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及防范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1
2.1 担保圈概念论述 1
2.2 担保圈的类型及特征 2
2.3 担保圈相关理论 3
3 国内外担保圈现状 4
3.1 国外研究现状 4
3.2 国内研究现状 4
4 造成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原因 5
4.1 中小企业自身状况 6
4.2 信用歧视 6
4.3 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完整,支持力度不够 6
5 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防范措施 7
5.1 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识别 8
5.2 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控制 9
5.3 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化解 9
6 案例分析——常州市KT企业担保圈事件 10
6.1 KT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10
6.2 KT企业风险问题分析 11
6.3 预防KT企业风险的措施及建议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信贷市场担保圈问题层出不穷,在整个信贷市场发展中不平衡,随着信贷资产规模的不断增大,保证担保贷款也随之增多,客户间互保连保担保推动了担保圈贷款[1]。尤其近年来,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中占有着较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金也在大量增加,国内媒体频繁报道出因地方担保圈引起的区域性债务危机事件,这些事件备受瞩目,担保圈涉及的对象众多,风险危害性极大,因此现阶段我国对预防地区性金融风险及守护金融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担保圈的形成使得原本两个或两个以上毫不相干的公司变得息息相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圈内任意一家公司企业运作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圈内其他企业贷款风险,导致其他公司面临严重债务危机。本文主要通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来分析担保圈风险的成因,探索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的途径,进而防范规模性的金融风险,保证区域性的金融稳定。
2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担保圈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假定M对N的贷款进行担保形成担保关系,彼此连接的担保关系变成担保链,担保链互相交错就形成担保圈。一般而言,对于大多数采用第三方保证的借款人来说,既然有企业肯为自己保证,那自己也多多少少要为保证人提供一定金额的保证,这就形成了互保。从之前单纯的MN互保,到现在的MZ互保,互保已经越来越频繁、隐秘。一旦形成互保,担保链就变成了回路,担保圈也就形成了。
2.1 担保圈概念论述
早在1967年国外的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曾做过一次实验,试着论证只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互相贯连任意两个互不认识的同一国度人,此种现象被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六度空间理论,从而得到重要的结论:任何两个不认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一定的联系,企业担保圈也是如此以担保链条为主的小世界。就目前的担保圈而言,在我国并没有权威性的定义,但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及学者认为担保圈是指多家企业或公司通过相互担保或连环担保联系到一起而组成的,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特殊利益群体。当下伴随着商业银行和部分行业协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保证担保贷款亦随之增加,顾客之间的互保或连保就提升了担保圈贷款,担保圈的形成可以从商业银行、技术、市场、法律方面进行分析,在商业银行方面,银行通常迫于绩效的压力,降低授信准入门槛,过于依靠风险缓解工具降低授信风险;技术方面,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还不完善,现在银行中的数据库存在担保信息不全、信息更新缓慢等不足,使信息平台很难支撑银行监控担保圈贷款;对于市场方面,现在国内证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大多还是以银行借款等方式为主,由于自身抵押资产不足,又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使企业过多的依靠保证类担保;对于法律方面,我国《担保法》有明确规定:“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此条文恰恰就说明保证人能够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2]。
2.2 担保圈的类型及特征
担保圈中基本的担保根据其担保链样式能够分为互保联保、集团式担保和循环担保等。根据担保圈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关系的复杂程度性质等因素,能够将担保圈大体分成四部分,为风险可控担保圈、一般风险担保圈、风险较大担保圈和风险严重担保圈。风险可控一般主要是指圈内部分融资企业保证能力和信用评级都较强,抵押物价值能够满足融资余额;风险一般指圈内存在少数企业担保能力不强且信用;风险较大指圈内大部分企业担保能力不足且有欠息违约等记录;风险严重指整个担保圈财务状况差,圈内企业常有不良违约记录。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政府部门和银行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把联保和互保两个模式作为创新产品摆出,这一方法从某个角度来看确实解决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难度。联保互保模式一诞生就有了金融创新的称号,企业支付的成本对担保人而言是应尽的互保义务,有利于减少了融资成本,降低了担保费用的支出,所以能较快的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认可赏识。互保,就是指担保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互相担保保证行为,当其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方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时,另一方这时便需要替对方担负连带还款责任偿还贷款。而连环担保,指的是若干债务人之间形成的债务人和债务人之间提供担保的行径,状况相对比较复杂杂乱。
担保圈主要特征有:一是具有高度传染性,担保圈里担保链条往往不止两条甚至更多,但是每扩增一条担保链,容纳在其中的企业数量也会不断增多。范围较大的担保圈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风险在企业之间相互传染,担保圈与一般的担保链条比起来,破坏性和危害性更大,并通过金融机构传染到整个实体经济,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地区金融的稳定。二是具有超强隐蔽性,圈内企业融资的隐蔽性问题很值得关注,其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信托融资和内部集资等多种形式,融资主体也多是指各种关联企业单位。由于融资方式和融资主体的多样性,使得债权人并不清楚相互的情况,只对自身债权比较了解。所以,在风险显露之前,债务人真实负债的情况对于债权人来说是隐藏隐秘的。三是协调性难,从过去以往的信贷风险处置案例来看,主要还是靠地方政府出面协调,力争将信贷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降到最低,但这种处置方式用在担保圈风险上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一是由于担保圈危害较大,杀伤力极强,敢于接手的企业实在难找。二是现在融资方式日益多样化,政府对民间借贷等协调能力较弱。三是在担保圈情形下,担保圈企业涉及到的股东、员工及集资群众数量巨大,债务聚集与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密集联系在一起,最终出现了债务人不心急,但担保人、政府和银行心急如焚的局面。
2.3 担保圈相关理论
5.2 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控制
要想对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进行控制,那风险预测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风险预测是提前对风险的基础判断,经过收集分析企业的各种信息数据,利用科学合理的解析方法,粗略预算风险发生的概率。这不仅可以帮助银行管理风险更科学,还有利于风险决策者在面临风险决策时选择最佳的风险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从银行的方面来讲,第一应从强化担保圈风险事前控制入手,对于中小企业担保圈风险控制还在风险预测上,运用相关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出担保圈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后的危害程度。银行应在事前开展调查工作,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去考核圈内企业账务往来关系,了解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加强担保圈企业资金流动的监管,落实好国家担保政策,必要时可以跟踪风险大担保关系复杂的担保圈,逐渐搞清担保企业与被担保企业的关联情况[7]。第二健全担保圈风险的控制机制,当担保圈发生实际风险时,银行就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甚至化解,这就有助于提高银行的贷款质量,对跨银行之间的担保圈贷款,要充分利用协调机制与关联银行紧密合作化解风险。第三担保圈风险事后的补救办法,首先金融机构对贷款企业的管理和资金进行监管,全面了解企业对外担保信息,调查企业现金流量,偿贷能力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能够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其次在担保单位资金出现危机困难时,可要求贷款方改变担保方式来保证第二还款源的安全,从而保证企业还贷能力[8]。最后金融机构要依据企业实际资金需求,重新调配贷款品种比例,这样能避免因为借款到期日集中在同一天而增添企业的还贷压力。对于那些信用等级较好的优质企业,可采取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银团贷款的方式共担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4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