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__以工商银行宜宾支行为例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__以工商银行宜宾支行为例[20191229205735]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不断加剧,我国的经济生活也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风险”这一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对风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目前的世界经济金融背景下,本国的金融体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尤为突出的是商业银行个人信贷的风险,因而金融经营管理要更加注重探寻银行风险及加强风险管理。本文以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和个人信贷风险的概念、类型等理论为支撑,对工行宜宾支行个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保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健康发展,以此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信贷风险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    3
1.3.1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3
1.3.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
1.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1.4研究内容    4
2.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及管理概述    5
2.1个人信贷的概念及分类    5
2.1.1个人信贷的概念    5
2.1.2个人信贷的分类    5
2.2个人信贷风险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6
2.2.1个人信贷风险的涵义    6
2.2.2个人信贷风险的类型    6
2.2.3个人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    7
2.3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8
3.工行宜宾支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9
3.1工行宜宾支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9
3.1.1贷款不良率持上升的趋势    9
3.1.2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日益增加    9
3.1.3个人信贷存在操作风险    9
3.2工行宜宾支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0
3.2.1风险意识缺乏    10
3.2.2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    10
3.2.3贷款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10
3.2.4检查处罚力度不够    11
4.提升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2
4.1改进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外部环境    12
4.1.1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外部监管    12
4.1.2转变观念,建立良好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12
4.1.3建立个人信贷风险控制联动机制    12
4.2强化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内部管理    13
4.2.1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3
4.2.2提高从业人员个人素质    14
4.2.3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14
5.结论    15
6.参考文献    16
7.致谢    17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现代化经济社会中,在我国的银行业务当中,个人信贷业务变得丰富多样,出现了大多数的零售业务。因此,消费性按揭的个人信贷业务贷款成为了各个商场推出的新项目,这也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争夺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当中,个人信贷业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实际当中,尽管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相比来说较低,然而一旦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过快,也会出现高风险。国内不断出现的要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提醒了广大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个人信用体系贷款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能过分地依靠政府规模或者轻信借款人的信用来降低信贷风险,银行也要充分了解风险,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风险的源头,掌控风险的发生,尽全力将个人信贷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本文以个人信贷以及个人信贷风险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工商银行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体系,希望能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作出贡献。
1.1.2研究意义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其概念及形成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主要问题,以及近几年我国在实施个人信贷的内部控制上所取得的傲人成果,也包括从中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发现,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迅速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近年来许多国际上的学者从我国商业银行关于信贷风险的角度出发,发表了一系列相应的观点。本课题通过这些分析及对策进行了总结。与此同时,本课题也将吸取国外的成功理念,以及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做出的评价中取长补短,作出总结,为我国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做好准备,使之能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最后,针对以上我国工商银行个人信贷问题本课题还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我国能迅速提高商业银行在个人信贷风险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减少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漏洞。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马莉(2003)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了很高的比重,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信贷风险日趋增加。这主要分为内外两个因素,外部因素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借款者缺乏社会信用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缓慢。内部因素是: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各种制度还不够完善、及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等。[1]
陈宏(2010)指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并不完善,在商业银行的信贷内部控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个人信贷投放比较单一。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成为了我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作用的保证。[2]
朱平安,王元月,潘永华(2005)发表看法,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从开发到交易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银行贷款。房地产风险由于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做出的各种不正当甚至违规的操作逐渐暴露出来。同时,商业银行内部人员的忠诚度也是影响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3]
王磊(2006)认为尽管个人信贷业务已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个人信贷风险和隐患仍旧很大。征信系统、银行管理、相关法律不健全等是其主要表现。[4]
王思(2010)发表看法,尽管我国2005年后在内控制度上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弥补商业银行内控方面的缺陷。目前尚未建立或完善的各种有效制度以及独立性的缺失等是其主要原因。[5]
徐杰(2004)指出,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合理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也存在着许多的隐患。他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着结构型的风险,具体表现为:贷款对象过于侧重在中长期贷款,票据市场存在漏洞,票据贴现风险高且急剧增加。不法分子通过银行现行的网上识别机制漏洞,伪造难以识别的假票据,银行损失大大增加。[6]
1.2.2国外研究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