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教育集团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分析(附件)

摘 要本文首先讲述了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国内外内部控制审计研究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阐述内部控制中审计的日益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就自己工作公司盛大教育集团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影射全国类似盛大这样的中小企业所需做出的改善和努力,以便于帮助他们达到增强企业自身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满足报告使用者即投资者对专业高质的财务信息的需求和目的。 目 录
1 绪 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文章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
2 盛大教育集团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分析
2.1盛大教育集团简介 5
2.2盛大教育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5
3.盛大教育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3.1审计方法单一 6
3.2缺乏严谨的审计程序 6
3.3管理人员不重视审计工作 6
3.4内部审计环境较差 6
3.5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6
4 盛大教育集团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对策分析
4.1采取多种方法完善审计结果 8
4.2制定完整的审计程序 8
4.3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 8
4.4完善内部审计环境 8
4.5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9
结 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3
1 绪 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进展到特定时期的结果,是当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更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了诸多因为内部控制未起效果而导致的财务舞弊、公司破产案件。这些案件极大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1]。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不管是在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美国,还是在其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都发生过一些类似的比较严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1.1.1研究目的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进展到特定时期的结果,是当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更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了诸多因为内部控制未起效果而导致的财务舞弊、公司破产案件。这些案件极大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1]。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不管是在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美国,还是在其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都发生过一些类似的比较严重的财务舞弊事件。所以,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已成为焦点而被社会普遍关注。本文旨在针对当前盛大教育集团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效果,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也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
1.1.2研究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很好地规避投资风险,规范企业行为,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而在内部控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的是内部控制审计,同时也是内部监控和监督的紧要环节。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辨别和评估并披露相关重大风险,对风险管理有明显的改善,同时防备企业风险,避免漏洞的产生。也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深层完善,并快速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最终从制度上约束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必然性,又适应了社会和企业单位自身日益发展的需要。准确的来讲,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对内强化企业管理过程,又可以对外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因此,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这也是审计史上审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一次飞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2001年以来,在美国连续爆发的世通、安然和施乐等公司的财政舞弊丑闻,暴露了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严重缺陷[2]。为了应对财务信息失真和重大会计舞弊现象,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利法案》(SOX法案),法案严格规定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的管理层要定期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且要求注册会计师要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3]。随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陆续在2004年和2007年发布了审计准则第二号(AS2)及审计准则第五号(AS5)[1]。
美国著名内部控制及审计专家Robert Moeller(2010)在《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中概括了现代内部审计的最新理念、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基本内容,并且深入透析了SOA时代的内部审计新规则,着重阐述了信息系统对于现代内部审计的影响。讨论了业务持续性计划和灾难恢复计划、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4]。
美国著名会计师、内部审计师Lawrence B. Sawyer(2013)在《索耶内部审计》中写到,在现代内部审计领域,变革是永恒的。新的理念、系统和程序不断地改变着企业和政府。为了服务于客户,内部审计师必须紧跟影响到股东和管理者的所有变革步伐。并强调了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方法,其包括了更强的“客户导向”,并强调与管理层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保持一致[5]。
英国、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虽然没有对本国企业强制要求进行审计,但也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要对上市公司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进行有限保证的审阅[3]。
1.2.2国内研究现状
这些年来,随着富士康、三聚氰胺等事件的曝光,我国内部控制规范进程的脚步也逐渐开始加快。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6],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7],这一内部控制规范被称作中国“萨班斯法案”,它要求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自身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相应审计报告。2011年1月1日起境内外的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也要披露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7]。在这之后,自2012年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也全面展开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自此,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项法定义务,内部控制审计为遏制上市公司发布系列财务虚假信息增添了一道防线[8]。
张影(2010)在《日本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中这样写道,二战之后日本效仿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于20世纪40年代末颁布了《证券交易法》,要求上市公司在自己上市申请时,每个会计年度末提供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告。2004年日本爆发以“西武铁路”为代表的典型大型企业财务报告粉饰案件后,为加大对企业经营者舞弊的监督,保护投资人利益,企业会计审议会于2005年初成立了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7年2月颁布了《关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实施准则的制定意见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实施准则》[9]。
胡雨驰(2014)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分析》一文中这样写到,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上市公司工作中的全面展开,内部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9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