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附件)

摘 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然而,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以及会计信息的透明化程度下降,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方面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市场经济也会受到阻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不成功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将以研究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作为目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表明,除了资产负债率和独立董事比例以外,其他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初步设想和研究目标 3
三、 相关理论基础 4
(一) 公司治理概述 4
(二) 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4
(三)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4
(四) 相关的基础理论 4
四、 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 6
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6
(二) 董事会与会计信息质量 6
(三) 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7
五、 实证研究设计 8
(一) 样本选取 8
模型构建 8
六、 实证结果分析 10
(一) 描述性统计 10
(二) 共线性诊断 10
(三) 相关系数分析 11
(四) 回归分析 11
七、 结论及建议 14
(一) 研究结果 14
(二) 对策及建议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公司的治理结构也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然而,各种财务欺诈和会计欺诈案件却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导致上市公司在大众的潜意识里失去了原本正规完善的形象,给企业甚至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个市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的研究方向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市场数据,借助数据分析软件实证研究两者之间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对上市公司改善会计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有关于这两方面关系的研究,学者Morck(1988)的研究结果相比而言更具普遍性。他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东持股影响公司价值一般是通过协同效应以及壕沟效应。协同效应简单来说是如果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那么他们在公司中的享有的利益也就越高,也就是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的价值是正相关关系。壕沟效应简单来说是随着股东持股的比例提高,股东中持股最大的股东就会拥有更大的控制公司的能力,那么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做出一些会计舞弊等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决策。在此基础上,La Porta(1999)利用东亚国家977个上市公司的市场数据作为样板,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股东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呈负相关。
(2)董事会与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研究Jensen(1993)的观点是,董事会的规模最好在十人以内。如果规模较大产生官僚主义等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因此董事会的监督会失效,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得到降低。另外Yermack(1996)与其观点一致,他的研究表明,董事会的规模越小,他对CEO的激励效果就越好,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会得到提高。当然也有不同的学者持对立的意见,就像Dalton(1999)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董事的数量越多,那么拥有更可靠的人才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简单来说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董事,思考角度也会有所不同,那么他们发现管理层存在问题的能力就越高,因此会计信息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3)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FAMA(1983)从股权集中度这一角度出发,发现股权的分散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有关,二者呈正相关。这也从反面说明了股权越集中,大股东的监督能力越强,对企业的管理能力越大。与此观点相同的还有Shleifer 、Vishny(1986),他们与其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高,管理能力越强,就越激励股东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更多的会计信息,以此作为基础监督管理层,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反的,有另一部分学者却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股权集中越高,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例如,学者Saulwitz和布莱文思(1998),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披露这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2.国内研究现状
(1)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这两方面在中国的研究大致有三点看法:第一,股权集中度越高,其大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会更大,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在现有的研究结论中,如果我们只研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那么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如果同时考虑相关性和可靠性,那么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
(2)董事会与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学者杜兴强和学者温日华(2007),他们通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董事会的工作效率如果得到提高,那么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会得到提高。与此观点一致的研究还有,学者王昌锐和学者倪娟(201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董事会规模越大,或者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反而越低,但是在董事长以及总经理的职务都是由同一人员担任的情况下,盈余管理水平则高。学者夏俊彬(2015)通过协整检验的方法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效应。
(3)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吴敬琏(2001)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呈现倒U型曲线,也就是说,所有权需要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对公司内部治理才是最好的。学者刘立国和学者杜莹(2003)认为上市公司的法人持股比例如果越高,公司的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就相对就低,也就是其他流通股东将失去对公司决策的监督控制权,那么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有可能下降。相反,一些学者,如崔雪刚(2004),他的观点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就越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