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浅论
目 录
1 引言1
2 审计模式的历史沿革1
2.1 账项基础审计1
2.2 制度基础审计2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2
3.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2
3.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趋势3
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位3
4.1 战略风险4
4.2 审计战略4
4.3 审计的方法程序4
4.4 审计质量4
4.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分析5
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的应用分析5
5.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的应用流程5
5.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方法6
5.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银行存在的问题6
5.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银行的对策7
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不仅有内部的还有外部的,根据长时间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企业能够快速将经营风险转为财务风险,一个成熟的注册会计师不仅要从内部对企业的财务深刻分析还需要从外部分析,如果只是将被审计企业作为独立非的个体,就不能更好的理解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行业内出现了新的关注热点就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它具有一直以来的特点就是运用评价控制风险,常常导致注册会计师心余力绌,尤其是在管理风险这一方面出现问题时。这就加快了我们建立健全审计模式的进程,否则,审计过程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败案例,目前审计行业界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审计导向模式。所以有了现代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险导向审计。
目前,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现旧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审计方法。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对新的风险导向做深入的研究,然而新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许多方面并没有成熟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理论部分和实际运用方面脱离。所以,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是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
一、建立健全审计理论体系。
二、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效的规避风险。
三、能够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 审计模式的历史沿革
2.1账项基础审计
在20年代初期,审计才处于发展上升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因为被审单位不管是在组织结构上还是产品的种类上都过于单一,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不能够给被审计企业提供专业的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是受委托责任人的授权(通常为经理或下属)对企业的财产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对结果作出真实可靠的报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通常要付法律责任,是要对外公示的。审计提取有效资料的方法很少,主要包括检查支持凭证,评估报告资产的价值等。通常在整个审计程序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合账和过账上面,在这个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详细的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每一笔会计凭证和每一类明细账。简而言之,这种事呢及方法就是详细审计,又称账项基础审计方法。
2.2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伴随着扩大的是制度基础审计阶段的审计风险模式。随着交易方式和经济体系内容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元化,注册会计师们需要完成的工作强度不断的增大,同时审计的成本也在不断地提高,久而久之详细的审计在实施起来变得异常的艰难,因此,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采取抽样调查的方便进行审计。然而,这种审计方法需要注册会计师在样本采集的取舍、企业潜在风险等一系列潜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这种审计方法在某些角度看缺乏稳定性并且不够全面,导致与审计风险变大。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从而避免错误和包庇现象的发生。所以,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制度基础审计方法。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什么是审计风险?就是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出现舞弊或者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报告出现重大失误。在新的审计模式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审计风险?主要要抓住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这两项,可见,被审计单位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已经被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行动的方向,结合理论基础,以对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测评作为重点的,从而合理的降低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新的审计技术。新的审计方法是对传统审计方法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精神,他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对企业进行整体的风险分析,运用控制测试等方法来做风险评估,进而来分析财务报表的风险,并确定实质性程序。
3.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1)审计中心转移,从审计测试转移到为风险评估
相较于现代审计,传统审计更加重视内部控制,比较侧重于报表资料本身的分析,因为不够全面常常是评估不准确,不能准确的涉及高风险领域,间接的发生审计过量或不足的情况。目前审计的重心主要在企业战略和经营风险的评估这两项上面,整个过程中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存在风险的评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程序,可以更好地了解控制重大错报风险,完全阐述了新的审计理念。
(2)风险评估方法的改变
传统风险评估就是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直接评估。但是这种方法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的在评估中多采用间接评估的方法,积极的分析之前大量的战略成果,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从被单位的经营环境和风险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从企业可长久经营这个点考虑,会看出经营异常或者失败会导致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然后导致审计的失败;(二)、经营的风险会对审计有一定的影响,经营中的风险越大,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
传统审计的风险评估主要通过采用控制性和实质性测试方法,同时会有小部分分析性测试,因为收集到的审计信息没有进行深入加工,这间接的导致被审计单位分析不足,不能采用分析性测试。所以导致这种方法只存在于报表分析理论上并没有深入到现实审计中,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3)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思路
传统的审计主要是看经营中有什么样的风险,判断重大错报主要从交易的角度来入手,看问题的角度单一化没有普遍性,同时实质性测试才是最主要的,像自下而上的方式会更加注重会计,会出现显而易见的问题。而现在新的审计方法,站在企业管理的新高度不断的分析,由此可以找到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错报,以及被审计单位忽略被审计单位的合适度,对实际业务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此同时,当下也非常重视实质性测试。采字内到外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还能提前预测经营中的风险。
在审计中,审计质量严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收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高质量意味着审计的成本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高质量往往是需要细致的审计过程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者往往决定了审计成本,审计的程序越多消耗越多成本越高;二、提高审计质量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先进高效的审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同时节约成本。
