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与防范问题分析

摘 要作为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的一种重要方式,财务报表在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经济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报表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理性决策的重要基础,更是企业外在债权人、投资者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投资决策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然而,上市公司自身不合理利益诉求以及外在环境不确定性的推动往往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地反应企业的真是生产经营状况,进而影响企业内外决策者的理性决策。文章从财务舞弊行为的内涵、特征以及意义等内容出发,阐述财务舞弊行为给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所产生的危害,并分析了引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促成因素,进而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措施建议,以期能为上市公司财务活动的合规、合理以及高效地运行提供借鉴和帮助。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现实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1.3.3 研究述评 3
1.4研究方法 3
1.4.1文献法 3
1.4.2描述性研究法 3
1.4.3定量分析法 3
2财务舞弊概述 4
2.1财务舞弊的内涵 4
2.2财务舞弊的特征 4
2.2.1主体特征 4
2.2.2客体特征 4
2.2.3目的特征 4
2.2.4手法特征 5
2.3财务舞弊的危害 5
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表现 5
3.1虚假资产负债项目舞弊 5
3.1.1潜亏挂账 6
3.1.2货币资金项目虚挂 6
3.1.3固定资产及存货舞弊 6
3.1.4实收资本项目舞弊 6
3.2虚假所有者权益项目舞弊 7
3.2.1虚构销售 7
3.2.2虚构资产评估 7
3.3虚假利润表舞弊 7
3.3.1虚构或掩饰交易事实 8
3.3.2利用各种方式调节收入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3利用减值准备粉饰报表 8
3.3.4假借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9
4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 9
4.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9
4.2会计和审计制度不健全 9
4.3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10
4.4财务舞弊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10
5应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 10
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0
5.2完善会计和审计制度 11
5.3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11
5.4协调财务舞弊收益与成本关系 12
结 论 12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目的
信息是不对称的。然而,它的不对称性却给信息优势方利用信息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同时,这种不对称性也进一步给信息劣势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对于股份制公司而言,借助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修改等活动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而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的无疑成为财务舞弊行为所关注的焦点所在。而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发生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环境,更是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以及外在投资者理性投资的重要阻碍因素。因此,探寻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促成因素及其优化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旨在分析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方式以及其内在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投资者利益的维护、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借鉴。
1.2研究意义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管理者、社会公众以及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无疑对企业本身以及社会的良性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基于自身利益的舞弊行为,必将阻滞企业自身乃至社会的理性运行。因此,探讨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内在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无疑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需要。本文写作的意义重要有两个方面:
1.2.1理论意义
文章对财务舞弊问题促成因素的分析以及优化措施的提出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规范财务报告正向功能的发挥。同时,文章中多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优化措施的提出等必然为财务报告理论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1.2.2现实意义
文章基于上市公司的视角,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优化措施,以期能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提供借鉴和帮助。显然,措施的提出必将为上市公司提升财务报表规范性、合规性以及合法性产生一定的现实影响。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财务报表对于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投资人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不容置否。然而,也正是财务报告的重要作用使得一部分人为了自身不合理利益的诉求,而采取财务舞弊等行为,从而伤害财务报告相关者的利益。正是基于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及严重的危害性使得国内外的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展开了深入的探究。
1.3.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更加关注对财务舞弊负面功能的探究。例如,学者朱琦栋(2017)在《论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与治理研究》一文中,通过对不同类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分析,最终提出了识别以及优化不同类型上市公司财务行为进而破解财务舞弊行为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同时,朱琦栋还依据不同财务舞弊行为依据其不同的促成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破解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建议。冯丽娅(2015)在《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与治理对策浅析》一文中通过对引致不同财务舞弊因素的探究,总结出诸如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的都会最终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因此,破解财务舞弊行为的路径也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张宣洪和战雪梅(2017)两位学者在《云南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文中通过对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认为经济因素是促成财务造假的最为核心因素。正是企业的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等不合理经济利益的随求最终促成了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因此,从经济的角度去寻求破解财务舞弊的合理路径无疑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3.2国外研究现状
与国内学者主要倾向于探究财务舞弊重要负面影响不同的是,外国学者往往更加关注对财务舞弊促成因素的分析。例如,Nancy(2013)通过对美国23家上市公司的跟踪调查发现,导致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都会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相比较而言,内在因素、特别是内在的经济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左右着财务舞弊现象的出现。虽然,Jeffrey(2016)也认为财务舞弊是内外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但是,Jeffrey却更加关注外在因素特别是法律因素对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影响。Jeffrey认为,正是外在诸如法律等因素的缺失进而造成了财务舞弊行为成本的降低,进而推动了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
1.3.3 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诸多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虽然他们的研究视角以及分析层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是学者们对财务舞弊行为对经济、社会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同时,研究视角和分析层面的不同也决定了学者们对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促成因素存在差异。有些学者强调不合理、不完善以及不健全的外部环境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促进作用。而另一些学者则强调经济主体不合理经济诉求则是引致财务舞弊的重要促成因素。显然,学者们不同的分析视角和研究层面也为多元化、多视角地识别以及优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了帮助。本文在借鉴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促使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59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