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中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纳税筹划以利群集团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引入纳税筹划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经过多年的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应用,纳税筹划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纳税筹划的方法仍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与众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纳税筹划应用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同时,由于我国税制改革不断推进,现有的纳税筹划方法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企业发展推进作用明显减弱,因此在现阶段下,有必要以企业经营中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为对象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纳税筹划体系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案例分析的分析方法,以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在查阅相关资料、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涉税情况的基础上,对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过程中的筹资、投资、采购、销售、成果分配环节的关键纳税筹划点进行纳税筹划现状分析以提出筹划建议,力求能建立新税收改革制度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纳税筹划体系,既能对现有的纳税筹划理论进行案例补充,也为与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似的企业提供纳税筹划的方向和建议。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 研究方法和内容 3
二、 相关理论概述 4
(一) 纳税筹划内涵 4
(二) 纳税筹划与企业偷税漏税的区别 4
(三) 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4
三、 企业经营中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纳税筹划 6
(一) 案例企业介绍 6
(二) 企业筹资环节纳税筹划 7
(三) 企业投资环节纳税筹划 8
(四) 企业采购环节纳税筹划 9
(五) 企业销售环节纳税筹划 11
(六) 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环节纳税筹划 11
四、 结论与建议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绪 论
研究背景
税收是现阶段我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之一。同时,企业成本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税成本,早在很多年前,西方国家就开始积极的开展纳税筹划活动。我国纳税筹划相比较而言起步较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引入了纳税筹划这一概念开始,国内很多专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学者便开始关注纳税筹划,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眼光不长远等现实原因,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把纳税筹划作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点活动对象予以关注,又由于我国相关的财会制度在不停地进行变革,因此,很多有纳税筹划意识的企业原本沿用的纳税筹划方法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落后于时代,加上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税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纳税筹划工作大部分只停留在谋求现阶段利益最大化这一个方面上。
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仍把纳税筹划理解为钻法律和制度的漏洞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同时,纳税筹划的案例一般以个例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完整的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纳税筹划分析,而且深入业务联系实际的纳税筹划方案并不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纳税筹划研究,既能丰富纳税筹划案例,又能为相关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竞争也逐渐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了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我国的学者已经在纳税筹划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大多数的研究成果是以西方的理论著作为支撑。因此,为了通过了解企业纳税筹划基本理论丰富国内纳税筹划实践方案,本文以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析纳税筹划具体在企业中的实施情况,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也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纳税筹划参考。
2.研究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纳税筹划相比于西方国家来说比较零散,理论研究多倾向于分税种研究,综合性全局性较弱。本文拟将纳税筹划与企业的日常经营联系在一起,通过了解和分析企业的涉税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筹资投资等环节进行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综合性,能够形成一整套较完整的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方案,对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具体案例有一定的丰富支撑作用。同时,全文围绕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业务展开,所有方案均为企业目前使用或者可以使用,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像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类似的企业提供纳税筹划借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纳税筹划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定产物,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好,对纳税筹划的研究需求也大。
汤姆林爵士(1935)提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法少纳税是可以的。从此纳税筹划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
韦伯梅格斯(1988)提出所谓纳税和筹划,就是人们在缴税之前有计划的进行企业的经营活动以降低整体税负的行为[2]。
马克沃福桑(2004)提出了有效纳税筹划理论,该理论建立在社会的契约关系的基础上,他认为纳税筹划的目标应该建立在满足其余额的多方需求上,不单单要考虑显性税收成本,还要考虑隐性税收成本,在考虑税收因素的基础上还要关注着管理等环节的非税收因素的影响[3]。
提曼(2010)提出不同的企业有自己不同的资本结构,因此,也有自己所适用的纳税筹划方案[4]。
本尼(2014)对各国的企业所得税和贸易发展进行研究后得出,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国与国之间企业税的差异[5]。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纳税筹划相比于国外来讲起步较晚且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针对某行业或者某企业量身定制纳税筹划方案的较少。
李喜云,徐丽(2012)通过研究新税法后提出了企业新税法下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方案,企业的经营有产品领域上差异,也有地域上的差异。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税率,比如制造业的增值税率为16%,一些服务行业的增值税为3%,因此,在不同的行业,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范围,制造适用于本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6]。
段玲卉,熊英(2013)通过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入手,通过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纳税筹划风险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他提出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考虑相应的税收政策,做到合理纳税,依法纳税[7]。
李羡於(2015)在深入研究财税[2012]48号文件后,从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方面提出企业纳税筹划建议,他认为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在不超过本年营业收入的15%的部分可以于税前扣除,因此可以通过将合理的费用放在该科目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8]。
蔡昌(2015)提出企业的纳税筹划应该以企业的整体战略为发展指导,应该将战略思想、转化思想和契约思想贯彻在企业经营的始终,不能因为贪图眼前的税收收益而忽略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企业经营目标是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实现[9]。
程露(2016)通过对某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套纳税筹划建议,她认为纳税筹划应该有企业的独特性[10]。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