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以金昊佳建筑有限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在我国乃至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中小建筑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小建筑企业能够吸纳社会就业、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各国都对中小建筑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对国民经济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将我国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各项政策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待中小建筑企业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依然不够。由于中小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经营业绩不稳定等等原因,造成中小建筑企业的银行信用并不高,中小建筑企业在银行的正规渠道贷款十分困难,使中小建筑企业的经营者只能寻求非正规渠道的融资方式,有的企业主甚至借入高利贷,使经营状况更加困难,直至企业无法生存。所以,在国民经济序列中,中小建筑企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使中小建筑企业能够降低融资陈本,实现良性经营,就必须对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寻找问题,在寻找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的对策,从而为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提供良好的措施,从而实现中小建筑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争取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1
2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3
2.1中小企业界定 3
2.2融资 3
2.3理论支撑 4
2.3.1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4
2.3.2不对称信息理论 4
2.3.3 SW模型 4
3 陕西金昊佳建筑公司融资难分析 5
3.1陕西金昊佳建筑有限公司 5
3.1.1公司概况 5
3.1.2 融资困境 5
3.2陕西金昊佳建筑融资难的表现形式原因 6
3.2.1金昊佳建筑公司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6
3.2.2金昊佳建筑公司企业融资成本过高,负担过重 6
3.2.3金昊佳建筑公司自身财务状况透明度低,担保能力薄弱 7
3.2.4金昊佳建筑公司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4 解决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9
4.1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 9
4.2中小建筑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 9
4.3商业银行应该适时调整信贷策略 10
5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建筑企业虽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建筑企业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对国家大企业的重视程度,毕竟那些巨无霸公司都是由最初的中小建筑企业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呵护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
我国在中小建筑企业方面,银行普遍不愿意对中小建筑企业进行融资,这无形之中抬高了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剧了中小建筑企业的经营困难,甚至有许多优秀的中小建筑企业因为融资原因导致破产,这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十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是对未来的损失。在国家对各类企业的呵护政策中,应当对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有实质性的倾斜,尤其是在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方面,更是应该给予很大的倾斜,应当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中小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广泛关注。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Gaston (1993), Udell & Bergen (1998)和Vietoria Williams&Charles ou (2003)[1]认为,内源性融资是中小建筑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因为它们规模小、无科学的管理方式等等造成了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种融资困难主要指的就是外源性融资的困难,所以中小建筑企业必须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克劳迪.奥冈萨.雷斯维加(2006)[2]通过数据模型来阐述俄罗斯的微型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包括小企业自身、信贷方面、商业银行等因素;Schimdt&Mohr(1997)[3]的研究认为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通过信贷市场的竞争来解决。
1.2.2国内研究现状
张丽(2000)认为应当通过关系型融资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4]。陈晓红、郭声琨(2000)[5]的研究中提出了贸易融资的新方式。林汉川(2003) 探讨了我国建筑企业融资现状,对制度、成长体系进行了具体研究。胡小平(2000)[6]和杨思群(2002)[7]从政府政策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研究。兰董(2002)[8]的研究中认为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起到监管作用,从而降低融资风险。
2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2.1中小企业界定
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它是相对本行业的大企业而言,在人员规模、经营规模、资产规模都比较小的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规定:我国中小型工业企业须条件是职工人数两千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亿元以下。而对零售业规定的销售额标准则是1.5亿元以下。
2.2融资
融资 (Financing),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
从广义上讲,融资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也叫金融,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和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即是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针对的是狭义的融资。
2.3理论支撑
2.3.1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英国议员Macmi1lan(1931年)[9]在向英国国会提交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报告中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资金的缺口,也就是说资金的供给方并不愿意提供给中小企业足够的资金。Macmi1lan的研究认为中小企业长期资本的供给存在短缺,但是又未达到在公开市场上融资的规模,由此中小企业很难在公开市场上获得资金。“麦克米伦缺口”是关于融资缺口最早的论述。
2.3.2不对称信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Ross(1977年)[10]提出公司资本结构的信号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假定经理人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较之投资者有更多地了解,投资者知晓经理人的激励制度。由此,投资者只能借助于经理人所传达的信息来间接地对企业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管理者则可以通过改变其企业资本结构来传达企业的收益与风险,进而影响到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
