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盛公司对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应对措施研究
摘 要出口退(免)税政策是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战略都密切相关,对出口外销型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出口退税的含义和背景作出了简单介绍,介绍了出口退税政策不断调整的历史及原因,着重分析最近一次出口退税政策变动的主要内容和原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变动调整对滁州宏盛运动制品有限公司这家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带来的影响。着重分析滁州宏盛运动制品有限公司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1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出口退税理论概述 2
2.1出口退税的含义与作用 2
2.2出口退税的改革历程 2
2.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 3
第三章 宏盛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4
第四章 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 5
4.1出口退税率调整带来的影响 5
4.2出口退税率降低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5
4.3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宏盛公司的影响 6
4.4对宏盛公司造成的不利影 6
第五章 宏盛公司应对措施 8
5.1做好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的测算分析工作 8
5.2建立内购外销的管理模式 9
5.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
5.4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0
5.5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 10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引言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出口退税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自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颁布了出口退税政策。并在1994年进行了税收制度改革之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也正在逐步符合国际标准。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发展对我国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今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对外贸易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福利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的实用性研究,也对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更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精神、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了出口退税政策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接着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作用、发展背景和改革历程,并针对滁州宏盛运动制品有限公司的情况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企业出口的重要影响。最后指出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滁州宏盛运动制品有限公司提出切可用的应对方法。
第二章 出口退税理论概述
2.1出口退税的含义与作用
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即对已报关离开关境的出口货物进行退还(或免征)税。出口退税政策是对报关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和流通环节所(需)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增值税是对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其购买原材料等成本后的增加值(或毛利润)征税。退税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 退税率和计税依据,实际就是二者的乘积。
国内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本国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避免遭遇国内和国外的双重征税,使得出口产品以少缴税或者免税的价格出境,进行国际贸易。该政策的作用在于提高公司出口的积极性,商品的出口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营业额,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有助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保障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2.2出口退税的改革历程
从中国在上世纪末期实施出口关税优惠政策起,总共经过了五次大的改革。在1994年,实施了新税法,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中国出口商品开始实施零税率政策。然而,由于税收和财政能力的时间管理的影响,这一政策仅仅实施了一年多。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后面的各种负面影响,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1998年又开始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提升,税率分别为5%,13%,15%和17%四种档次。2002年,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出口退税机制不健全未能及时退税的问题,国务院在两年之后对其政策以及机制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出口退税率又再次被调低。自从2005年以来,为了促进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研发生产高科技、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分批分期的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也把容易引起外贸摩擦争端的货物(如纺织品类)的出口退税率适当地调低了,国家为了鼓励技术性产品的出口,提升了如计算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两年之后,又再次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范围的调整,改革的目的在于缓解外贸顺差造成过大的矛盾,同时也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了应对美国抵押贷款次级债危机所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为了避免我国出口不断急速下滑,中国又频繁上调出口退税率; 2010年6月22日,我国政府发出通知,于7月15日,取消部分出口产品退税,这里面涵盖了钢铁,农药,玻璃,橡胶等四大类406多个品种。
2.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
2.3.1国际背景
对许多欧美国家而言,尤其是对美国,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巨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外贸企业公司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巨大的价格优势。并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融入国际经济市场,尤其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世界上很多知名品牌的商品都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字样,我国慢慢变成了全球的制造工厂。美国因为自己国内十分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导致许多公司纷纷把加工生产环节往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进行转移,或者就直接不生产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改为从其他国家直接进口纺织品之类在本国不具备竞争力的商品。美国为了发挥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正在由简单的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而中国企业在制造业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不过是加快美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各取所需。然而,由于美国制造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向美国政府和国会不断施加强大的压力,导致美国一再向中国政府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但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中国经济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有着重大关联,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在这种两难的格局之下,这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下致使出口退税政策不断地变动调整。
2.3.2国内背景
国内如今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矛盾根深蒂固,迟迟得不到解决。一方面,国内现行的退税机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其结构无法适应国内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的需求。此外,其负担机制设计的并不合理,政府在这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运转,常会出现周转不灵的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都致使国家在出口退税时,无法及时有效的保证退税资金的运转,导致国内严重的出口欠退税问题,并且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我国实际上的退税率与所规定的退税率大相径庭。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必然会给国内公司的正常运营以及外贸生意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给国内财政金融方面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也会有损国内政府的形象。此外,考虑国内中央财政全权承担出口退税机制,造成地方官员在惩治出口骗税等一系列问题上动力不足,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地方官员勾结不法分子,一同伪造证据骗取国家退税金的案件。考虑到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市场性质,因此国内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和税务分享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即责任分担应与利益分享也是平等的。如今,这一机制中所存在的弊端已经渐渐暴露出来,因此需要国内政府及时对现行的退税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1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出口退税理论概述 2