1 引言1
2 审计模式的历史沿革1
2.1 账项基础审计1
2.2 制度基础审计2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2
3.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2
3.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趋势3
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位3
4.1 战略风险4
4.2 审计战略4
4.3 审计的方法程序4
4.4 审计质量4
4.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分析5
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的应用分析5
5.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的应用流程5
5.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方法6
5.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银行存在的问题6
5.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银行的对策7
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不仅有内部的还有外部的,根据长时间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企业能够快速将经营风险转为财务风险,一个成熟的注册会计师不仅要从内部对企业的财务深刻分析还需要从外部分析,如果只是将被审计企业作为独立非的个体,就不能更好的理解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行业内出现了新的关注热点就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它具有一直以来的特点就是运用评价控制风险,常常导致注册会计师心余力绌,尤其是在管理风险这一方面出现问题时。这就加快了我们建立健全审计模式的进程,否则,审计过程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败案例,目前审计行业界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审计导向模式。所以有了现代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险导向审计。
目前,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现旧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审计方法。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对新的风险导向做深入的研究,然而新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许多方面并没有成熟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理论部分和实际运用方面脱离。所以,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是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
一、建立健全审计理论体系。
二、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效的规避风险。
三、能够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 审计模式的历史沿革
2.1账项基础审计
在20年代初期,审计才处于发展上升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因为被审单位不管是在组织结构上还是产品的种类上都过于单一,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不能够给被审计企业提供专业的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是受委托责任人的授权(通常为经理或下属)对企业的财产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对结果作出真实可靠的报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通常要付法律责任,是要对外公示的。审计提取有效资料的方法很少,主要包括检查支持凭证,评估报告资产的价值等。通常在整个审计程序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合账和过账上面,在这个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详细的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每一笔会计凭证和每一类明细账。简而言之,这种事呢及方法就是详细审计,又称账项基础审计方法。
2.2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伴随着扩大的是制度基础审计阶段的审计风险模式。随着交易方式和经济体系内容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元化,注册会计师们需要完成的工作强度不断的增大,同时审计的成本也在不断地提高,久而久之详细的审计在实施起来变得异常的艰难,因此,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采取抽样调查的方便进行审计。然而,这种审计方法需要注册会计师在样本采集的取舍、企业潜在风险等一系列潜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这种审计方法在某些角度看缺乏稳定性并且不够全面,导致与审计风险变大。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从而避免错误和包庇现象的发生。所以,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制度基础审计方法。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什么是审计风险?就是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出现舞弊或者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报告出现重大失误。在新的审计模式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审计风险?主要要抓住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这两项,可见,被审计单位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已经被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行动的方向,结合理论基础,以对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测评作为重点的,从而合理的降低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新的审计技术。新的审计方法是对传统审计方法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精神,他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对企业进行整体的风险分析,运用控制测试等方法来做风险评估,进而来分析财务报表的风险,并确定实质性程序。
3.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1)审计中心转移,从审计测试转移到为风险评估
相较于现代审计,传统审计更加重视内部控制,比较侧重于报表资料本身的分析,因为不够全面常常是评估不准确,不能准确的涉及高风险领域,间接的发生审计过量或不足的情况。目前审计的重心主要在企业战略和经营风险的评估这两项上面,整个过程中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存在风险的评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程序,可以更好地了解控制重大错报风险,完全阐述了新的审计理念。
(2)风险评估方法的改变
传统风险评估就是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直接评估。但是这种方法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的在评估中多采用间接评估的方法,积极的分析之前大量的战略成果,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从被单位的经营环境和风险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从企业可长久经营这个点考虑,会看出经营异常或者失败会导致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然后导致审计的失败;(二)、经营的风险会对审计有一定的影响,经营中的风险越大,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
传统审计的风险评估主要通过采用控制性和实质性测试方法,同时会有小部分分析性测试,因为收集到的审计信息没有进行深入加工,这间接的导致被审计单位分析不足,不能采用分析性测试。所以导致这种方法只存在于报表分析理论上并没有深入到现实审计中,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3)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思路
传统的审计主要是看经营中有什么样的风险,判断重大错报主要从交易的角度来入手,看问题的角度单一化没有普遍性,同时实质性测试才是最主要的,像自下而上的方式会更加注重会计,会出现显而易见的问题。而现在新的审计方法,站在企业管理的新高度不断的分析,由此可以找到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错报,以及被审计单位忽略被审计单位的合适度,对实际业务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此同时,当下也非常重视实质性测试。采字内到外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还能提前预测经营中的风险。
在审计中,审计质量严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收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高质量意味着审计的成本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高质量往往是需要细致的审计过程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者往往决定了审计成本,审计的程序越多消耗越多成本越高;二、提高审计质量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先进高效的审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同时节约成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