2.3.3 SW模型
Stieglitz和Weiss(1981年)[11]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因素,建立了SW模型。SW模型假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借款人在交易中占有信息优势,此时银行如果增加利息,可能面临逆向选择的问题,进而导致市场失败。对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存在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银行更可能通过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来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1
2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3
2.1中小企业界定 3
2.2融资 3
2.3理论支撑 4
2.3.1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4
2.3.2不对称信息理论 4
2.3.3 SW模型 4
3 陕西金昊佳建筑公司融资难分析 5
3.1陕西金昊佳建筑有限公司 5
3.1.1公司概况 5
3.1.2 融资困境 5
3.2陕西金昊佳建筑融资难的表现形式原因 6
3.2.1金昊佳建筑公司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6
3.2.2金昊佳建筑公司企业融资成本过高,负担过重 6
3.2.3金昊佳建筑公司自身财务状况透明度低,担保能力薄弱 7
3.2.4金昊佳建筑公司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4 解决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9
4.1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 9
4.2中小建筑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 9
4.3商业银行应该适时调整信贷策略 10
5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建筑企业虽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建筑企业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对国家大企业的重视程度,毕竟那些巨无霸公司都是由最初的中小建筑企业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呵护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
我国在中小建筑企业方面,银行普遍不愿意对中小建筑企业进行融资,这无形之中抬高了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剧了中小建筑企业的经营困难,甚至有许多优秀的中小建筑企业因为融资原因导致破产,这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十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是对未来的损失。在国家对各类企业的呵护政策中,应当对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有实质性的倾斜,尤其是在中小建筑企业的融资方面,更是应该给予很大的倾斜,应当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中小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中小建筑企业的广泛关注。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Gaston (1993), Udell & Bergen (1998)和Vietoria Williams&Charles ou (2003)[1]认为,内源性融资是中小建筑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因为它们规模小、无科学的管理方式等等造成了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种融资困难主要指的就是外源性融资的困难,所以中小建筑企业必须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克劳迪.奥冈萨.雷斯维加(2006)[2]通过数据模型来阐述俄罗斯的微型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包括小企业自身、信贷方面、商业银行等因素;Schimdt&Mohr(1997)[3]的研究认为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通过信贷市场的竞争来解决。
1.2.2国内研究现状
张丽(2000)认为应当通过关系型融资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4]。陈晓红、郭声琨(2000)[5]的研究中提出了贸易融资的新方式。林汉川(2003) 探讨了我国建筑企业融资现状,对制度、成长体系进行了具体研究。胡小平(2000)[6]和杨思群(2002)[7]从政府政策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研究。兰董(2002)[8]的研究中认为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起到监管作用,从而降低融资风险。
2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2.1中小企业界定
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它是相对本行业的大企业而言,在人员规模、经营规模、资产规模都比较小的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规定:我国中小型工业企业须条件是职工人数两千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亿元以下。而对零售业规定的销售额标准则是1.5亿元以下。
2.2融资
融资 (Financing),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
从广义上讲,融资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也叫金融,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和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即是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针对的是狭义的融资。
2.3理论支撑
2.3.1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英国议员Macmi1lan(1931年)[9]在向英国国会提交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报告中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资金的缺口,也就是说资金的供给方并不愿意提供给中小企业足够的资金。Macmi1lan的研究认为中小企业长期资本的供给存在短缺,但是又未达到在公开市场上融资的规模,由此中小企业很难在公开市场上获得资金。“麦克米伦缺口”是关于融资缺口最早的论述。
2.3.2不对称信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Ross(1977年)[10]提出公司资本结构的信号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假定经理人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较之投资者有更多地了解,投资者知晓经理人的激励制度。由此,投资者只能借助于经理人所传达的信息来间接地对企业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管理者则可以通过改变其企业资本结构来传达企业的收益与风险,进而影响到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
2.3.3 SW模型
Stieglitz和Weiss(1981年)[11]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因素,建立了SW模型。SW模型假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借款人在交易中占有信息优势,此时银行如果增加利息,可能面临逆向选择的问题,进而导致市场失败。对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存在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银行更可能通过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来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