2.1出口退税的含义与作用 2
2.2出口退税的改革历程 2
2.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 3
第三章 宏盛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4
第四章 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 5
4.1出口退税率调整带来的影响 5
4.2出口退税率降低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5
4.3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宏盛公司的影响 6
4.4对宏盛公司造成的不利影 6
第五章 宏盛公司应对措施 8
5.1做好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的测算分析工作 8
5.2建立内购外销的管理模式 9
5.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
5.4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0
5.5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 10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引言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出口退税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自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颁布了出口退税政策。并在1994年进行了税收制度改革之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也正在逐步符合国际标准。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发展对我国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今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对外贸易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福利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的实用性研究,也对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更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精神、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了出口退税政策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接着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作用、发展背景和改革历程,并针对滁州宏盛运动制品有限公司的情况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企业出口的重要影响。最后指出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滁州宏盛运动制品有限公司提出切可用的应对方法。
第二章 出口退税理论概述
2.1出口退税的含义与作用
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即对已报关离开关境的出口货物进行退还(或免征)税。出口退税政策是对报关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和流通环节所(需)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增值税是对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其购买原材料等成本后的增加值(或毛利润)征税。退税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 退税率和计税依据,实际就是二者的乘积。
国内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是我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本国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避免遭遇国内和国外的双重征税,使得出口产品以少缴税或者免税的价格出境,进行国际贸易。该政策的作用在于提高公司出口的积极性,商品的出口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营业额,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有助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保障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2.2出口退税的改革历程
从中国在上世纪末期实施出口关税优惠政策起,总共经过了五次大的改革。在1994年,实施了新税法,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中国出口商品开始实施零税率政策。然而,由于税收和财政能力的时间管理的影响,这一政策仅仅实施了一年多。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后面的各种负面影响,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1998年又开始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提升,税率分别为5%,13%,15%和17%四种档次。2002年,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出口退税机制不健全未能及时退税的问题,国务院在两年之后对其政策以及机制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出口退税率又再次被调低。自从2005年以来,为了促进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研发生产高科技、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分批分期的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也把容易引起外贸摩擦争端的货物(如纺织品类)的出口退税率适当地调低了,国家为了鼓励技术性产品的出口,提升了如计算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两年之后,又再次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范围的调整,改革的目的在于缓解外贸顺差造成过大的矛盾,同时也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了应对美国抵押贷款次级债危机所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为了避免我国出口不断急速下滑,中国又频繁上调出口退税率; 2010年6月22日,我国政府发出通知,于7月15日,取消部分出口产品退税,这里面涵盖了钢铁,农药,玻璃,橡胶等四大类406多个品种。
2.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
2.3.1国际背景
对许多欧美国家而言,尤其是对美国,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巨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外贸企业公司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巨大的价格优势。并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融入国际经济市场,尤其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世界上很多知名品牌的商品都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字样,我国慢慢变成了全球的制造工厂。美国因为自己国内十分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导致许多公司纷纷把加工生产环节往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进行转移,或者就直接不生产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改为从其他国家直接进口纺织品之类在本国不具备竞争力的商品。美国为了发挥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正在由简单的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而中国企业在制造业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不过是加快美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各取所需。然而,由于美国制造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向美国政府和国会不断施加强大的压力,导致美国一再向中国政府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但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中国经济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有着重大关联,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在这种两难的格局之下,这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下致使出口退税政策不断地变动调整。
2.3.2国内背景
国内如今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矛盾根深蒂固,迟迟得不到解决。一方面,国内现行的退税机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其结构无法适应国内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的需求。此外,其负担机制设计的并不合理,政府在这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运转,常会出现周转不灵的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都致使国家在出口退税时,无法及时有效的保证退税资金的运转,导致国内严重的出口欠退税问题,并且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我国实际上的退税率与所规定的退税率大相径庭。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必然会给国内公司的正常运营以及外贸生意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给国内财政金融方面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也会有损国内政府的形象。此外,考虑国内中央财政全权承担出口退税机制,造成地方官员在惩治出口骗税等一系列问题上动力不足,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地方官员勾结不法分子,一同伪造证据骗取国家退税金的案件。考虑到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市场性质,因此国内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和税务分享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即责任分担应与利益分享也是平等的。如今,这一机制中所存在的弊端已经渐渐暴露出来,因此需要国内政府及时对现行的退税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