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个人网络贷款风险及防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贷款也随之产生兴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问题。怎样避免及防范这些风险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网络贷款以及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为背景,搜集了近几年我国网络贷款平台以及规模发展的相关数据,并结合相关案例,深入分析大学生在网络贷款中存在的诈骗、个人征信、信息泄露以及人身安全等风险。文章针对实际情况,从大学生个人、政府以及家庭三方面提出防范网络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同时对该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Key words: Internet; Internet loans; Risk prevention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3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大学生个人网络贷款现状 5
2.1 网络贷款与传统贷款行业比较 5
2.2 网络贷款发展现状 5
2.3 大学生个人网络贷款发展现状及趋势 7
3 大学生个人网络贷款风险分析 9
3.1 诈骗风险 9
3.2 个人征信风险 9
3.3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10
3.4 人身安全风险 10
4 大学生个人网络贷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11
4.1 学生自身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11
4.2 学生个人消费观与理财观的不理性 11
4.3 家庭的消费观念与理财观念意识差 11
4.4 政府相关部门对网贷行业监管不到位 12
5 大学生个人网络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13
5.1 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13
5.2 学生个人树立正确消费观与理财观 13
5.3 家庭引导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理性消费 13
5.4 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网贷行业监管力度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网络上兴起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即网络借贷,它是基于互联网发展下的新兴行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网络借贷平台,它是一种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金“在线交易”的平台。
大学生是一个很庞大的集体,他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样,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创业、旅游、以及娱乐等已经成为他们的消费对象。近年来,网络贷款发展迅猛,深入大学校园,它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放贷快”“手续简单”等特点吸引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市场的急剧扩张就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我们也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某某大学生因为在某个借贷平台进行巨额贷款,最终无力偿还借款而选择自杀”的新闻,这种悲剧的发生需引起全体社会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网络贷款的发展以及大学生个人网络贷款相关案例分析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贷款平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给出一系列的建议以及防范措施。
1.1.2 研究意义
网络贷款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它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与行为,而且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贷款让自己深陷“高利贷”的泥潭,由此引发了种种骗局和惨案,各方面存在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贷款、家庭对学生消费观的引导、政府在网络贷款平台的缺位等一系列的问题急需我们探讨。
本文通过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并结合大学生网络贷款相关案例进行风险分析,一方面,对大学生个人网络贷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行业的规范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上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于2005年3月在英国问世,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而金融业发达的英国算得上是P2P网络借贷的鼻祖了,也是唯一一个在网络借贷监管方面有专门立法的国家,以下是部分国外学者近几年对网络贷款的研究成果。
在网络贷款风险方面,Kevin E. Davis和 Anna Gelpern[1] (2015)集中阐述了网络贷款风险可控的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政府监管金融行业,企业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险;二是企业通过自身设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规避风险。
在P2P网络借贷平台理论概述方面,Riza Emekter[2](2015)表明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只是扮演了一个金融中介的角色,它促成借款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在借贷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开出借贷合同,使双方达成各自需求的一个金融中介机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第一家P2P小额信贷平台宜信于2006年成立。经过几年发展,2012年贷款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我国在该行业却无明确的立法。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猛,却频频曝出各类风险案件。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自制力差,经济尚未独立,没有社会经验,为了满足消费欲望一步步深陷网络贷款的泥潭,最终无力偿还贷款,导致悲剧发生。以下是部分国内学者近年来对网络贷款的研究成果。
在网络贷款理论概述方面,姚海放、彭岳、肖建国、刘东、左坚卫[3]等(2013)在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研究中通过对网络借贷平台的阐述以及进行合法性分析后,认为网络借贷平台仍然是民间借贷的一种衍生方式,其本质其实是一种民间借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9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