为,导致审计失败的现象。
Anne B.and Sridhar S.提出如果在事务所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对额外的第二个客户降低审计质量的可能性措施,增加相对于一个客户在条件下审计失败的可能性,这样服务多个客户可能会对审计师的声誉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对一些制度的调整下,也会引发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2.国内研究现状
(1)独立性以及审计质量的角度
候海燕(2001)认为审计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审计人物在审计过程中,对于在处理相对简单的问题上容易出现粗心犯错的现象,除此之外,审计人物的舞弊行为与审计意识不够强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陈晓阳(2005)认为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人物执业的行为不符合行业规范也是导致审计失败发生的直接原因,这些不规范的执行行为体现这三个方面上审计人员舞弊、审计人员的执行能力不足和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与职业道德。
李若山在2005年对2004年还没有颁布的COSO报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深刻分析了传统审计方法失败与公司的创新之间的关联程度,他分析后认为由于行业中存在很强的生存压力,利用事务所审计方法或程序的创新来伪装会计舞弊行为,从而最后导致审计失败的情况发生[3]。
(2)行业自律、法律环境的角度
彭毅林(2005)认为如今公司经营的规模越做越大,公司的经营活动一天比一天越来越复杂,出现舞弊行为与欺诈等不正当手段越来越变得多样化,公司发生的重大会计舞弊事件存在着舞弊人员的集体性、舞弊范围的越来越大、舞弊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舞弊造成的损失严重性等等共性特点,从而对审计这一行业人员的技术要求是越来越高,审计存在的风险也是在不断的提高[4]。
高明华和袁清波(2005)就认为监管过度和监管不力是间接引发审计失败的两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相关审计理论的阐释,通过对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对次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系统化研究分析,得出审计失败的原因和预防战略。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文献、鉴别文献、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科学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搜集对案例的研究形成对会计师事务所具体审计风险的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