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绩效分析(附件)【字数:9682】
摘 要一度被外界视为“穷小子”的吉利,上演了全球汽车业为之一惊的“蛇吞象”壮举。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并购事件,不仅在当时我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整车资产交易,而且也是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刻。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海外战略的关键性转折事件,颠覆了全球汽车业的传统秩序。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充实自己,实现互利共赢的一道良方,还是会导致“消化不良”的一剂苦药呢?本文以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为例,对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事件的并购背景、并购动因、并购历程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介绍,并利用吉利公司2008—2013年的财务数据从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销量及利润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五个角度对并购绩效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吉利公司绩效并购前后的差别进行比较,对吉利并购沃尔沃事件进行评价,为吉利控股集团并购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并总结此次并购事件中的成功之处,为我国其他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经验借鉴。摘 要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2
2.1相关概念 2
2.2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2
第三章 并购历程简介 4
3.1吉利控股集团简介 4
3.2沃尔沃轿车公司简介 4
3.3并购背景 4
3.4并购的动因 5
3.5并购历程 5
第四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绩效分析 7
4.1偿债能力分析 7
4.2营运能力分析 7
4.3销量及利润分析 8
5.4市场占有率分析 9
第五章 企业海外并购的合理化建议 11
5.1筛选合适的目标企业 11
5.2争取得到国内外政府支持 11
5.3抓住最佳时机完成并购 11
5.4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11
5.5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后续整合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并购事件,不仅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整车资产交易,而且也是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刻。吉利作为我国一家普通的汽车制造产业,却颠覆性地并购了全球汽车制造领域的一个巨头,这成功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小的反响,很多目光也都在第一时间聚焦到这个伟大的事件中来。因此,本文也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作为此次分析和探讨的对象。
1.2研究目的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大批我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这些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海外并购。目前看来,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水土不符的为问题依然存在。吉利并购沃尔沃事件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典型事例,其中存在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将选用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案例,对其并购的动因与绩效进行分析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借鉴。
1.3文献综述
Gugler等人(2012)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发生的跨国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计数据比较的方法,对这些并购事件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其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之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利润增长,尤其是在并购进行后的短期时间内,但是销售额在这个过程中却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研究后,发现小型的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后,销售额与企业的利润都会增加,而大企业则会发生销售额减少而利润增加的现象。通过分析原因,研究认为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两项的增加,是因为它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而大企业则是扩大市场所占份额,垄断程度增强。
M.S.B.Aw和R.A.Chatter Jee(2014)对比分析了英国公司并购本土公司以及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并购英国公司对于英国本土企业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英国企业并购绩效最好的为英国本土企业,然后是美国企业,最后是欧洲大陆企业,但是不论并购哪里的企业,英国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都有负值。
陈素芹(2015)通过使用财务分析的方法,研究绩效评价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并购行为存在的差异,根据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短期的各种类型的并购行为来说,没有一种可以带来理想的绩效,但是混合并购以及纵向并购的效果还是要好一些。对于长期的各种并购行为来说,纵向以及横向的并购效果要好一些,混合并购则远不如这两种并购方式。
刘月(2016)通过分析16家上市企业并购的数据样本,研究发现在进行并购之后,企业的综合绩效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在并购的当年,尽管之后的绩效会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是相较于并购之前还是下降的。
蒋娜娜(2017)通过分析35起我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案例来对并购后的企业绩效进行相关研究,在研究中选择了盈利能力、财务杠杆、主要财务指标等构成一个多维度的考核指标,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跨国并购后的短期内企业的综合业绩将会呈现出很明显的上涨的趋势,但从长期的发展的来看,却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下降的趋势。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余燕妮(2012)认为并购的概念从总体上涵盖了以下两大部分:一是兼并,指的是两个及以上的独立法人合并成一家公司,且仅保留其中一家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二是收购,也就是一个公司凭借购买的形式,获取对其他公司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并购的这两种行为,从根本上都属于在财产权利以及企业制度下实施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在整个环节中,一个主体要在满足另一权力主体给出的相关条件后,才可以实现对它的掌控。所以从整体上讲,并购行为的本质就是不同主体间的权力转换过程。在并购目的达成以后,公司还要对并购对象进行各方面的重组和整合,其对并购对象的实现程度就是所谓的并购绩效。本文所研究的并购绩效重点就是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所取得的整体效益。
2.2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目前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股票评价法,另一种是财务绩效法,其中财务指标法使用的更加普遍。
