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探析(附件)

摘 要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银行操作的性能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围绕工行的综合盈利水平和盈利情况,一方面通过用银行盈利分解分析法分析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各个盈利指标,即找出影响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各个因素。另一方面,结合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结果,通过和同业其他商业银行的各项盈利指标的对比提高其盈利能力。将工行的贷款战略从大企业调整为小企业,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服务。降低工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提高工行的资产质量进而提高建行的盈利水平。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1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2
1.5文献综述 2
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基础 4
2.1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解释 4
2.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判断 5
2.2.1定量的判断—盈利指标 5
2.2.2定性判断 5
3.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 8
3. 1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 8
3.1.1与盈利能力相关的各项指标分析 8
3.1.2工行盈利能力的现状 13
3.2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 17
4.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8
5.对策 20
5.1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保证新增贷款质量 20
5.2优化存、贷款结构 20
5.3增强存、贷款定价能力 21
6.结论 23
致谢 26
1.绪论
1.1研究目的
本课题将根据中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大经济环境,重点研究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找到提升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措施以及保持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实施方案,并对我过其他商业银提升其盈利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1.2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商业银行的逐步上市,我国银行业掀开了崭新的一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外资银行以其雄厚的资本、多元化的服务、现代化的技术和高尖端人才的优势进军中国市场,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中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质量较差、经营管理水平不够、业务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不过经过近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己经有了一定的成效,问题有所改善。但是要在全球化的经济大环境下占得一席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那么中国的银行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提升竞争力,盈利能力是关键,只有重视盈利能力的发展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本课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进行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结合工商银行的财务数据和营运状况现状,结合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数据分析,通过银行盈利分解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努力探究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策情况提出优化解决措施建议。并验证了当前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三种主流途径:一是改善银行的负债结构,降低总的利息支付水平;二是改善资产结构,增加银行有息资产的收益;三是提高银行的其他业务的收入,扩大银行总体的盈利规模。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本课题将在阅读大量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将运用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案例分析法:本课题将选择中国工商银行这典型的商业银行进行案例研究,所得的研究结果将对其他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5文献综述
对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探析,之前就有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Berger(1995)从银行经营效率出发,探讨了美国银行的资本和银行的收益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的相关关系,即当资本增加时会促使银行收益的增加。除此之外,该研究中还涉及了别的变量,;例如市场结构、银行的资产结构和经营成本等。Smirlock.M(1985)以美国2700家银行行为其研究对象,讨论了银行利润率和市场结构的关系,证明了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和银行利润率具有正的相关关系,且市场占有率对银行的利润率的影响非常的明显。Abreu Margarida &Victor mendes(2002)以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德国这四个欧洲银行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者权益与资产之比、贷款与资产之比、银行市场占有率、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与银行的资产净利率呈显著的正的相关关系。
美国穆迪公司评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方法,是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经济利润和其风险加权资产的关系,再去评价商业银行的持续盈利能力,穆迪公司对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着重于传统的盈利的净利息收入和净息差、多元化的业务盈利,如收费收入等以及成本效率指标这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它是用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股东权益的回报水平以及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的思想就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的乘积。因为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的研究在近几年日益深入。顾晓敏(2005)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入手,运用杜邦分析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19982003年这几年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的市场份额、净利润、未提坏账前的营业利润、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评价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状况,最后在和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盈利指标的比较中总结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弱势及提高其盈利能力的相应的策略。李瑞、贺晓波(2006)用资本收益率代表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国有四大银行的盈利性能力作了回归分析,并且针对每个银行提高其盈利能力找到了途径。黄金秋、屈新(2006)总结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五个因素:资产质量、资本充足度、流动性状况、营运效率银行规模和外部环境因素。利用挨个具体的有关盈利能力的指标,对影响盈利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考察了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总结提出了增强我国暗影议会盈利能力的几个措施。范晓清、白娜(2011)对比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国内外其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运用杜邦与安尔伯茨这两种盈利研究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进行了分解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资本使用效率、控制成本能力、资本运作条件和坏账准备金率等方面的表现均差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资产利用效率却高于股份制银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7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