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舞弊的防范与对策以超日太阳能科技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放眼全球资本市场,会计舞弊是一个极其频发且普遍的现象,世界各地都有财务舞弊的案例。在我国,金融市场起步短短数十载,会计舞弊现象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不断演变和发展,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状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对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概述,并对国内外关于会计舞弊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然后对会计舞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会计舞弊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文献综述。具体探讨了上海超日太阳能公司的会计舞弊问题,然后从经济利益因素、政治利益因素和法律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探讨了上海超日公司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会计舞弊所带来的危害。最后提出了防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相关对策,应当健全法律制度,健全教育机制,加强会计信息监督。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研究的方法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3
2文献综述及概念确定 3
2.1会计舞弊概念界定 3
2.2会计舞弊文献综述 4
3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计舞弊因素分析及带来的危害 5
3.1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5
3.2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现状分析 5
3.3上海超日公司舞弊因素分析 6
3.3.1经济利益因素 6
3.3.2政治利益因素 8
3.3.3法律制度不健全 8
3.4上海超日公司会计舞弊带来的危害 9
4防止会计舞弊的对策 10
4.1健全法律制度 10
4.2健全教育机制 11
4.3加强会计信息监督 11
5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会计舞弊是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核算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为。自证券市场出现以来,会计舞弊行为便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最早英国的“南海公司”会计舞弊案以来,各国的会计舞弊现象不仅屡禁不止,反而呈现出越演越烈的趋势。会计舞弊不仅会造成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会削弱了市场资源的配置功能并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解读、识别和反馈会计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从而降低虚假信息对利益相关者的危害,如何识别会计信息的真伪已成为摆在各国证券监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难题。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发生会计舞弊行为的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对”。
由于企业债券的发行、债务契约的签订、债券的定价以及债券的信用评级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及所报告的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债券的发行与盈余操纵必然联系在一起[1]。因此,太多的公司为自己的利益造成许多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近年来会计人员舞弊的现象在我国层出不穷,例如文中提到的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虚报账务,提前报账等违法违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泛滥,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目前,应该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进而减少企业会计人员舞弊的机会,降低会计舞弊的发生率,从而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2 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通过网络资源、校图书馆,获得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的了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从而制定出防范措施,来完成研究;
(2)资料查阅法,通过查阅与会计人员舞弊、上海超日以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资料来了解相关问题以及提出合理想法;
(3)描述性研究法,通过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我国第十六届会计师大会上致开幕词时郑重声明:中国政府要求所有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也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2]。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很重视会计法规的建设,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等有关法规。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得不到认真严肃完善的执行。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案件的增多, 国家加大了对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制法规的培训教育, 但是从这些年的社会调查和经济案件中得出知法违法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3]。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会计法制意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相配合、正确引导和舆论宣传相统一等灵活多样与生动活泼的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基本教育、服务宗旨教育、职业精神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这也是会计管理部门、会计职业管理机构、单位负责人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1.3.2 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成因理论也更加丰富。
Mine Omurgonulsen, Ugur Omurgonulsen(2009)通过研究发现,除了股东和高管的个人利益外,法律体制的不足,政府规制与监管机构的不恰当,司法体系的无效率运作而导致伦理标准、法律规范等在执行方面存在困难等,也是财务舞弊的重要原因。
Mary Low, Howard Davey, Keith Hooper(2008)认为,低品质的会计职业教育也是会计舞弊的又一重要成因。他们还指出,公司价值问题、与公司披露透明度相关的运行状况、金钱文化、资本社会的恶习、法制文化等都是影响会计舞弊的重要因素[4]。
通过以上对国外会计舞弊成因经典理论与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都是从组织和个体两个维度来构建理论框架,并且都更加强调个体行为[5]。而从国外近年来的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在注重组织和人体维度外,外国学者也逐渐开始关注政府监管,文化道德等外部因素对会计舞弊产生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开始出现一些趋同性。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概述,并对国内外关于会计舞弊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会计舞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会计舞弊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具体探讨了上海超日太阳能公司的会计舞弊问题,然后从经济利益因素、政治利益因素和法律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探讨了上海超日公司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会计舞弊所带来的危害。
第四部分提出了防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相关对策,应当健全法律制度,健全教育机制,加强会计信息监督。
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4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