并购绩效的股票评价又称为事件研究法,是基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设,基本思路是考察并购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计算并购所产生的超常收益,其中得出累计超常收益率是关键。股票价值法的缺陷有:一是累计超常收益对研究所选择的事件期很敏感,时间长短不同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二是股价变动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的预期,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并不能完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且上市公司存在着很大一部分非流通股,这部分股东不能直接从股价变化中受益或损失,这样也就不能全部得出所有股东财富的变化。所以股票价值法不适合用来评价我国企业并购的绩效变化。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2
2.1相关概念 2
2.2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2
第三章 并购历程简介 4
3.1吉利控股集团简介 4
3.2沃尔沃轿车公司简介 4
3.3并购背景 4
3.4并购的动因 5
3.5并购历程 5
第四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绩效分析 7
4.1偿债能力分析 7
4.2营运能力分析 7
4.3销量及利润分析 8
5.4市场占有率分析 9
第五章 企业海外并购的合理化建议 11
5.1筛选合适的目标企业 11
5.2争取得到国内外政府支持 11
5.3抓住最佳时机完成并购 11
5.4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11
5.5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后续整合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并购事件,不仅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整车资产交易,而且也是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刻。吉利作为我国一家普通的汽车制造产业,却颠覆性地并购了全球汽车制造领域的一个巨头,这成功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小的反响,很多目光也都在第一时间聚焦到这个伟大的事件中来。因此,本文也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作为此次分析和探讨的对象。
1.2研究目的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大批我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这些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海外并购。目前看来,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水土不符的为问题依然存在。吉利并购沃尔沃事件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典型事例,其中存在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将选用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案例,对其并购的动因与绩效进行分析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借鉴。
1.3文献综述
Gugler等人(2012)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发生的跨国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计数据比较的方法,对这些并购事件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其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之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利润增长,尤其是在并购进行后的短期时间内,但是销售额在这个过程中却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研究后,发现小型的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后,销售额与企业的利润都会增加,而大企业则会发生销售额减少而利润增加的现象。通过分析原因,研究认为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两项的增加,是因为它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而大企业则是扩大市场所占份额,垄断程度增强。
M.S.B.Aw和R.A.Chatter Jee(2014)对比分析了英国公司并购本土公司以及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并购英国公司对于英国本土企业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显示英国企业并购绩效最好的为英国本土企业,然后是美国企业,最后是欧洲大陆企业,但是不论并购哪里的企业,英国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都有负值。
陈素芹(2015)通过使用财务分析的方法,研究绩效评价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并购行为存在的差异,根据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短期的各种类型的并购行为来说,没有一种可以带来理想的绩效,但是混合并购以及纵向并购的效果还是要好一些。对于长期的各种并购行为来说,纵向以及横向的并购效果要好一些,混合并购则远不如这两种并购方式。
刘月(2016)通过分析16家上市企业并购的数据样本,研究发现在进行并购之后,企业的综合绩效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在并购的当年,尽管之后的绩效会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是相较于并购之前还是下降的。
蒋娜娜(2017)通过分析35起我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案例来对并购后的企业绩效进行相关研究,在研究中选择了盈利能力、财务杠杆、主要财务指标等构成一个多维度的考核指标,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跨国并购后的短期内企业的综合业绩将会呈现出很明显的上涨的趋势,但从长期的发展的来看,却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下降的趋势。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余燕妮(2012)认为并购的概念从总体上涵盖了以下两大部分:一是兼并,指的是两个及以上的独立法人合并成一家公司,且仅保留其中一家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二是收购,也就是一个公司凭借购买的形式,获取对其他公司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并购的这两种行为,从根本上都属于在财产权利以及企业制度下实施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在整个环节中,一个主体要在满足另一权力主体给出的相关条件后,才可以实现对它的掌控。所以从整体上讲,并购行为的本质就是不同主体间的权力转换过程。在并购目的达成以后,公司还要对并购对象进行各方面的重组和整合,其对并购对象的实现程度就是所谓的并购绩效。本文所研究的并购绩效重点就是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所取得的整体效益。
2.2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目前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股票评价法,另一种是财务绩效法,其中财务指标法使用的更加普遍。
并购绩效的股票评价又称为事件研究法,是基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设,基本思路是考察并购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计算并购所产生的超常收益,其中得出累计超常收益率是关键。股票价值法的缺陷有:一是累计超常收益对研究所选择的事件期很敏感,时间长短不同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二是股价变动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的预期,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并不能完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且上市公司存在着很大一部分非流通股,这部分股东不能直接从股价变化中受益或损失,这样也就不能全部得出所有股东财富的变化。所以股票价值法不适合用来评价我国企业并购的绩效变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57.html