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控制研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1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于是,新能源汽车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发展的土壤。十多年来,我国就开始对各种类型新能源汽车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最终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随着各种国家补贴、地方政府补贴政策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补贴政策出台不到十年,政府补贴就开始降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入了后补贴时代,开始浮现的一些问题,如充电困难、价格高、性能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偏高,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成本控制不到位。补贴退坡带给企业的压力始增加。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地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成本控制,才能在在这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 Ⅲ
目 录
AbstractⅣ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方法与内容2
1.2.1研究方法 2
1.2.2研究内容 2
1.3国内研究现状 3
2.相关概念界定4
2.1后补贴时代概念界定4
2.2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念界定6
2.3成本控制概念界定 6
3.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分析7
3.1研发成本7
3.2生产成本7
3.3营销和售后服务成本9
4.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9
4.1产业规模小10
4.2相关技术不成熟10
4.3过度依赖国家补贴11
4.4专业人才缺乏11
4.5供求关系不平衡12
5.降低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建议 13
5.1增加生产规模13
5.2提高技术水平14
5.3改变生产方式14
5.4培养专业人才15
5.5加大政府支持力度15
结束语16参考文献17
致谢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我国石油资源日益短缺,雾霾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新能源汽车得以快速发展。十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近几年也超越美国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1.7万辆、50.7万辆,2017年产销分别达到了79.4万辆、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3.8%、53.3%。2018年1—9月,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万辆和72.1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0%和81.1%。2017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相较2016年更是翻了一番达到2.8%。
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汽车污染少,噪音低,而且行驶相同距离的能源,电力要比汽油的费用较少。但是,由于技术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和售价要比燃油汽车高很多,其售价大部分都高于15万元。而且在性能方面,按照普通燃油紧凑级车50L油箱容积,平均油耗百公里9升计算,加满一次燃油的续航里程550公里左右。新能源汽车较高的续航里程只有不到400公里。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短,一般只有5年寿命。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基本上正常寿命是在15年左右,保养维护的好一点,可以开到20年。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和政府补贴是离不开的。除了国家补贴外,某些地方政府也有相应补贴。一辆16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家和地方补贴后,消费者可能只需要花6万元。这种补贴力度一方面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但也有不足之处。在实际交易中企业需要先垫付补贴款,从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交申请,到工信部等部门核实完,政府给企业发放补贴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退坡,动力电池企业也要面临一些降价压力。有些企业还有骗补问题,如销售给关联方,自己购买后拆解回收。
在后补贴时代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降低电池成本,成了关乎电池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另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焦虑主要是“里程焦虑”,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电池更换成本高是消费者拒绝考虑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面临着政府补贴政策的退坡,国内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大压力。
1.1.2研究意义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成本比同行业的企业要低就会让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为,该企业可以给消费者更低的价格,或者在相同价格时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此外,企业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的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和地方补贴下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比燃油汽车高很多,汽车性能上也有很大差距,整个产业对补贴政策过于依赖,很多企业在增加研发力度的同时也有很多企业不思进取,甚至出现骗保行为。
在补贴退坡,后补贴时代到来,新能源车企不能像原来一样过度依赖补贴生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需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吸引消费者以及同国外同行者竞争。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本结构,有助于生产企业清晰地了解各种零部件的成本占比,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降低成本的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经营自身业务。也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从而作出适合的选择。
1.2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1.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本文通过对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成本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中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降低成本的建议。本文在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时同燃油汽车、国外车企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分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方面的问题。
1.2.2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五个部分,旨在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再提供相关建议。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解释了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控制的定义。对相关概念做出了解释。
第三部分,分析新能源汽车各项成本构成。
目 录
AbstractⅣ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方法与内容2
1.2.1研究方法 2
1.2.2研究内容 2
1.3国内研究现状 3
2.相关概念界定4
2.1后补贴时代概念界定4
2.2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念界定6
2.3成本控制概念界定 6
3.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分析7
3.1研发成本7
3.2生产成本7
3.3营销和售后服务成本9
4.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9
4.1产业规模小10
4.2相关技术不成熟10
4.3过度依赖国家补贴11
4.4专业人才缺乏11
4.5供求关系不平衡12
5.降低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建议 13
5.1增加生产规模13
5.2提高技术水平14
5.3改变生产方式14
5.4培养专业人才15
5.5加大政府支持力度15
结束语16参考文献17
致谢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我国石油资源日益短缺,雾霾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新能源汽车得以快速发展。十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近几年也超越美国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51.7万辆、50.7万辆,2017年产销分别达到了79.4万辆、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3.8%、53.3%。2018年1—9月,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万辆和72.1万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0%和81.1%。2017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相较2016年更是翻了一番达到2.8%。
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汽车污染少,噪音低,而且行驶相同距离的能源,电力要比汽油的费用较少。但是,由于技术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和售价要比燃油汽车高很多,其售价大部分都高于15万元。而且在性能方面,按照普通燃油紧凑级车50L油箱容积,平均油耗百公里9升计算,加满一次燃油的续航里程550公里左右。新能源汽车较高的续航里程只有不到400公里。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短,一般只有5年寿命。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基本上正常寿命是在15年左右,保养维护的好一点,可以开到20年。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和政府补贴是离不开的。除了国家补贴外,某些地方政府也有相应补贴。一辆16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家和地方补贴后,消费者可能只需要花6万元。这种补贴力度一方面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但也有不足之处。在实际交易中企业需要先垫付补贴款,从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交申请,到工信部等部门核实完,政府给企业发放补贴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退坡,动力电池企业也要面临一些降价压力。有些企业还有骗补问题,如销售给关联方,自己购买后拆解回收。
在后补贴时代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降低电池成本,成了关乎电池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另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焦虑主要是“里程焦虑”,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电池更换成本高是消费者拒绝考虑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面临着政府补贴政策的退坡,国内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大压力。
1.1.2研究意义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成本比同行业的企业要低就会让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为,该企业可以给消费者更低的价格,或者在相同价格时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此外,企业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的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和地方补贴下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比燃油汽车高很多,汽车性能上也有很大差距,整个产业对补贴政策过于依赖,很多企业在增加研发力度的同时也有很多企业不思进取,甚至出现骗保行为。
在补贴退坡,后补贴时代到来,新能源车企不能像原来一样过度依赖补贴生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需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吸引消费者以及同国外同行者竞争。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本结构,有助于生产企业清晰地了解各种零部件的成本占比,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降低成本的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经营自身业务。也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从而作出适合的选择。
1.2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1.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本文通过对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成本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中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降低成本的建议。本文在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时同燃油汽车、国外车企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分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方面的问题。
1.2.2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五个部分,旨在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再提供相关建议。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解释了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控制的定义。对相关概念做出了解释。
第三部分,分析新能源汽车各项成本构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