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2 资本运营的概述1
2.1 资本运营的主要方法1
2.2 资本运营的意义与作用3
3 公司企业资本运营条件与问题5
3.1 公司资本运营的条件5
3.2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问题与弊端5
4 资本运营发展的对策6
4.1 必须明确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6
4.2 建立以资本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制度7
4.3 造就一支资本运营者队伍8
4.4 积极发展培育资本市场10
4.5 加强完善中介机构建设11
4.6 与宏观产业结构高速紧密结合12
4.7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3
5 完善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建议措施14
5.1 培育和造就国有资本运营主体15
5.2 选择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途径16
5.3 按市场规律培育企业家队伍17
5.4 必须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18
结论 19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在资本运营的前提下,只有实行资本价值增值手段才能综合体现出资本在资本运营中耗费的成本,进而拿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消耗的资源进行比较,这有利于加强资本的最优配置和资本在企业的运营效益。这对于资本运营,现有企业资产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实物形态,而且更加注重实物资本在企业中升值率。只要有利于企业现有的存量资本的提高,资本就有流通和重组的可能。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是资本运营的最终目的,资本运营如果不关注资本规模范围的扩张,而注重资本价值新的增量或价值,注重企业生产要素在企业中运营的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益。因此,资本运营不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资本经营途径,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本经营理念。
2 资本运营的方法和意义
2.1 资本运营的主要方法
2.1.1 兼并(Merge)与收购(Acquisition)
企业兼并就像是自然规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方式一样,是把市场上各种闲置的资本通过市场或者中介平台集中到个别或少数企业。兼并让那些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快速将资本集中的企业迅速达到了最大化的生产经营规模,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占有更有优势的位置,促进大型、超大型以及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和萌芽,推动产业资本结构在整个市场内的优化分配,推动了现有闲置资本在市场中的流到效率最高的地方,不断使得经济迅速增长。
收购指的是由企业现有投资者对企业所有者权益以及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收购并纳进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是在市场上购买该企业股票或者投资入股的方式直接掌控目标企业。一系列工作完成以后,企业将自身有活力的资产注入控制的企业,然后通过这种方式把掌控的企业的呆滞资本再次流通运转起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资本运营的风险成本,这要比重新增加新的项目开拓市场来的容易而且相应的成本也更低。
2.1.2 重组(Restructuring)与分立(Divestiture)
在资本市场上重组和分立是将企业已经拥有的资产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资产的重组或者分立。在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这已经逐渐成为小企业达到生产规模化并向大企业发展时防止出现边际效益不增长的一种重要方法。重组的经济理论基础是公司内部资本结构达到能使效益最大化和资产组合最合理。资本重组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资产重组,第二是债务重组。资产重组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各部、分别设立的形式,企业外部在市场上用企业股票转售、出让等形式实行的,目的在于避免企业管理层经营管理不善,减少资源不合理浪费或没效率的运用,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企业债务重组的经济体系包括两部分:第一是把企业目前存在的债务或者债权相互连接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第二是对重组之后的债务债权实行有效的经营管理。
2.1.3 无形资本运营
无形资本运营是指国企通过资本市场这个平台把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制定详细的规划管理,使其效益最大化的资产增值。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无形资本运营,其现实意义在于加强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的同时也能注意发展技术壁垒和推出具有创新性或革命性的产品,让企业能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其中对知识产权的购买以及用技术兑换企业股份是国企在进行无形资本运营取得效果的主要手段。
2.1.4 破产(Bankruptcy)
破产是指企业在内部管理或外部市场开拓方面利润不高而导致企业资产不能抵扣债务的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依法把企业存在的债务先进行清算偿还,然后再偿还所有者的投资,防止出现企业明明已经资不抵债却仍在亏损经营最终造成更大的市场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已经对企业是否能够继续经营下去制定了相应的规定,企业是否能够继续持续经营下去可以依照这个实行。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能保持良性的资本投资、经营、集资市场,有效的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加强经济责任分担的管理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2.2 资本运营的意义和作用
2.2.1 资本运营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意义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资本运营。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自然规则优胜劣汰为依据以销量定产量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交易场所的设立是以人类消费的劳动商品开始的;当企业生产规模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提高以后,社会各组织形式日渐完善,才产生了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市场;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和个人的货币、外汇及钱财大量闲置时,才产生资本市场。相应地,人们经营方式的转变也随着市场经济形态的变化和市场深度广度的不断升级的变化和升级。于是,人类经营资本方式按照产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的顺序逐渐升级。
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层次。随着国内经济市场的逐渐成熟发展以及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传统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的前进步伐。只有把企业内部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产品、技术、设备、厂房、商标、服务、文化、经营队伍等等,作为资本流通、整合和重建,从而优化配置,最终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新的发展突破。因此,资本市场的资本运营是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在经历生产、商品经营之后,以其现有资本为对象,通过扩大范围的资本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综合竞争力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资本运营是企业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资本市场并以那些大资本、大资产的巨型企业为中心的阶段。我国已经清晰以发展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有能力的大型企业作为日后企业发展改革的重要目标。从世界经济市场发展走向看,西方国家的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占据主要资本和主导地位。为了在将来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足,以企业在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为主要出发点,组建以企业现有资本为枢纽,利用市场的自然规则造就大量具有综合实力的国有企业集团。[1]
4.1 必须明确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
1 温远凯.资产重组案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11-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4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