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并购的经济效应分析

自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国内外金融机构更是掀起了并购浪潮。继企业并购活动之后,并购行为更多的发生在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这一现象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银行业的并购活动在整个金融机构的完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必须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宜。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并购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资料,介绍了银行并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银行并购的定义、动因、类型进行简要阐述,以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为例,进一步分析了银行并购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并购行为对我们的启示,最后对于如何提升银行并购行为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并购  经济效应
Since the "sub prime crisis" erupted in 2007,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ituation has become more complex, domestic and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set off the wav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ollowing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ccur more banking and other institutions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Many scholars for this phenomenon started in-depth research. M & A activity in the banking sector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rov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must improve our level of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appropriate to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cholars access to information for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definition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otivation, type a brief exposition to the acquisition of Wing Lung Bank China Merchants Bank Hong Kong case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revelation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s well 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rought to us, and finally how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trategies brought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Commercial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Economic effects
目  录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3.1国外研究现状    1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3
1.4.1研究方法    3
1.4.2本文框架    4
2. 银行并购概述    5
2.1银行并购的概念    5
2.2银行并购的动因    5
2.3银行并购的类型    6
3. 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的经济效应    7
3.1 事件描述    7
3.2 并购动因分析    7
3.3 并购的经济效应分析    8
3.3.1扩大招商银行的规模,增加其国际竞争力    8
3.3.2优化招商银行的结构,促进了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    8
3.3.3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提高资本充足率    8
3.3.4促进产业集中    9
3.3.5促进金融监管改革,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9
3.3.6影响就业形势    10
4. 提升银行并购经济效应的对策    11
4.1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的启示    11
4.2提升银行并购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11
4.2.1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的重组与整合    11
4.2.2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银行科技实力    12
4.2.3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银行业创新能力    12
4.2.4减少政府干预    12
4.2.5完善金融监管机制,规范相关法律    13
4.2.6鼓励银行业的混合经营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引言
1.1研究背景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自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国内外金融机构更是掀起了并购浪潮。继企业并购活动之后,并购行为更多的发生在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这一现象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金融形势就与国际金融形势有了密切的联系。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活动大幅度开展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吸取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银行业开始了并购整合。
1.2研究意义
在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影响下,许多国家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例子,纷纷开始了实施银行并购活动。而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资本充足率低,业务单一,落后的管理经营模式使的我国银行业的并购活动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尽管如此,银行并购活动依然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许多地区纷纷开始实施。这主要源于银行并购活动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当银行的资产经营效率不高,存在大量过剩资源时,并购可以消除过剩的生产能力,使银行经营规模更加合理。银行并购活动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银行的盈利状况,扩大银行规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够促进产业集中,促进金融监管改革,影响就业形势。因此银行业的并购活动不单单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有益,对于整个金融大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是最早开展银行业并购活动的,它们在并购活动中取得了超过预期的良好收益,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业并购浪潮。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的同时,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开始对于银行并购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理论。
1.3.1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许多学者就开始了关于银行业并购行为的探索研究,主要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于“银行并购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运用一系列的财务模型和数据对典型的银行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多数结论显示:并购双方在并购交易活动中并未获得预期的收益,有的结论甚至分析出并购双方在并购活动中取得的收益为零甚至会产生负收益。[1]Ho,Gary由此提出:“银行并购行为是一项零收益并且充满风险的活动但是确对于冒险家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2 0 世纪7 0 年代,有些学者以“资本市场有效”为前提条件,通过对一些银行并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银行的股票价格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作用下,并购活动发生之后的实际波动情况来研究银行并购的价值创造方面的问题。 这期间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并购双方的股东能从并购行为中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并购方股东所获得的收益却小于被并购方股东所能获得的。而且,该分析结果在统计检验上并不显著。[1]
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重点由“银行并购能否创造价值”逐步扩大至“金融业并购如何创造价值”,研究的角度也主要集中在并购价值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和并购价值创造的方式,以及并购价值创造的外部环境等。[1]
Baono、Bowditeh和Lewis(1985)通过研究表示,并购双方的管理风格与能否获得预期收益也有一定的关系。并购双方在管理风格上的差异将会影响到并购活动后所带来的预期收益。[1]Callahan(1986)、Lipton(1982)的研究结果表示:并购双方在管理风格上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并购活动之后的金融机构的整合效果。[1]
在21世纪,国外许多学者对于“银行并购活动究竟能够创造多少价值”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部分学者更是建立起了以博弈论为基础,以计量经济学为研究工具的数据模型,试图准确度量在并购活动全过程中并购行为所能创造的全部价值,但由于建模的前提和假设的条件有所差异,以及模型中所采用的变量的不同,因此还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1]
1.3.2国内研究现状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我国学者对银行并购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0年。刘锦彪(1990)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杠杆收购对于银行并购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它可以为银行参与企业并购活动创造条件,但同时它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2]
周炜、王传纶(1998)的文章主要侧重于对西方国家银行业的并购浪潮进行分析。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的银行业一直处于竞争的状态,并且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并购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金融资本的重组与整合,并购行为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完善。[3]
唐叶萍、赵兵(1998)对于银行并购的分析则是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银行在实行并购活动后,其交易市场会由原来的外部市场转化为内部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节省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其本质是由要素市场代替原有的产品市场。[4]
钱澜(2000)是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指出并购行为有利于构建和培育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5]
万解秋、陈莉(2000)是从银行跨国并购的角度对中外银行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外银行跨国并购的特征,并提出了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实施跨国并购所能采取的有效策略。[6]
李平、张慧萍(2002)则是从银行并购效应的角度对于银行业并购进行分析,以美国银行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银行并购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X效率之间的联系,提出了银行业也存在规模经济的现象,并且范围经济与X效率对于改善银行的效率有着积极作用。[7]
陈璐(2005)对于我国银行业并购问题的研究是从效率、市场势力的角度进行的。他对我国中小型银行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很多政策性的建议。他还认为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属于中小型银行过度竞争而 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二重性市场结构。其中中小银行在实施并购活动时会产生帕累托改进效应,即在不减少国有商业银行福利的情况下,通过对于现有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善从而提高中小银行的福利。[8]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3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