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附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发展也愈发成熟,股权质押已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由于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资使用情况不需要披露,股权质押可能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同时,大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受监管部门的关注,上市公司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质押融资虽然属于个人的财务行为,但由于股东行为动机与上市公司关系密切,股东权益质押对上市公司影响较大。 目前学术界对于股权质押的研究得出的观点主要为负面影响,代理理论、大股东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等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集中点。 本文选取天津枫盛阳医疗器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案例研究,阐述了股权质押与审计师决策的行为,并且得出结论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对审计师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公司质押股份比例越大,审计师越有可能出具较为负面的非标准审计意见。
目录
一、前言 5
二、国内外现状 5
(一) 国外研究现状 5
(二) 国内研究现状 5
三、股权质押及审计师决策概述 5
(一)股权质押概述分析 5
(二)审计师决策概述分析 6
四、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6
(一)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 6
1.股权的转移 7
2.实际控制权的变更 7
3.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 7
(二)以枫盛阳为例进行分析 7
1.枫盛阳简介 7
2.具体事件描述 8
3.会计师事务所对枫盛阳审计的过程 9
五、建议 10
(一)企业内部应及时完整的披露重要信息 10
(二)国家应加强对股权质押的审查 10
(三)国家应加强对出质公司的监督 10
(四)合理规避企业风险 10
六、总结 10
参考文献 12
一、前言
近年来,股权质押在中国上市公司非常普遍。由于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资使用不需要披露,股本质押可能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 同时,大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受监管部门的关注,上市公司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质押融资虽然属于个人的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行为,但由于股东动机及行为与上市公司密切相关,其股权质押将对上市公司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较高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其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更甚。
二、国内外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研究股权质押方面,学者们的理论大多认为股权质押增加了上市公司风险,并且主要利用投资机会较多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随后,学者将研究扩展到不同的领域。如股权质押融资杠杆的信用扩张效应会导致公司股价与私人股东的私人财富之间存在多重关联;学者们通过研究大规模股权变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还发现股权未质押的上市公司的业绩高于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一般来说,外国学者主要从质押引发的代理问题分析入手,认为质押增加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也愈发明显。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以大股东代理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 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控制人权益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质押权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股东质押融资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三、股权质押及审计师决策概述
(一)股权质押概述分析
股权质押,是质权人为质押而设立的质押。一般来说,质押可以分成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在权利质押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股权质押。因为中国的股权质押发展还并不成熟,所以国家公司法还没有规定股份在中国的承诺。但公司法中制定了条例,允许设立股票抵押品。国家之后又颁布了“担保法”,促进了股权质押在中国的顺利发展。
(二)审计师决策概述分析
1.审计收费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
审计工作量和公司的人力资本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审计成本。资产规模,行业类别和利润状况等共同构成了审计工作量的具体变量。人力资本成本方面有很多有代表性的变量,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员工的工资水平。
当审计失败的概率逐渐达到诉讼的概率时,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这两个方面几乎可以代表企业损失的程度。目前国家允许的公司类型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公司采取合伙制或股份责任公司。其中合伙制本身风险极大,合伙制的无限责任性质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19日发布了 “虚假陈述引发的证券市场审理”条例 ,其中的“民事赔偿案件若干规定”将举证责任从投资者转移到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加大,所以在进行审计时,会计师会加大审查审计风险的力度,避免出现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现象。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审计师事务所因为承担企业的规模可能较大,最终承担的风险也比中小型企业多。而当诉讼失败时,因为大型事务所的偿付能力相对较高,对潜在信息使用者或投资人的赔偿费用也会更高。另一方面,如果审计失败,不仅专业技术能力可能会受到质疑,潜在客户也会因为其能力的缺失而流失。因为这些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会格外小心谨慎,谨慎选择客户进行审计,制定审计计划也会考虑的更加全面彻底,由此带来的审计成本只能通过增加审计费用来弥补。
2. 出具审计的意见类型对审计决策的影响
当审计师面临高风险客户时,他们可以增加审计费用以弥补成本和风险。为了降低审计人员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审计人员在表达审计意见时会比较谨慎。事实上,当公司风险评估较高时,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大。
四、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
我们的审计准则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所有权和治理结构的角度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因此,对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或重大影响的大股东行为很可能影响审计师的决策。
股权的转移
在股市中,股票质押合同有两条警戒线和一条强制平线。二级市场质押公司股价下跌时,质押的对象需借款人补充质押。不能偿还的,质押物有权出售股票现金。特别是在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大股东权益质押风险将逐步显现。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主要股东主要是市场金融机构,其中大部分没有长期的产业经营管理安排。因为企业股权质押的比例较高,公司内部的股权就变得相对较少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有可能随之变动。控股权的转移往往造成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频繁变动,公司缺乏稳定的股权结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不稳定的股权结构会导致管理层也出现问题,当公司的管理层都出现问题时,公司自身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公司可能会面临无法继续经营的可能性。特别是,许多公司为了方便可操作,愿意将股权抵押给银行和信托这些比较稳定的金融机构。虽然这些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较低,但是它们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轻易的转移股权。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会不断变化,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将再度变大。
