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青年民营企业家的调查研究(附件)

摘 要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民消费逐步多样化,这也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逐步扩大,山东省青年民营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因此,本文基于对山东青年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企业营销模式创新、技术型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相关企业提高企业绩效提供借鉴。经验证营销模式创新、技术型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营销模式创新与技术型创新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
(一)青年民营企业家的界定 2
(二)自主创新的相关研究 2
(三)有关自主创新两变量的文献 3
(四)自主创新三者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4
三、研究设计 6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
(二)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6
(三)量表效度的检验 7
四、实证研究 10
(一)描述性分析 10
(二)相关性分析 10
(三)回归性分析 11
五、结论和建议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一、引言
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对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也使我们认识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国为了应对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机遇,制订了许多政策鼓励万众创新,以期完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从而实现我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在国家创新的号召下,一大批青年民营企业蓬勃生长,逐渐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本文基于对山东省青年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进而研究企业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帮助青年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行为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有目的进行自主创新的活动。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将自主创新行为分成营销模式创新和技术型创新这两个维度,从而实现更对自主创新对青年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深入的研究。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意义重大。青年的民营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自主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以说,该国青年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水平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找到影响我国青年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它将更好的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青年民营企业家的界定
首先解释一下青年民营企业家这一概念,于秀(2016)提出青年民营企业家也就是指的私有制企业或称青年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以经营管理者的身份进行企业管理、决策等工作[1]。青年民营企业家顾名思义即年龄相对较小一些,平均在2545之间的活跃在一线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企业所有者。而一些受雇于企业所有者进行经营管理的人员,是属于职业经理人而非民营企业家。
(二)自主创新的相关研究
以李文国(2010)为代表的学者们,参考了学术研究领域中现存的研究理论,对创新系统的四大板块[2]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这四类体系,研究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评价系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作出不同的分析应用。由于目前发达国家在创新体系评价指标方面的工作比我国创新体系的评价系数的可供参考性要高一些,重要因素就在于我国知识创新的评价指标系数以及技术创新评价指标系数发展相对缓慢。为此,呼吁我国应加强知识产权创新、只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等有了提高,才能够个表格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创新工作。
高传贵,辛杰(2018)将自主创新认定成一种能够达到企业期望目标的创新活动,他赞同前面研究者关于自主创新的观点,同时进一步补充了自主创新的范畴。他觉得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都能够继续获得提升,假使在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过程中引进、消化与吸收外源知识,从而最终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那么也应该认定其属于自主创新活动的范畴。同时,他也对自主创新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需要机制与资源配置配合从而实现对企业的影响,假使企业是在不好的机制或者政策背景,又或者说是相关资源非常的匮乏,那么企业是很难进行创新的;再者是企业可以适当加强集成方面的创新,这对于研究成果更好的转化成生产动了是非常有效果的;最后在企业进行二次创新的时候,可以多借鉴别的企业现金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二次创新,为企业抢占市场赢得先机[3]。
从以上列出的所有学者对于自主创新行为的概念来看,不论是站在什么视角的研究者,对于自主创新行为的理解都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突破的内生性2、市场开发的率先性以及3、知识资本的集成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以下假设:
H1:自主创新行为作用于营销模式创新与营销模式的创新,同时对企业发展会产生带动作用
(三)有关自主创新两变量的文献
对于企业营销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我国学者也有所涉及。比如
杨伟等(2011)通过对120家样本企业的研究,找出了企业的内部是管理创新和企业资源的集中表现;但是企业资源的外在表现,其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外部营销模式创新[4]。李先江(2011)提出了营销模式创新的理念,他强调营销模式创新将会在企业创新和绩效之间形成良好的机制,他还强调企业不仅仅要利用好营销模式的创新,也必须重视对价值网的创新[5]。我国学者文亮等(2012)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研究,论证了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短期内从财务数据上反映的情况是比较小的,但是长远来看的话,这种创新对企业而言,带来的改变是非常可观的[6]。李丽娜(2012)通过研究将营销模式创新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企业营销模式创新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当环境的动态性变大的时候,营销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也会更突出[7]。
韩光军(2011)更是将品牌作为营销模式创新的一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在企业打造品牌效应的时候,企业品牌的名称、企业员工对于自身品牌文化的认可度、品牌故事以及其logo、明亮度还有整体包装,都是影响品牌效应的因素[8]。王新新(2013)表示,品牌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广告,而是更为长远的契约效应的存在,因为企业的品牌打造对于企业来说不只是其在商品推出市场时候所营造的外包装,而是企业由内到外,建立的归属感。首先,建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情感架构,同时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围绕产品建立所属关系,用以不断维系企业品牌与用户的联系,让用户对企业产品产生情感价值。同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与品牌磨合,最终融为一体,最终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消费契约关系,由此诞生长远合作[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