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理念(附件)
摘 要《红楼梦》中处处闪现着朴素的现代理财观念,尽管有些财务管理方法早已作为封建社会的遗孤被历史所遗弃,但是其中的一些财务管理方法确实能为后来的财务管理者提供借鉴,本篇论文从实例出发,着重运用会计文化来分析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财务理念,希望可以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
2《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理念探索 3
2.1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财务赔付制度,降低财产损耗 3
2.2按制度办事,反对浪费缩减开支 3
2.3实行“包干责任制”,化“支出”为“收入” 3
2.4放高利贷 4
2.5专项预算 4
2.6现金管理 5
2.6.1现金支取程序严格 5
2.6.2严格控制现金流量 5
2.7资产管理 5
3《红楼梦》中财务管理的误区 7
3.1财务纪律松弛,小金库现象严重 7
3.2主要收入出现问题,入不敷出 7
3.3铺张浪费 7
3.4糊涂账项 7
3.5缓发工资薪酬 8
4对当代的启示 9
4.1建立透明的财务体系 9
4.2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9
4.3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 9
4.4适度消费,量力而行 10
4.5建立完善的审批程序 10
4.6加强公司的财务操作透明度 11
5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既是跨越时代的鸿篇巨制,也是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极为丰富的百科全书。这部小说不但文学造诣非常深厚,成为后世非常珍贵的学习范本,同时,书中又有不少关于理财、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值得我的学习和探讨,小说中很多故事情节利用平日里的日常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事向我们呈现了当时社会里关于会计、理财和管理方面的方法和知识,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好方法,当然也有不好的东西以示后人,为我们提出警示,整部小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不仅对普通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于专门的学者来说也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或者需要了解会计信息,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投资者、管理者、政府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决策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红楼梦》的学习研读,从中学习和探讨一些古人的会计哲学,借鉴他们生活中的财务方法和管理理念(本篇文章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方面的探索)。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中国来说,要较为成熟一些,发表或出版的相关作品也不少,但在《红楼梦》方面,有关与财务管理上的研究还暂时没有,对于《红楼梦》,国外还暂时处在翻译的阶段,也有较少的学者会对这部小说在文学方面进行探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我国财务理论有了显著的进展,引进西方先进财务理论成效显著,较为系统的财务理论作品也相继出版,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国内在《红楼梦》方面主要致力于文学上的研究,关于财务管理方面投入研究的学者尚少,仅有部分学者写过或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例如:徐汉峰(湖北),他在“《红楼梦》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一文中写道: 《红楼梦》生活层面,不论是财务资产的处理,还是从他们的管理理念,资产分配方面来说,对于当今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赵海燕(湖北)在“《红楼梦》理财初探”中写道: “《红楼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社会经济实录,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理财名著,从财务管理角度,它的某些理财观念,贾府在预算、资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办法,很有特色,甚至能为我们今天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11]刘丽君的“《红楼梦》财务管理方法浅析”等。
2《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理念探索
2.1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财务赔付制度,降低财产损耗
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帮忙协助打理宁国府的丧事时,发现了宁国府的五个弊端:首先,人比较多,鱼龙混杂,经常出现丢东西的情况;其次,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管理比较混乱,遇到问题大家只是互相推卸责任,没有人处理;第三,浪费的情况严重,不知道节俭;第四,再分配任务时没有考虑到任务的难易程度,分配不合理;第五,家里上上下下的人没有上进心,长幼无序,没有好的带头作用,致使上梁不正下梁歪。面对宁国府这五项弊端,王熙凤立即采取措施,把工作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面对这些问题,王熙凤首先理清府中的人物关系,对家中的情况作了大概的了解,整理出对策,第二天一早传府中的媳妇、丫鬟及仆人。根据情况,把她们组织起来,给她们分别指派任务,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能,并要求大家要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如有丢失损坏,需原价赔偿。王熙凤还要求负责管理的人每日查看,不许徇私。把人和事加以梳理组织,做到:事有人办,物有人管,职责分明各司其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2按制度办事,反对浪费缩减开支
在小说四十四回,王熙凤生病以后,府中的大小事务暂由王夫人安排,于是王夫人便临时指派了探春、宝钗等人,让她们暂时处理府中的大小事务。探春接手后,先是查看了府中的历年账本,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决定先从财务费用方面入手,先是对自己舅舅不合理的丧葬补贴费用进行整改,然后是对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公子小姐们重复支付的月钱进行改革,第三是对大观园在管理上和园子内其它业务收入的分配方法进行改革,以调动园中众婆子的积极性,做到增加收入,减少费用支出。如此种种,对贾府严重的财政困难虽是杯水车薪,但也能为贾府省—下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体现了探春敏锐的观察力和聪明的理财能力。
2.3实行“包干责任制”,化“支出”为“收入”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探春在参观完赖大家的花园后,受到启发,对大观园进行改革,实行我们现代意义里的承包责任制,她说:我们花园,比他的要大得多,就算是只用上一半的地方,也能比他多赚出好多钱,与其浪费这些资源,不如发动起大家,不论男女老幼,只要在种植方面有经验,并且对这个提议感兴趣,我们就分给他一块地方,不论是种花草蔬菜,还是养一些鸡鸭鱼蟹,不用交租地的费用,只是每年给府里送点自己养的鸡鸭鱼和种的瓜果蔬菜就可以,这样不但可以合理利用资源,还可以增加收入,补贴自己。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