2.实际控制权的变更
由于股票市场的停牌和市场下跌,股票市场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相关股票往往会受到质押权人的控制,导致上市公司名义控制人与实际控制人不符,上市公司披露义务和正常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也无法发挥出来。
目录
一、前言 5
二、国内外现状 5
(一) 国外研究现状 5
(二) 国内研究现状 5
三、股权质押及审计师决策概述 5
(一)股权质押概述分析 5
(二)审计师决策概述分析 6
四、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6
(一)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 6
1.股权的转移 7
2.实际控制权的变更 7
3.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 7
(二)以枫盛阳为例进行分析 7
1.枫盛阳简介 7
2.具体事件描述 8
3.会计师事务所对枫盛阳审计的过程 9
五、建议 10
(一)企业内部应及时完整的披露重要信息 10
(二)国家应加强对股权质押的审查 10
(三)国家应加强对出质公司的监督 10
(四)合理规避企业风险 10
六、总结 10
参考文献 12
一、前言
近年来,股权质押在中国上市公司非常普遍。由于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资使用不需要披露,股本质押可能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 同时,大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受监管部门的关注,上市公司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质押融资虽然属于个人的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行为,但由于股东动机及行为与上市公司密切相关,其股权质押将对上市公司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较高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其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更甚。
二、国内外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研究股权质押方面,学者们的理论大多认为股权质押增加了上市公司风险,并且主要利用投资机会较多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随后,学者将研究扩展到不同的领域。如股权质押融资杠杆的信用扩张效应会导致公司股价与私人股东的私人财富之间存在多重关联;学者们通过研究大规模股权变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还发现股权未质押的上市公司的业绩高于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一般来说,外国学者主要从质押引发的代理问题分析入手,认为质押增加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也愈发明显。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以大股东代理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分析框架。 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控制人权益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质押权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股东质押融资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三、股权质押及审计师决策概述
(一)股权质押概述分析
股权质押,是质权人为质押而设立的质押。一般来说,质押可以分成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在权利质押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股权质押。因为中国的股权质押发展还并不成熟,所以国家公司法还没有规定股份在中国的承诺。但公司法中制定了条例,允许设立股票抵押品。国家之后又颁布了“担保法”,促进了股权质押在中国的顺利发展。
(二)审计师决策概述分析
1.审计收费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
审计工作量和公司的人力资本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审计成本。资产规模,行业类别和利润状况等共同构成了审计工作量的具体变量。人力资本成本方面有很多有代表性的变量,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员工的工资水平。
当审计失败的概率逐渐达到诉讼的概率时,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这两个方面几乎可以代表企业损失的程度。目前国家允许的公司类型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公司采取合伙制或股份责任公司。其中合伙制本身风险极大,合伙制的无限责任性质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19日发布了 “虚假陈述引发的证券市场审理”条例 ,其中的“民事赔偿案件若干规定”将举证责任从投资者转移到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加大,所以在进行审计时,会计师会加大审查审计风险的力度,避免出现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现象。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审计师事务所因为承担企业的规模可能较大,最终承担的风险也比中小型企业多。而当诉讼失败时,因为大型事务所的偿付能力相对较高,对潜在信息使用者或投资人的赔偿费用也会更高。另一方面,如果审计失败,不仅专业技术能力可能会受到质疑,潜在客户也会因为其能力的缺失而流失。因为这些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会格外小心谨慎,谨慎选择客户进行审计,制定审计计划也会考虑的更加全面彻底,由此带来的审计成本只能通过增加审计费用来弥补。
2. 出具审计的意见类型对审计决策的影响
当审计师面临高风险客户时,他们可以增加审计费用以弥补成本和风险。为了降低审计人员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审计人员在表达审计意见时会比较谨慎。事实上,当公司风险评估较高时,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大。
四、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
我们的审计准则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所有权和治理结构的角度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因此,对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或重大影响的大股东行为很可能影响审计师的决策。
股权的转移
在股市中,股票质押合同有两条警戒线和一条强制平线。二级市场质押公司股价下跌时,质押的对象需借款人补充质押。不能偿还的,质押物有权出售股票现金。特别是在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大股东权益质押风险将逐步显现。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主要股东主要是市场金融机构,其中大部分没有长期的产业经营管理安排。因为企业股权质押的比例较高,公司内部的股权就变得相对较少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有可能随之变动。控股权的转移往往造成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频繁变动,公司缺乏稳定的股权结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不稳定的股权结构会导致管理层也出现问题,当公司的管理层都出现问题时,公司自身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公司可能会面临无法继续经营的可能性。特别是,许多公司为了方便可操作,愿意将股权抵押给银行和信托这些比较稳定的金融机构。虽然这些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较低,但是它们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轻易的转移股权。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会不断变化,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将再度变大。
2.实际控制权的变更
由于股票市场的停牌和市场下跌,股票市场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相关股票往往会受到质押权人的控制,导致上市公司名义控制人与实际控制人不符,上市公司披露义务和正常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也无法发挥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