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附件)

摘 要摘 要 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会计稳健性被定义为“不应该低估费用或者费用,不应该高估资产或者收益,而是应该保持最高的谨慎性”,长期以来被广泛采用,因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健性原则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所以稳健性已经不能很好的为决策者服务。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会计准则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由于市场风险日益变化,收益和损失也是瞬息变化,而公允价值能够及时揭示这些变化,真正体现的资产、负债的本质属性,即可以体现未来经济的获得或者牺牲。本文具体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与稳健性的概念以及辨析了它们两者的辩证关系,并提出融合公允价值和稳健性的建议。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原则;会计信息
目 录
0 引言 5
1 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的概述 5
1.1 公允价值会计 5
1.2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 6
1.3 会计稳健性 7
2 公允价值与稳健性之间的关系 8
2.1 两者之间的矛盾性 8
2.2 两者之间的统一性 10
2.3 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的实务比较 11
2.4 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
3 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的协调与兼顾 13
3.1 合理平衡相关性和稳健性的信息 13
3.2 缩小公允价值调整损益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14
3.3 加强公允价值的披露 14
3.4 加快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7
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
0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会计界逐步出现了一种会计模式,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90年代美国等国家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开始广泛运用公允价值模式。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推进了舆论的漩涡中。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各种外界的压力下,不得不改进相关的准则和公告,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所有的局限性,会计界必须重新审视此计量模式。使用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会不会符合会计稳健性?面对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同时兼顾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稳健性,如何协调与平衡两者关系,达到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改进以及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得到提高的最终目标。
1 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的概述
1.1 公允价值会计
1.1.1 公允价值的概念
公允价值被定义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最早是出现在美国会计准则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中,是在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之后的与历史成本不同的属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规定,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与之基本符合。因为由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没有相关性和及时性,所以财务报告才会过分的着重于历史成本和利润,却忽视未来现金流和价值,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此时,公允价值就会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能计量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还能计量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运用公允价值可以让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的披露企业所获得的现金流量。
1.1.2 公允价值会计的概念
公允价值会计和公允价值计量,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公允价值会计是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认为由历史成本和市值组成的混合模式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并不能长久。按照公允价值会计的要求,必须按照经济价值对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会计处理[1]36。
1.2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
1.2.1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与期末估值中的应用
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第二条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2]4。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尽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其二,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3]26。并且已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可以再转化为成本模式计量。因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说明它是有市场价值的,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可以人为操纵成本,虚增利润。
1.2.2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应用
金融工具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另外,企业有时会因为风险管理的需要或者为了防止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会指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处理某些金融资产或负债。这些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它们所报告出来的价值就是它们的市场价值,其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2.3 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
在处理企业合并业务时,针对同一控制的合并采取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针对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采取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是出自双方的意愿,那么合并的价格也就不是公平交易的结果,所以此价格并不能代表公允价值,为了避免企业虚增利润,采用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会更加公允。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就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行为,这是一种出于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以用来确认购买商誉。我们就用此公允价值计量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在购买日,购买方将合并成本大于各项可确认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商誉。并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末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并确认其减值金额。
1.3 会计稳健性
1.3.1 会计稳健性的含义及特征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会计稳健性很早就出现在他们的会计准则当中,并且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将稳健性选定为会计政策三要素之一。我国会计准则中对稳健性的定义与国际也基本保持着一致。会计稳健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要做到保守估计资产和收益情况,并且对费用和负债情况做到充分的估计,所以稳健性也可以叫做谨慎性。会计人员在面对可以有多种会计方法处理的会计实务时,要求选择一种最保守的方法,即可以保守估计资产和负债的方法,不夸大利润,不虚增所有者权益。由于运用会计稳健性已经对会计事项作出了最保守的估计,所以可以及时甚至预测出各种风险因素,据此企业决策者可以作出比较准确的决定,信息使用人员作出比较准确的决定,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获得超出预期的收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