2《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理念探索 3
2.1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财务赔付制度,降低财产损耗 3
2.2按制度办事,反对浪费缩减开支 3
2.3实行“包干责任制”,化“支出”为“收入” 3
2.4放高利贷 4
2.5专项预算 4
2.6现金管理 5
2.6.1现金支取程序严格 5
2.6.2严格控制现金流量 5
2.7资产管理 5
3《红楼梦》中财务管理的误区 7
3.1财务纪律松弛,小金库现象严重 7
3.2主要收入出现问题,入不敷出 7
3.3铺张浪费 7
3.4糊涂账项 7
3.5缓发工资薪酬 8
4对当代的启示 9
4.1建立透明的财务体系 9
4.2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9
4.3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 9
4.4适度消费,量力而行 10
4.5建立完善的审批程序 10
4.6加强公司的财务操作透明度 11
5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既是跨越时代的鸿篇巨制,也是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极为丰富的百科全书。这部小说不但文学造诣非常深厚,成为后世非常珍贵的学习范本,同时,书中又有不少关于理财、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值得我的学习和探讨,小说中很多故事情节利用平日里的日常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事向我们呈现了当时社会里关于会计、理财和管理方面的方法和知识,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好方法,当然也有不好的东西以示后人,为我们提出警示,整部小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不仅对普通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于专门的学者来说也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或者需要了解会计信息,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投资者、管理者、政府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决策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红楼梦》的学习研读,从中学习和探讨一些古人的会计哲学,借鉴他们生活中的财务方法和管理理念(本篇文章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方面的探索)。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中国来说,要较为成熟一些,发表或出版的相关作品也不少,但在《红楼梦》方面,有关与财务管理上的研究还暂时没有,对于《红楼梦》,国外还暂时处在翻译的阶段,也有较少的学者会对这部小说在文学方面进行探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我国财务理论有了显著的进展,引进西方先进财务理论成效显著,较为系统的财务理论作品也相继出版,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国内在《红楼梦》方面主要致力于文学上的研究,关于财务管理方面投入研究的学者尚少,仅有部分学者写过或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例如:徐汉峰(湖北),他在“《红楼梦》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一文中写道: 《红楼梦》生活层面,不论是财务资产的处理,还是从他们的管理理念,资产分配方面来说,对于当今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赵海燕(湖北)在“《红楼梦》理财初探”中写道: “《红楼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社会经济实录,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理财名著,从财务管理角度,它的某些理财观念,贾府在预算、资产、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办法,很有特色,甚至能为我们今天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11]刘丽君的“《红楼梦》财务管理方法浅析”等。
2《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理念探索
2.1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财务赔付制度,降低财产损耗
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帮忙协助打理宁国府的丧事时,发现了宁国府的五个弊端:首先,人比较多,鱼龙混杂,经常出现丢东西的情况;其次,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管理比较混乱,遇到问题大家只是互相推卸责任,没有人处理;第三,浪费的情况严重,不知道节俭;第四,再分配任务时没有考虑到任务的难易程度,分配不合理;第五,家里上上下下的人没有上进心,长幼无序,没有好的带头作用,致使上梁不正下梁歪。面对宁国府这五项弊端,王熙凤立即采取措施,把工作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面对这些问题,王熙凤首先理清府中的人物关系,对家中的情况作了大概的了解,整理出对策,第二天一早传府中的媳妇、丫鬟及仆人。根据情况,把她们组织起来,给她们分别指派任务,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能,并要求大家要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如有丢失损坏,需原价赔偿。王熙凤还要求负责管理的人每日查看,不许徇私。把人和事加以梳理组织,做到:事有人办,物有人管,职责分明各司其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2按制度办事,反对浪费缩减开支
在小说四十四回,王熙凤生病以后,府中的大小事务暂由王夫人安排,于是王夫人便临时指派了探春、宝钗等人,让她们暂时处理府中的大小事务。探春接手后,先是查看了府中的历年账本,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决定先从财务费用方面入手,先是对自己舅舅不合理的丧葬补贴费用进行整改,然后是对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公子小姐们重复支付的月钱进行改革,第三是对大观园在管理上和园子内其它业务收入的分配方法进行改革,以调动园中众婆子的积极性,做到增加收入,减少费用支出。如此种种,对贾府严重的财政困难虽是杯水车薪,但也能为贾府省—下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体现了探春敏锐的观察力和聪明的理财能力。
2.3实行“包干责任制”,化“支出”为“收入”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探春在参观完赖大家的花园后,受到启发,对大观园进行改革,实行我们现代意义里的承包责任制,她说:我们花园,比他的要大得多,就算是只用上一半的地方,也能比他多赚出好多钱,与其浪费这些资源,不如发动起大家,不论男女老幼,只要在种植方面有经验,并且对这个提议感兴趣,我们就分给他一块地方,不论是种花草蔬菜,还是养一些鸡鸭鱼蟹,不用交租地的费用,只是每年给府里送点自己养的鸡鸭鱼和种的瓜果蔬菜就可以,这样不但可以合理利用资源,还可以增加收入,补贴自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